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缆封堵导引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2604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5 09: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光缆封堵导引管,电力通信设备技术领域,解决光缆防护的问题,利用弯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一根直管;端盖设置在每根直管远离弯管的一端;弯管包括开口槽和上盖;开口槽内设置有光缆,上盖扣合在开口槽上;开口槽包括第一平直槽、连接槽和第二平直槽;连接槽设置在第一平直槽和第二平直槽之间,第二扣合盖扣合在第二平直槽上;直管包括盛放槽和限位板;光缆沿着盛放槽的一端延伸到盛放槽的另一端;包括相互垂直设置的第一平直槽和第二平直槽,该导引管不受光缆布线中转角的限制,直管插接在第一护壳与第二护壳之间,将直管的端部密封,避免异物由直管的端部进入导引管内,影响光缆的正常使用。影响光缆的正常使用。影响光缆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缆封堵导引管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力通信设备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光缆封堵导引管。

技术介绍

[0002]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印发的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国家电网设备(2018)979号》第“16.3.2.8条”要求:“应防止引入光缆封堵不严或接续盒安装不正确,造成光缆保护管内或接续盒内进水结冰,导致光纤受外力的破坏引起断纤故障的发生。”[0003]导引光缆作为OPGW或ADSS光缆线路与变电站通信机房的连接部分,承载着调度数据网、继电保护等重要信息的传输。变电站内架构导引光缆套管处是一个常见的故障点,这主要是因为目前尚无统一、有效、标准的护管防水封堵措施和工艺方式。当前国网公司大多采用防火泥进行封堵,在户外长期暴露运行,防火泥经过风干、雨淋、暴晒后往往会干裂、脱落,产生积水结冰等问题后,极易导致光缆扭曲、断芯等重大运行隐患,为有效地隔绝和避免雨水、潮气、盐雾、尘土、杂物以及啮齿类小动物等进入导引光缆护管内,造成导引光缆故障,从而导致电力通信业务无法正常传送,必须考虑合理的封堵方法及措施。
[0004]导引光缆进入机房,需由导引管采用“L”型地下铺设的方式连至机房。目前,导引管主要采用钢管,但随着外界雨水、潮气、盐雾酸雨等恶劣环境的影响,存在导引钢管大面积腐蚀、生锈等问题,对导引缆的保护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然而导引钢管的更换极不方便,其主要原因是更换新的导引钢管,需要将导引光缆穿到新更换的管中,常见方法需要中断在用光缆的业务。另外一种在不断缆的情况下更换导引管,是将旧的导引钢管用切割机切除再用哈夫管扣合安装,由于部分变电站不允许施工动火,此方法操作受条件限制。目前主要采用旧钢管修补的方式,旧钢管修补的方式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急需研究一种在不中断光缆通信业务的情况下,无需进行切割或动用切割装置,便可以解决修复和安装导引管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光缆封堵导引管,可以用于新的光缆导引管安装,也可以用于导引管翻新,导引管安装过程中不影响光缆的正常使用。
[0006]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光缆封堵导引管其包括端盖、直管、弯管和连接件,其中,弯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一根直管;端盖设置在每根直管远离弯管的一端;弯管包括开口槽和上盖;开口槽内设置有光缆,上盖扣合在开口槽上;开口槽包括第一平直槽、连接槽和第二平直槽;连接槽设置在第一平直槽和第二平直槽之间,第一平直槽与第二平直槽相互垂直设置;上盖包括第一扣合盖、连接盖和第二扣合盖;第一扣合盖扣合在第一平直槽上;连接盖扣合在连接槽上;第二扣合盖扣合在第二平直槽上;直管包括盛放槽和限位板;光缆沿着盛放槽的一端延伸到盛放槽的另一端;限位板覆盖在盛放槽的开口处;端盖包括第一端部固定槽、第二端部固定槽和出线端;第一端部固定槽和第二端部固定槽相互对称设置,第一端部固定槽和第二端部固定槽的开口处扣合在一起;出线端设置在第一端
部固定槽和第二端部固定槽一端;光缆端部由出线端伸出端盖;连接件包括第一护壳和第二护壳;第一护壳与第二护壳扣合成一个整体;弯管与直管相连接的端部设置在第一护壳与第二护壳之间。
[0007]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直管远离弯管的端部插接在第一端部固定槽和第二端部固定槽之间。
[0008]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还包括限位条,盛放槽和限位板、开口槽和上盖之间均设置有限位条,所述限位条包括第一定位条和第二定位条,第一定位条与第二定位条均为三角钢,第一定位条和第二定位条扣合在一起。
[0009]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弯管还包括弯折段固定件,弯折段固定件包括上固定耳和下固定耳,上固定耳固定设置在连接盖上,下固定耳固定设置在连接槽上,上固定耳和下固定耳之间通过螺栓和螺母的配合固定设置。
[0010]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弯折段固定件包括两个,其中一个设置在连接盖一侧,另一个设置在连接盖另一侧。
[0011]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端盖还包括密封垫,密封垫设置在所述第一端部固定槽和第二端部固定槽之间,第一端部固定槽和第二端部固定槽通过螺栓和螺母的配合固定设置。
[0012]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还包括若干紧固圈,紧固圈绕设在直管和弯管上。
[0013]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紧固圈包括第一紧固环和第二紧固环,第一紧固环和第二紧固环通过螺栓和螺母的配合紧固设置。
[0014]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出线端设置在端盖远离直管的一端。
[0015]本技术一种光缆封堵导引管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1)包括相互垂直设置的第一平直槽和第二平直槽,该导引管不受光缆布线中转角的限制,可以根据需要转换光缆的铺设角度;
[0017](2)直管插接在第一护壳与第二护壳之间,将直管的端部密封,避免异物由直管的端部进入导引管内,影响光缆的正常使用;
[0018](3)光缆一端由出线端伸出端盖,避免异物由光缆与端盖之间进入导引管内部;
[0019](4)限位条用于限制盛放槽和限位板以及开口槽和上盖之间的相对位置,保证对光缆的防护。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为本技术一种光缆封堵导引管的立体图;
[0022]图2为本技术端盖的立体图;
[0023]图3为本技术直管的立体图;
[0024]图4为本技术弯管的立体图;
[0025]图5为本技术弯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6为本技术连接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如图1

6所示,一种光缆封堵导引管,其包括,端盖1、直管2、弯管3、连接件4和限位条6。
[0029]如图1

6所示,弯管3的两端分别连接一根直管2;端盖1设置在每根直管2远离弯管3的一端。
[0030]其中,如图1、图4和图5所示,弯管3,包括开口槽31和上盖32;开口槽31内设置有光缆5,上盖32扣合在开口槽31上。
[0031]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限位条6,限位条6位于上盖32与开口槽31之间,限位条6包括第一定位条61和第二定位条6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缆封堵导引管,其包括端盖(1)、直管(2)、弯管(3)和连接件(4),其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弯管(3)的两端分别连接一根直管(2);端盖(1)设置在每根直管(2)远离弯管(3)的一端;弯管(3)包括开口槽(31)和上盖(32);开口槽(31)内设置有光缆(5);开口槽(31)包括第一平直槽(311)、连接槽(312)和第二平直槽(313);连接槽(312)设置在第一平直槽(311)和第二平直槽(313)之间,第一平直槽(311)与第二平直槽(313)相互垂直设置;上盖(32)包括第一扣合盖(321)、连接盖(322)和第二扣合盖(323);第一扣合盖(321)扣合在第一平直槽(311)上;连接盖(322)扣合在连接槽(312)上;第二扣合盖(323)扣合在第二平直槽(313)上;直管(2)包括盛放槽(21)和限位板(22);光缆(5)沿着盛放槽(21)的一端延伸到盛放槽(21)的另一端;限位板(22)覆盖在盛放槽(21)的开口处;端盖(1)包括第一端部固定槽(11)、第二端部固定槽(12)和出线端(13);第一端部固定槽(11)和第二端部固定槽(12)相互对称设置,第一端部固定槽(11)和第二端部固定槽(12)的开口处扣合在一起;出线端(13)设置在第一端部固定槽(11)和第二端部固定槽(12)一端;光缆(5)端部由出线端(13)伸出端盖(1);连接件(4)包括第一护壳(41)和第二护壳(42);弯管(3)与直管(2)相连接的端部固定设置在第一护壳(41)与第二护壳(42)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缆封堵导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管(2)远离弯管(3)的端部插接在第一端部固定槽(11)和第二端部固定槽(12)之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缆封堵导引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条(6),盛放槽(21)和限位板(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斌余涛
申请(专利权)人:新能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