【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成摇臂安装机构、摇臂总成装置及柴油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内燃机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集成摇臂安装机构、摇臂总成装置及柴油机。
技术介绍
[0002]柴油机的气门摇臂负责将推杆传来的作用力和运动转换方向和位置后传到气门杆端部,驱动气门开启,其位置和方向的转换是依靠以摇臂轴为枢轴的摇臂旋转运动来实现的,因此摇臂轴的安装需要定位准确、固定牢靠。目前通常采用类似于公开号为CN211116160U的技术专利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摇臂轴的安装,该摇臂轴部件包括摇臂轴及设置在摇臂轴上的多个摇臂轴支座,通过螺栓将摇臂轴固定在摇臂轴支座上。在该专利中,每缸设置一个摇臂轴支座,每一个摇臂支座需要两根螺栓,将支座和摇臂轴同时固定在气缸盖气缸中心附近区域。由于该区域通常还布置有与支座固定螺栓孔垂直的喷油器进、回油孔以及与支座固定螺栓孔平行的喷油器压板安装螺栓孔等特征结构,为避免垂直相交的各孔被相互打通,通常需要将气缸盖高度增加,从而增加了气缸盖设计难度和重量。另外,随着目前电控喷油器的应用,气门摇臂室内布置的零件在原有气门、摇臂部件、喷油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摇臂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成框架(1)、摇臂轴(2)以及线束安装轨(5),摇臂轴(2)和线束安装轨(5)均安装于集成框架(1)上且两者的长度方向与集成框架(1)的前后方向相一致;所述集成框架(1)包括左立板(102)、右立板(101)以及多块连板梁,连板梁沿左右立板(102,101)的长度方向分为一前端连板梁(106)、多个中连板梁(107)以及一后端连板梁(108),所述集成框架(1)是由前端连板梁(106)、左立板(102)、后端连板梁(108)和右立板(101)依次首尾连接而围成的框架结构,左立板(102)和右立板(101)相对设置且沿摇臂轴(2)的长度方向延伸,多个中连板梁(107)间隔设于左立板(102)和右立板(101)之间,且各中连板梁(107)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摇臂轴(2)的长度方向;所述前端连接梁(106)向后延伸形成半圆弧形的前支承(103),所述后端连接梁(108)向前延伸形成半圆弧形的后支承(105),各个中连板梁(107)在中部靠右的位置沿摇臂轴(2)的轴线方向分别向前、向后延伸形成筒形的中支承(104);所述摇臂轴(2)的中部穿设于中支承(104)的内孔中、两端分别搭设于前支承(103)和后支承(105)上,且摇臂轴(2)的两端部与前支承(103)和后支承(105)之间均通过限位螺栓(6)相连接;所述线束安装轨(5)用于安装喷油器控制线束,所述线束安装轨(5)平行设于摇臂轴(2)的侧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摇臂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中支承(104)的右侧设有一右螺栓底座,中支承(104)右部分沿其轴线方向贯通设有一缺口,该缺口向右延伸至贯穿右螺栓底座,形成一通槽(9),通槽(9)的对称中心面通过中支承(104)轴线并与集成框架(1)底面相平行,利用通槽(9)将右螺栓底座分为上下两部分,右侧螺栓底座内设有摇臂轴固定孔(12),通槽(9)将摇臂轴固定孔(12)分为上下两部分,向上为通孔,向下为螺纹盲孔,通过与摇臂轴固定孔(12)相配合的锁紧螺栓(13)能够将摇臂轴(2)固定到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摇臂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安装于集成框架(1)前、后端的两个中连板梁(107)的底面上均设有润滑油供油孔(109),所述润滑油供油孔(109)与中支承(104)的内孔相连通,所述润滑油供油孔(109)的轴线与中连板梁(107)的底面成73~76
°
夹角并向中支承(104)的内孔轴线方向倾斜,所述润滑油供油孔(109)与中支承(104)的内孔轴向相交。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集成摇臂安装机构,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明慧,魏明亮,李震勇,王斌,于平安,宋双占,胡云龙,赵继东,邢首辰,郑占强,刘方圆,于江,赵珣,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拖拉机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