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梯级组合式循环水发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995678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7 23: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力发电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模块化梯级组合式循环水发电系统,包括水泵和发电机,还包括底部水池、设置在底部水池上方的顶部水仓、以及设置在顶部水仓与底部水池之间且由上向下依次连通的至少两个发电水池,最上方的发电水池的进水口与顶部水仓的出水口连通,最下方的发电水池的出水口与底部水池的回水口连通,在每个发电水池内都设置有发电机,水泵设置在底部水池内,水泵的出水口借助上水管道与顶部水仓连通,最下方的发电机与水泵电连接。解决了相关技术中若用低处湖泊的水,需要先利用能量转化将低处的水抽至高处,再利用水的重力势能带动发电机发电,无法持续进行发电,水资源不能循环使用的问题。水资源不能循环使用的问题。水资源不能循环使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块化梯级组合式循环水发电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水力发电
,具体的,涉及一种模块化梯级组合式循环水发电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水力发电是指利用河流、湖泊等位于高处具有势能的水流至低处,将其中所含势能转换成第一水轮机之动能,再借第一水轮机为原动力,在第一水轮机上接上发电机,推动发电机产生电能,从而实现水力发电。而传统的水力发电技术都必须建造在自然水源处,比如水电站,造价高、占地面积大。若用低处湖泊的水,需要先利用能量转化将低处的水抽至高处,再利用水的重力势能带动发电机发电,无法持续进行发电,水资源不能循环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出一种模块化梯级组合式循环水发电系统,解决了相关技术中若用低处湖泊的水,需要先利用能量转化将低处的水抽至高处,再利用水的重力势能带动发电机发电,无法持续进行发电,水资源不能循环使用的问题。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模块化梯级组合式循环水发电系统,包括水泵和发电机,关键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底部水池、设置在底部水池上方的顶部水仓、以及设置在顶部水仓与底部水池之间且由上向下依次连通的至少两个发电水池,最上方的发电水池的进水口与顶部水仓的出水口连通,最下方的发电水池的出水口与底部水池的回水口连通,在每个发电水池内都设置有发电机,水泵设置在底部水池内,水泵的出水口借助上水管道与顶部水仓连通,最下方的发电机与水泵电连接。
[0005]所述顶部水仓与发电水池之间、相邻的发电水池之间、发电水池与底部水池之间都是可拆卸式连接。
[0006]在底部水池上端面和发电水池上端面都开设有上燕尾槽,在发电水池下端面和顶部水仓下端面都开设有下燕尾槽,系统还包括定位板,定位板上端的上燕尾条与上燕尾槽插接、下端的下燕尾条与下燕尾槽插接,定位板的外端借助螺栓与底部水池、顶部水仓、发电水池中的至少一个锁紧。
[0007]所述上燕尾槽和下燕尾槽的同一端都是开口端、另一端都是封闭端。
[0008]在定位板的外端面上开设有沉槽,螺栓的螺帽位于沉槽内。
[0009]在底部水池内设置有下液位传感器,在底部水池外侧设置有报警器,发电系统还包括控制模块,下液位传感器、控制模块、报警器依次电连接。
[0010]在顶部水仓内设置有上液位传感器,上液位传感器、控制模块、水泵依次电连接。
[0011]在水泵的进水口设置有第一过滤网,在上水管道的出口端设置有第二过滤网,第二过滤网的孔径小于第一过滤网的孔径。
[0012]所述第一过滤网与水泵之间、第二过滤网与上水管道之间都是可拆卸式连接。
[0013]所述系统还包括负压水循环模型,负压水循环模型包括第一负压水仓、第二负压水仓、以及借助管道串联在第一负压水仓的出水端和第二负压水仓的出水端之间的第一水阀和第二水阀,负压水循环模型还包括设置在第一负压水仓的进水端的第一气阀、第二气阀和第一单向阀,负压水循环模型还包括设置在第二负压水仓的进水端的第三气阀、第四气阀和第二单向阀,负压水循环模型还包括发电模块、总控制器、以及连接在第一气阀与第三气阀之间的真空泵,发电模块的一端与顶部水仓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水阀和第二水阀之间的管道连接,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的进口端都与顶部水仓连接,第一水阀、第二水阀、第一气阀、第二气阀、第三气阀、第四气阀和真空泵的受控端都与总控制器连接,第一水阀、第二水阀、第一气阀、第二气阀、第三气阀、第四气阀、真空泵和总控制器都与发电模块电连接。
[0014]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设置底部水池,在底部水池上方设置顶部水仓,在顶部水仓与底部水池之间设置至少两个由上向下依次连通的发电水池,最上方的发电水池的进水口与顶部水仓的出水口连通,最下方的发电水池的出水口与底部水池的回水口连通,在每个发电水池内都设置有发电机,水泵设置在底部水池内,水泵的出水口借助上水管道与顶部水仓连通,最下方的发电机与水泵电连接。顶部水仓内的水下落过程中,各个发电机都将水的重力势能转成电能,最下方发电机产生的电能用来带动水泵抽水至高处变成势能存储,其它发电机产生的电能则输送给其它用电设备,水落到底部水池内后,被水泵输送回顶部水仓内再次用来发电,可以随时随地利用水资源发电,可全天候24小时不间断连续发电,不受季节、白天或黑夜影响,水资源能循环使用。
附图说明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中底部水池、发电水池和顶部水仓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中底部水池与发电水池连接结构的主视图。
[0019]图4为本技术中底部水池与发电水池连接结构的左视图。
[0020]图5为本技术中发电水池的左视图。
[0021]图6为本技术的原理框图。
[0022]图7为本技术中四个系统组合时的主视图。
[0023]图8为本技术中四个系统组合时的俯视图。
[0024]图9为本技术中负压水循环模型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水泵,2、发电机,3、底部水池,4、顶部水仓,5、发电水池,6、上水管道,7、上燕尾槽,8、下燕尾槽,9、定位板,10、螺栓,11、下液位传感器,12、报警器,13、上液位传感器,14、控制模块,15、第一负压水仓,16、第二负压水仓,17、第一水阀,18、第二水阀,19、第一气阀,20、第二气阀,21、第一单向阀,22、第三气阀,23、第四气阀,24、第二单向阀,25、发电模块,26、总控制器,27、真空泵。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涉及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具体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模块化梯级组合式循环水发电系统,主要采用模块化设计,包括水泵1和发电机2,还包括底部水池3、设置在底部水池3上方的顶部水仓4、以及设置在顶部水仓4与底部水池3之间且由上向下依次连通的至少两个发电水池5,最上方的发电水池5的进水口与顶部水仓4的出水口连通,最下方的发电水池5的出水口与底部水池3的回水口连通,在每个发电水池5内都设置有发电机2,水泵1设置在底部水池3内,水泵1的出水口借助上水管道6与顶部水仓4连通,最下方的发电机2与水泵1电连接。
[0028]作为对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顶部水仓4与发电水池5之间、相邻的发电水池5之间、发电水池5与底部水池3之间都是可拆卸式连接。方便根据实际需要增减发电水池5的数量。
[0029]作为对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底部水池3上端面和发电水池5上端面都开设有上燕尾槽7,在发电水池5下端面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梯级组合式循环水发电系统,包括水泵(1)和发电机(2),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底部水池(3)、设置在底部水池(3)上方的顶部水仓(4)、以及设置在顶部水仓(4)与底部水池(3)之间且由上向下依次连通的至少两个发电水池(5),最上方的发电水池(5)的进水口与顶部水仓(4)的出水口连通,最下方的发电水池(5)的出水口与底部水池(3)的回水口连通,在每个发电水池(5)内都设置有发电机(2),水泵(1)设置在底部水池(3)内,水泵(1)的出水口借助上水管道(6)与顶部水仓(4)连通,最下方的发电机(2)与水泵(1)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梯级组合式循环水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水仓(4)与发电水池(5)之间、相邻的发电水池(5)之间、发电水池(5)与底部水池(3)之间都是可拆卸式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梯级组合式循环水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底部水池(3)上端面和发电水池(5)上端面都开设有上燕尾槽(7),在发电水池(5)下端面和顶部水仓(4)下端面都开设有下燕尾槽(8),系统还包括定位板(9),定位板(9)上端的上燕尾条与上燕尾槽(7)插接、下端的下燕尾条与下燕尾槽(8)插接,定位板(9)的外端借助螺栓(10)与底部水池(3)、顶部水仓(4)、发电水池(5)中的至少一个锁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模块化梯级组合式循环水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燕尾槽(7)和下燕尾槽(8)的同一端都是开口端、另一端都是封闭端。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模块化梯级组合式循环水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定位板(9)的外端面上开设有沉槽,螺栓(10)的螺帽位于沉槽内。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梯级组合式循环水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底部水池(3)内设置有下液位传感器(11),在底部水池(3)外侧设置有报警器(12),发电系统还包括控制模块(14),下液位传感器(11)、控制模块(14)、报警器(12)依次电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涛余翔余立锴
申请(专利权)人:新能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