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水养殖网箱网衣网底结构、包含该网底结构的网衣及该网衣的起网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99176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7 23: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海水养殖网箱网衣网底结构、包含该网底结构的网衣及该网衣的起网方法,所述网底结构为环形框架,该环形框架包括外环、中环、内环、横杆和纵杆,所述外环、中环和内环由外向内同心设置;所述横杆沿框架中心横向设置,并且分别与外环、中环和内环固定相连接;所述纵杆沿框架中心纵向设置,与横杆相垂直,所述纵杆分别与外环、中环和内环固定相连接;所述横杆和纵杆均为圆柱杆,两者的直径相同。该网底结构有效将起网拉力分布在网纲上,从而避免网衣起网过程对网面的撕裂破坏。本发明专利技术同时公开了包含该网底结构的网衣及该网衣的起网方法。的起网方法。的起网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水养殖网箱网衣网底结构、包含该网底结构的网衣及该网衣的起网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捕捞设备及起网方法,具体是指一种海水养殖网箱网衣网底结构、包含该网底结构的网衣及该网衣的起网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网箱养殖的大型化发展是海上养殖的必然趋势,养殖生产过程中因为养殖对象生长规格的变化及网衣破损问题,起换网衣进行更换或修复是深水网箱养殖的必然环节。
[0003]网衣长期浸泡海水,海水重量及网衣附着生物的影响,相比新网,网衣重量大幅增加,平均80米周长的HDPE圆形网箱,网衣的空气湿重量达到3吨以上。
[0004]传统起网方式利用卷扬机采用缆绳系绑网衣侧纲拉网,同时需要6~8人在网箱两侧进行纯手提拉的方式起网,整个过程耗时耗力,尤其对于集群化的深水网箱养殖管理来说,起换网劳动强度巨大。同时,缆绳系绑网衣侧纲,拉网时易造成系绑点附近网线受载荷过大,从而引起网线断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海水养殖网箱网衣网底结构,该网底结构采用环状构件,能够有效将起网拉力分布在网纲上,从而避免网衣起网过程对网面的撕裂破坏。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中,一种海水养殖网箱网衣网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底结构为环形框架,该环形框架包括外环、中环、内环、横杆和纵杆,所述外环、中环和内环由外向内同心设置;所述横杆沿框架中心横向设置,并且分别与外环、中环和内环固定相连接;所述纵杆沿框架中心纵向设置,与横杆相垂直,所述纵杆分别与外环、中环和内环固定相连接;所述横杆和纵杆均为圆柱杆,两者的直径相同。
[0007]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外环、中环和内环均为钢环,所述横杆和纵杆均为钢杆。
[0008]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横杆和纵杆分别与外环、中环和内环通过焊接方式固定相连接。
[0009]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海水养殖网箱网衣,该网衣增设作为网底结构的环形框架,环形框架起到了与配重相似的作用,进一步增强了稳定养殖鱼类生存环境的作用。
[0010]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包含上述网底结构的海水养殖网箱网衣,其特征在于:所述网衣还包括网体,所述网体包括水平设置的横纲、斜向上设置的立纲以及具有网孔的网纲,所述的网纲由多条纲绳相互交错布置并且与所述横纲和立纲相连接构成,所述网体为上大下小、自网口向网底呈渐缩型的结构,所述环形框架水平设置在网底中心处,位于网底的多条纲绳的终端系绑所述环形框架的外环,并且系绑部位位于外环错开横杆和纵杆的环段,多条纲绳系绑外环后形成多个绳结,位于同一环段内的绳结之间相贴合,所述外环尺寸满足如下公式:
[0011]πD=na+4b
[0012]式中:
[0013]D为外环中心线的直径;
[0014]a为纲绳的直径;
[0015]n为绳结的数量,即网底立纲数;
[0016]b为横杆和纵杆的直径。
[0017]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网衣还包括封底网片,所述封底网片位于网底,与网底立纲相连接,并且包围所述的环形框架。
[001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三是提供一种海水养殖网箱网衣的起网方法,该起网方法通过利用卷扬机牵引缆绳,缆绳另一端系绑环形框架中心,提升做为网底结构的环形框架,实现网衣自下而上起网,不但起网省时省力,而且还能够有效避免网线断裂。
[0019]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对上述海水养殖网箱网衣进行起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0]步骤(1):将牵引绳的起始端与卷扬机连接,牵引绳的终端与环形框架的中心牢固系绑;
[0021]步骤(2):解除网衣配重;启动卷扬机匀速提拉环形框架至水面;解除网衣的承力绳、定位绳;继续拉动网衣,整套网衣在牵引绳的拉力下带动至起网船的网衣堆叠区域,网衣底部网纲紧凑均匀分布在环形框架的外围;
[0022]步骤(3):关闭卷扬机电源,完成起网作业。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显著效果:
[0024](1)本专利技术的网底结构采用环形框架钢制构件,环形框架上紧密分布立纲绳结,网底结构采用环状构件,能够有效将起网拉力分布在网纲上,起网过程中牵引绳系绑于内环,牵引绳拉力经环形框架传递到各个立纲上,使整个网衣总重量分布在与环形框架连接的立纲,有效避免了传统起网方式起网过程网衣局部载荷过大造成的网面撕裂破坏。
[0025](2)本专利技术的网衣增设作为网底结构的环形框架,环形框架起到了与配重相似的作用,与配重共同作用构成了养殖鱼类的生存环境,进一步减小了风浪流作用下网箱变形造成的容积率损失及网衣擦伤养殖鱼群的概率。
[0026](3)本专利技术的起网方法操作便捷,全过程仅需2人便可完成起网任务,操作简便、劳动强度低、有效提升了海水养殖过程网箱起换网管理自动化水平,提升了养殖管理效率。
附图说明
[002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8]图1是本专利技术海水养殖网箱网衣网底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2是本专利技术海水养殖网箱网衣网底结构系扎纲绳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3是本专利技术海水养殖网箱网衣的俯视图;
[0031]图4是本专利技术海水养殖网箱网衣的正视图;
[0032]图5是本专利技术海水养殖网箱网衣的起网示意图。
[0033]附图标记说明
[0034]1、外环;
ꢀꢀꢀꢀ
2、中环;
ꢀꢀꢀꢀ
3、内环;
ꢀꢀꢀꢀ
4、横杆;
ꢀꢀꢀꢀ
5、纵杆;
ꢀꢀꢀꢀꢀ
6、横纲;
[0035]7、立纲;
ꢀꢀꢀꢀ
8、网纲;
ꢀꢀꢀꢀ
9、纲绳;
ꢀꢀꢀꢀ
10、绳结;
ꢀꢀꢀ
11、封底网片;
[0036]12、卷扬机; 13、牵引绳; 14、起网船; 15、网衣堆叠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0037]如图1所示的海水养殖网箱网衣网底结构,该网底结构为环形框架,该环形框架包括外环1、中环2、内环3、横杆4和纵杆5,外环1、中环2和内环3均为钢环,横杆4和纵杆5均为钢杆,外环1、中环2和内环3由外向内同心设置;横杆4沿框架中心横向设置,并且分别与外环1、中环2和内环3通过焊接方式固定相连接;纵杆5沿框架中心纵向设置,与横杆4相垂直,纵杆5分别与外环1、中环2和内环3通过焊接方式固定相连接;横杆4和纵杆5均为圆柱杆,两者的直径相同。
[0038]如图2至图4所示的海水养殖网箱网衣,该网衣包括网体、网底结构和封底网片11,网体包括水平设置的横纲6、斜向上设置的立纲7以及具有网孔的网纲8,网纲8由多条纲绳9相互交错布置并且与横纲6和立纲7相连接构成,网体为上大下小、自网口向网底呈渐缩型的结构,作为网底结构的环形框架水平设置在网底中心处,位于网底的多条纲绳9的终端系绑环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水养殖网箱网衣网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底结构为环形框架,该环形框架包括外环(1)、中环(2)、内环(3)、横杆(4)和纵杆(5),所述外环(1)、中环(2)和内环(3)由外向内同心设置;所述横杆(4)沿框架中心横向设置,并且分别与外环(1)、中环(2)和内环(3)固定相连接;所述纵杆(5)沿框架中心纵向设置,与横杆(4)相垂直,所述纵杆(5)分别与外环(1)、中环(2)和内环(3)固定相连接;所述横杆(4)和纵杆(5)均为圆柱杆,两者的直径相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水养殖网箱网衣网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1)、中环(2)和内环(3)均为钢环,所述横杆(4)和纵杆(5)均为钢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水养殖网箱网衣网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4)和纵杆(5)分别与外环(1)、中环(2)和内环(3)通过焊接方式固定相连接。4.包含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网底结构的海水养殖网箱网衣,其特征在于:所述网衣还包括网体,所述网体包括水平设置的横纲(6)、斜向上设置的立纲(7)以及具有网孔的网纲(8),所述的网纲(8)由多条纲绳(9)相互交错布置并且与所述横纲(6)和立纲(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太平陶启友吴亚平王绍敏胡昱黄小华庞国良李根
申请(专利权)人:三亚热带水产研究院福建亚通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