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火蚁诱集诱饵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992911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7 23: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红火蚁诱集诱饵及其制备方法,为块状固体诱饵,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制备用原料:原料肉1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红火蚁诱集诱饵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红火蚁诱集
,特别涉及一种红火蚁诱集诱饵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红火蚁是原产于南美洲的重大入侵害虫,属膜翅目,蚁科,切叶蚁亚科,火蚁属。我国最早于21世纪初在台湾省发现,目前已侵入我国海南、广东、湖南、四川等省份的多个区(县)。红火蚁分布范围广、适应性强、破坏性大,属于杂食性害虫。红火蚁防控技术较为成熟,而对于该疫情的控制关键还是在于如何快速发现它。在红火蚁种群较小且未在地表建立成型蚁丘的情况下,通过目测踏查难以发现,而使用诱饵诱集则能早期快速发现红火蚁。目前,火腿肠是监测红火蚁最为常用的诱饵,即将火腿肠切成薄片与烧烤签、培养皿、锡箔纸或是专用的诱集器搭配使用。然而,市售火腿肠是根据人的食用标准来设计的,其用料、工艺和添加的防腐剂对于诱集蚂蚁来说使用成本太高。而且,火腿肠切片之后在野外的保鲜性较差,其表面容易风干从而影响诱集效果。因此,亟待从饵料的品质、诱性持续时间、保质期、使用成本等方面综合考虑,从而开发并创制用于红火蚁监测的专用诱饵。
[0003]本团队在先申请的中国专利CN111406854A一种红火蚁监测专用诱饵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载体还是火腿肠(成本高),分层次添加其他物质,规避单独使用火腿肠的缺点,以火腿肠作为食诱剂存在成本高、诱饵开封后保质期短、易开裂且难以回收等问题。因此,目前需要开发一种既能有监测到红火蚁的发生情况,又能降低生产成本、开封后使用时间适当延长且易回收的红火蚁新型食诱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红火蚁诱集诱饵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红火蚁诱集诱饵,为块状固体诱饵,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制备用原料:原料肉12

14份、水85

90份、花生粉14

16份、玉米淀粉5

7份、卡拉胶1.5

2份,食用香精香料1

1.2份、亚硝酸钠0.01

0.05份、氯化钠0.25

0.5份、山梨酸钾0.05

0.1份、L

谷氨酸钠盐1份、复合磷酸盐0.1

0.5份、异抗坏血酸钠0.01

0.05份和靛蓝色食用色素0.001

0.005份;
[0006]所述复合磷酸盐包括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焦磷酸钠35%

40%、三聚磷酸钠35%

45%;六偏磷酸钠15%

30%。
[0007]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尺寸为1.5*1.5*0.8cm。
[0008]一种红火蚁诱集诱饵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9]步骤一,原料肉去杂选精:原料肉选择鸡胸肉,剔除品质不佳的部分,冷却至3~5℃后继续加工;
[0010]步骤二,原料肉的腌制:首先将原料肉剪切成一立方厘米的小块,其次是制备腌制液,将小块的瘦肉放入腌制液中,混匀后于4℃条件下腌制24h;
[0011]步骤三,原料肉的绞制:将辅料按一定比例溶于水中,搅拌均匀后倒入腌制好的肉块中,与肉块一起混合绞制,过程中避免肉温过高,将肉与辅料混合绞制打浆至细腻的肉泥状;
[0012]步骤四,原材料的混合:将卡拉胶溶于水中,加热至微沸后将花生粉、玉米淀粉溶于液态胶体中,搅拌均匀后拌入肉泥,继续搅拌至均匀的流动状态,迅速倒入模具中进行冷却,冷却定型后将其切分成尺寸为1.5*1.5*0.8cm的立方体小块,随后将成品小块进行紫外灭菌;
[0013]步骤五,包装与贮存:将灭菌后的成品进行真空包装,然后低温贮存。
[0014]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步骤一中所述原料肉需要冷却后继续进行加工;
[0015]步骤二中腌制液配方为:氯化钠2.5%、异抗坏血酸钠0.5%、乳酸钠0.3%、亚硝酸钠0.5%、山梨酸钾0.5%、复合磷酸盐1.5%,其中所述复合磷酸盐包括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焦磷酸钠35%

40%、三聚磷酸钠35%

45%;六偏磷酸钠15%

30%;肥肉的腌制液为相同百分含量的氯化钠溶液;
[0016]步骤三中的辅料为食用香精香料,浓度为0.8%

1%、L

谷氨酸钠盐0.5%;步骤4)中卡拉胶浓度为2%

2.5%;花生粉:玉米淀粉:肉泥=3:1:4;
[0017]步骤五中的包装过程为先紫外灭菌,再进行真空包装,最后加上外包装。
[0018]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的载体是完全脱离成品火腿肠,根据自身选择原料进行配置,在保证引诱效果的情况下把成本降低70%。
[0019]鸡肉作为主要风味物质可以用于快速吸引红火蚁;食用香精香料作为辅助风味物质可以增强肉类的风味;花生粉不仅作为主要载体,还具有独特的香味可以辅助快速吸引红火蚁,且载体的存在有效延长了诱饵的使用时间,有助于更准确的监测红火蚁的发生情况。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红火蚁的诱集诱饵,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制备用原料:原料肉12

14份、水85

90份、花生粉14

16份、玉米淀粉5

7份、卡拉胶1.5

2份,食用香精香料1

1.2份、亚硝酸钠0.01

0.05份、氯化钠0.25

0.5份、山梨酸钾0.05

0.1份、L

谷氨酸钠盐1份、复合磷酸盐0.1

0.5份、异抗坏血酸钠0.01

0.05份和靛蓝色食用色素0.001

0.005份;红火蚁诱集诱饵为块状固体诱饵;其尺寸为1.5*1.5*0.8cm。
[0022]所述山梨酸钾的作用是防腐,所述山梨酸钾为颗粒状,以C6H7O2K计,以干基计w%为98.0~101.0。
[0023]所述卡拉胶的作用的增稠剂、稳定剂,所述卡拉胶为粉末状。
[0024]所述食用香精为膏体,食用香料为粉末状,其作用是增加肉质香味。
[0025]所述复合磷酸盐为粉末状,每1g复合磷酸盐包括六偏磷酸钠0.2g,三聚磷酸钠0.4g,焦磷酸钠0.4g,作为红火蚁新型食诱剂中的水分保持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火蚁诱集诱饵,为块状固体诱饵,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制备用原料:原料肉12

14份、水85

90份、花生粉14

16份、玉米淀粉5

7份、卡拉胶1.5

2份,食用香精香料1

1.2份、亚硝酸钠0.01

0.05份、氯化钠0.25

0.5份、山梨酸钾0.05

0.1份、L

谷氨酸钠盐1份、复合磷酸盐0.1

0.5份、异抗坏血酸钠0.01

0.05份和靛蓝色食用色素0.001

0.005份;所述复合磷酸盐包括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焦磷酸钠35%

40%、三聚磷酸钠35%

45%;六偏磷酸钠15%

3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火蚁诱集诱饵,其特征在于:尺寸为1.5*1.5*0.8cm。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红火蚁诱集诱饵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原料肉去杂选精:原料肉选择鸡胸肉,剔除品质不佳的部分,冷却至3~5℃后继续加工;步骤二,原料肉的腌制:首先将原料肉剪切成一立方厘米的小块,其次是制备腌制液,将小块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俊刘晓彤吕要斌张娟李晓维章金明张治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