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食用菌林下栽培挂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992347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7 2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食用菌林下栽培挂袋装置,涉及食用菌林下栽培技术领域。包括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上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一侧固接有调节齿带、另一侧固接有与调节齿带相配合的调节机构,所述固定环的端面开有滑槽二,所述滑槽二的外侧开有滑槽一,所述滑槽二活动连接有悬挂机构,所示悬挂机构设有若干个,所述悬挂机构包括与固定环滑动连接的卡块以及固接在卡块顶部的挂钩,所述挂钩连接有挂绳,所述挂绳连接有三角钩,所述三角钩之间设置有菌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固定环、调节齿带、调节机构、悬挂机构的设置,解决了现有食用菌林下栽培挂袋装置因铁环尺寸不易调节、挂钩数量固定、位置固定而导致的实用性差的问题。位置固定而导致的实用性差的问题。位置固定而导致的实用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食用菌林下栽培挂袋装置


[0001]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食用菌林下栽培挂袋装置,涉及食用菌林下栽培


技术介绍

[0002]林下经济是以林下土地资源、植被资源等为基础,结合种植、养殖以及休闲游憩的一种新生态模式。近年来,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理念,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产业,提高林地综合利用效率和林业经济效益,促进农民增收,林菌栽培模式是林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图1所示,常见的食用菌林下栽培挂袋方式是通过一个铁环,铁环上设有开口,开口处设有固定翅片,使用时,施加一定外力掰动铁环开口处,使树干从开口处进入铁环内部,然后通过紧固螺栓对两个固定翅片进行拧紧固定,从而将铁环固定在树干上,铁环四周固定连接有挂钩,将食用菌挂袋挂在挂钩上,挂袋在空中随风摆动,离开地面,不仅可以充分利用纵向空间,减少对地面生态环境影响,还可以避免土传病虫害对菌棒侵害,也有利于菌棒通风管理,依树而挂的方式,避免吊袋架构受林地形态限制,方式简便、灵活、适用。但是这种传统的挂袋结构不具备调节性,铁环在与树干固定时,时常因为树干大小不一,要通过人为弯折铁环来调整铁环的尺寸,操作较为麻烦,同时挂钩数目和位置均为固定设置,无法根据具体的使用情况进行数量和位置的调节,使用起来实用性和灵活性较差,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食用菌林下栽培挂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食用菌林下栽培挂袋装置,通过固定环、调节齿带、调节机构、悬挂机构的设置,解决了现有食用菌林下栽培挂袋装置因铁环尺寸不易调节、挂钩数量固定、位置固定而导致的实用性差的问题。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食用菌林下栽培挂袋装置,包括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上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一侧固接有调节齿带、另一侧固接有与调节齿带相配合的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与固定环固定连接的机构壳,所述机构壳靠近固定环的一侧开有与调节齿带相配合的通孔一,所述机构壳内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顶端贯穿机构壳并固接有旋钮一,所述转轴同轴固接有齿轮,所述齿轮与调节齿带相啮合,所述转轴连接有锁止机构,所述固定环的端面开有滑槽二,所述滑槽二的外侧开有滑槽一,所述滑槽二活动连接有悬挂机构,所示悬挂机构设有若干个,所述悬挂机构包括与固定环滑动连接的卡块以及固接在卡块顶部的挂钩,所述挂钩连接有挂绳,所述挂绳连接有三角钩,所述三角钩之间设置有菌袋。
[0005]优选的,所述锁止机构包括与转轴同轴固接的棘轮,所述机构壳侧壁螺纹连接有螺栓一,所述螺栓一一端固接有旋钮二、另一端伸入机构壳内并设有圆柱体空腔,所述圆柱体空腔内转动连接有旋转块,所述旋转块一侧固接弹簧,所述弹簧远离旋转块的一端固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远离弹簧的一端固接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远离限位板的一端贯穿
螺栓一的端部并固接有卡合板,所述卡合板远离固定轴的一端与棘轮相互卡合。
[0006]优选的,所述卡合板连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一端与机构壳内壁固接、另一端与卡合板滑动连接,所述导向杆端部开有与卡合板相配合的贯穿孔。
[0007]优选的,所述卡块为U型且开口朝下设置,所述卡块的U型开口与滑槽二的侧壁相配合,所述卡块上开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位置与滑槽一相配合,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有螺栓二,所述螺栓二一端固接有旋钮三。
[0008]优选的,所述挂钩包括直杆连接部和弧形钩部,所述直杆连接部与卡块顶部固定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卡块与固定环的弧度相配合。
[0010]优选的,所述三角钩为等边三角形,且顶角处开有通孔二,所述挂绳共设有3根,且分别贯穿通孔二,所述挂绳上下两端均设有绳结。
[0011]优选的,所述固定环内侧壁等距固接有固定钉。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食用菌林下栽培挂袋装置,通过调节齿带和调节机构的设置,能够对固定环的松紧程度进行调节,使得固定环能够适用于不同尺寸的树干,且操作简单,结构稳定,与树干连接牢固,不易松脱,极大地提升了本装置的实用性和灵活性,通过滑槽一、滑槽二和悬挂机构的设置,使得悬挂机构与固定环之间能够快速拆装,可以根据使用者的需要选择不同数量的悬挂机构,并能够调节悬挂机构的位置,进一步提升了本装置的实用性和灵活性。本技术解决了现有食用菌林下栽培挂袋装置因铁环尺寸不易调节、挂钩数量固定、位置固定而导致的实用性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现有技术中挂袋装置的俯视图。
[0015]图2为本技术一种新型食用菌林下栽培挂袋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一种新型食用菌林下栽培挂袋装置的调节机构处放大图。
[0017]图4为本技术一种新型食用菌林下栽培挂袋装置的调节机构内部结构俯视图。
[0018]图5为本技术一种新型食用菌林下栽培挂袋装置的螺栓一内部结构俯视图。
[0019]图6为本技术一种新型食用菌林下栽培挂袋装置的悬挂结构结构示意图。
[0020]图7为本技术一种新型食用菌林下栽培挂袋装置的三角钩结构示意图。
[0021](1、调节机构;101、旋钮一;102、机构壳;103、旋钮二;104、导向杆;105、齿轮;106、转轴;107、棘轮;108、通孔一;109、螺栓一;110、卡合板;111、固定轴;112、限位板;113、弹簧;114、旋转块;2、调节齿带;3、固定环;301、滑槽一;302、滑槽二;4、三角钩;401、通孔二;5、菌袋;6、悬挂机构;601、卡块;602、螺纹孔;603、螺栓二;604、旋钮三;605、弧形钩部;606、直杆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0023]图2至图7所示为本技术的实施例。
[0024]实施例一
[0025]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食用菌林下栽培挂袋装置,包括固定环3,所述固定环3上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一侧固接有调节齿带2、另一侧固接有与调节齿带2相配合的调节机构1,所述调节机构1包括与固定环3固定连接的机构壳102,所述机构壳102靠近固定环3的一侧开有与调节齿带2相配合的通孔一108,所述机构壳102内转动连接有转轴106,所述转轴106顶端贯穿机构壳102并固接有旋钮一101,所述转轴106同轴固接有齿轮105,所述齿轮105与调节齿带2相啮合,所述转轴106连接有锁止机构,所述固定环3的端面开有滑槽二302,所述滑槽二302的外侧开有滑槽一301,所述滑槽二302活动连接有悬挂机构6,所示悬挂机构6设有若干个,所述悬挂机构6包括与固定环3滑动连接的卡块601以及固接在卡块601顶部的挂钩,所述挂钩连接有挂绳,所述挂绳连接有三角钩4,所述三角钩4之间设置有菌袋5。
[0026]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所述卡块601为U型且开口朝下设置,所述卡块601的U型开口与滑槽二302的侧壁相配合,所述卡块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食用菌林下栽培挂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上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一侧固接有调节齿带、另一侧固接有与调节齿带相配合的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与固定环固定连接的机构壳,所述机构壳靠近固定环的一侧开有与调节齿带相配合的通孔一,所述机构壳内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顶端贯穿机构壳并固接有旋钮一,所述转轴同轴固接有齿轮,所述齿轮与调节齿带相啮合,所述转轴连接有锁止机构,所述固定环的端面开有滑槽二,所述滑槽二的外侧开有滑槽一,所述滑槽二活动连接有悬挂机构,所述悬挂机构设有若干个,所述悬挂机构包括与固定环滑动连接的卡块以及固接在卡块顶部的挂钩,所述挂钩连接有挂绳,所述挂绳连接有三角钩,所述三角钩之间设置有菌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食用菌林下栽培挂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机构包括与转轴同轴固接的棘轮,所述机构壳侧壁螺纹连接有螺栓一,所述螺栓一一端固接有旋钮二、另一端伸入机构壳内并设有圆柱体空腔,所述圆柱体空腔内转动连接有旋转块,所述旋转块一侧固接弹簧,所述弹簧远离旋转块的一端固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远离弹簧的一端固接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远离限位板的一端贯穿螺栓一的端部并固接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立涛李跃刘娜宋莹王红邓会超张季军张敏张鹏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省农业科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