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能耗建筑铝塑共挤窗填充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9016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7 23: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门窗型材领域,具体为一种低能耗建筑铝塑共挤窗填充件,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连接块以及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与第二连接块的外侧均套设有海绵垫,所述第一连接块与第二连接块的连接处设置有转向机构,所述第一连接块与第二连接块的顶端以及底端均匀开设有活动槽。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转向机构,当对第二连接块施加向上的力后,此时转向头上的旋转轴能够在活动孔内旋转,此时第二连接块上的转向头能够在旋转槽内转动,能够使第一连接块与第二连接块相互垂直,能够方便填充件一体化安装在共挤窗拐角处的两端,安装方式简单,方便使用,且海绵垫能够使第一连接块以及第二连接块与共挤窗的型材紧密贴合。接块与共挤窗的型材紧密贴合。接块与共挤窗的型材紧密贴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能耗建筑铝塑共挤窗填充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门窗型材领域,具体为一种低能耗建筑铝塑共挤窗填充件。

技术介绍

[0002]铝塑共挤门窗:顾名思义,铝塑共挤门窗是铝衬与塑料紧密复合为一体的复合门窗,其型材制作是将厚度约4mm的表面硬质芯部发泡的塑料复合在铝衬表面上,达到内金属与外塑料结合为一体。因此该门窗把传统的金属门窗和塑料门窗融为一体,同时兼容了金属门窗的高强度和塑料门窗的保温性优点,铝塑共挤门窗的出现是门窗史上的一场重大变革,做为新一代的建筑节能门窗,必然会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制作共挤窗时,为了降低共挤窗出现形变的风险,经常会在共挤窗型材内植入填充件;
[0003]现有的铝塑共挤窗填充件虽然能够将型材内充满,但是在安装过程中,不能使填充件一体化安装在共挤窗的拐角处,且填充件在安装的过程中,填充件尺寸较小时,不能时填充件稳定支撑在型材内。
[0004]为此,提出一种低能耗建筑铝塑共挤窗填充件。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低能耗建筑铝塑共挤窗填充件,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铝塑共挤窗填充件虽然能够将型材内充满,但是在安装过程中,不能使填充件一体化安装在共挤窗的拐角处,且填充件在安装的过程中,填充件尺寸较小时,不能时填充件稳定支撑在型材内的技术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低能耗建筑铝塑共挤窗填充件,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连接块以及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与第二连接块的外侧均套设有海绵垫,所述第一连接块与第二连接块的连接处设置有转向机构,所述第一连接块与第二连接块的顶端以及底端均匀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内设置支撑组件。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向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第二连接块侧壁顶端的转向头,所述转向头的两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旋转轴,所述第一连接块侧壁的顶端开设有与转向头相配合的旋转槽。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旋转槽的两侧壁上均开设有活动孔,且活动孔的尺寸略大于旋转轴的尺寸。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滑动安装在活动槽内的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顶端延伸至活动槽外,所述支撑块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底壁以及活动槽的底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海绵垫上开设有与支撑块相配合的凹槽,所述支撑块顶端的两侧均设计为倾斜状。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块的尺寸大于活动槽槽口处的尺寸,所述限
位块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中间转动安装有滚轮,所述滚轮的侧壁与活动槽的内壁紧密贴合。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块设置为长方体,且顶部设置有与底部平行的载台,所述载台的两端通过斜载台与支撑块的侧边连接。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块的长度大于支撑块的长度。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6]1、通过设置转向机构,当对第二连接块施加向上的力后,此时转向头上的旋转轴能够在活动孔内旋转,此时第二连接块上的转向头能够在旋转槽内转动,能够使第一连接块与第二连接块相互垂直,能够方便填充件一体化安装在共挤窗拐角处的两端,安装方式简单,方便使用,且海绵垫能够使第一连接块以及第二连接块与共挤窗的型材紧密贴合。
[0017]2、通过设置支撑组件,当使用人员将第一连接块与第二连接块塞进共挤窗型材内后,此时第一连接块与第二连接块上的支撑块受到挤压能够收缩至活动槽内,且活动槽内的弹簧能够反向推动支撑块,能够使支撑块与型材的内壁紧密贴合,能够使第一连接块与第二连接块稳定支撑在型材内,且限位块两端的滚轮能够降低限位块与活动槽内壁之间的摩擦,方便限位块在活动槽内移动。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一连接块的正视剖面图;
[0021]图4为本专利技术支撑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第一连接块;2、第二连接块;3、转向头;4、旋转槽;5、支撑块;6、凹槽;7、海绵垫;8、活动孔;9、旋转轴;10、活动槽;11、限位块;12、弹簧;13、安装架;14、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0025]实施例1:
[0026]请参阅图1至图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低能耗建筑铝塑共挤窗填充件,技术方案如下:
[0027]一种低能耗建筑铝塑共挤窗填充件,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连接块1以及第二连接块2,第一连接块1与第二连接块2的外侧均套设有海绵垫7,第一连接块1与第二连接块2的连接处设置有转向机构,第一连接块1与第二连接块2的顶端以及底端均匀开设有活动槽10,活动槽10内设置支撑组件。
[0028]转向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第二连接块2侧壁顶端的转向头3,转向头3的两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旋转轴9,第一连接块1侧壁的顶端开设有与转向头3相配合的旋转槽4。
[0029]旋转槽4的两侧壁上均开设有活动孔8,且活动孔8的尺寸略大于旋转轴9的尺寸。
[003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对第二连接块2施加向上的力后,此时转向头3上的旋转轴9能够在活动孔8内旋转,此时第二连接块2上的转向头3能够在旋转槽4内转动,能够使第一连接块1与第二连接块2相互垂直,能够方便填充件一体化安装在共挤窗拐角处的两端,安装方式简单,方便使用,且海绵垫7能够使第一连接块1以及第二连接块2与共挤窗的型材紧密贴合。
[0031]实施例2:
[0032]请参阅图3至图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低能耗建筑铝塑共挤窗填充件,技术方案如下
[0033]一种低能耗建筑铝塑共挤窗填充件,支撑组件包括滑动安装在活动槽10内的支撑块5,支撑块5的顶端延伸至活动槽10外,支撑块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1,限位块11的底壁以及活动槽10的底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12。
[0034]海绵垫7上开设有与支撑块5相配合的凹槽6,支撑块5顶端的两侧均设计为倾斜状,支撑块5设置为长方体,且顶部设置有与底部平行的载台,载台的两端通过斜载台与支撑块5的侧边连接,限位块11的长度大于支撑块5的长度。
[0035]限位块11的尺寸大于活动槽10槽口处的尺寸,限位块1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安装架13,安装架13的中间转动安装有滚轮14,滚轮14的侧壁与活动槽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能耗建筑铝塑共挤窗填充件,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连接块(1)以及第二连接块(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块(1)与第二连接块(2)的外侧均套设有海绵垫(7),所述第一连接块(1)与第二连接块(2)的连接处设置有转向机构,所述第一连接块(1)与第二连接块(2)的顶端以及底端均匀开设有活动槽(10),所述活动槽(10)内设置支撑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能耗建筑铝塑共挤窗填充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第二连接块(2)侧壁顶端的转向头(3),所述转向头(3)的两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旋转轴(9),所述第一连接块(1)侧壁的顶端开设有与转向头(3)相配合的旋转槽(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能耗建筑铝塑共挤窗填充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槽(4)的两侧壁上均开设有活动孔(8),且活动孔(8)的尺寸略大于旋转轴(9)的尺寸。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能耗建筑铝塑共挤窗填充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滑动安装在活动槽(10)内的支撑块(5),所述支撑块(5)的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金丹朱春旭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同创谷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