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接入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98908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7 23: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网络接入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步骤: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能力信息;所述能力信息包括终端识别码;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基于所述终端识别码,确定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预设网络功能类型;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基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预设网络功能类型,确定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分配的IP地址类型;以及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基于分配的IP地址类型接入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网络;本申请可以针对性分配IP地址,实现IP地址的差异化分配,利于节省IPv4地址资源。利于节省IPv4地址资源。利于节省IPv4地址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网络接入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移动通信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网络接入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国际上的主要底层网络协议为IPv4或者IPv6两种(IPv4: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4,互联网网络协议版本4,IPv6: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互联网网络协议版本6)。随着物联网、工业互联网、5G的快速发展,网络应用对IP地址的需求呈现出爆炸式的增长。IPv6具有更大的地址空间,而与之相对应的IPv4地址分配已全部耗尽,因此目前IPv4地址资源较少。
[0003]目前4G蜂窝通信网上IP地址由PGW(PDN GateWay,PDN网关)网元分配,5G蜂窝通信网上IP地址由SMF(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分配。终端设备申请IP地址的方式主要由两种:仅IPv6、IPv4/IPv6双栈。上述负责IP地址分配的网元同时支持IPv6和IPv4地址分配,这些网元主要基于终端设备的IP申请方式,来确定对应响应的IP协议栈类型。
[0004]由于申请IPv4/IPv6双栈的终端设备很多,而IPv4地址资源较少,如果直接响应双栈,就会很快把IPv4资源池耗尽,后期系统就不能响应仅IPv4的IP申请。如果不响应双栈,则有可能部分终端设备在仅IPv6地址情况下不能完全工作。所以,如何使得所有终端设备顺利的接入网络,是目前面临的一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网络接入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可以针对性分配IP地址,实现IP地址的差异化分配,利于节省IPv4地址资源。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网络接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能力信息;所述能力信息包括终端识别码;
[0008]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基于所述终端识别码,确定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预设网络功能类型;
[0009]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基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预设网络功能类型,确定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分配的IP地址类型;以及
[0010]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基于分配的IP地址类型接入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网络。
[0011]可选地,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基于所述终端识别码,确定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预设网络功能类型,包括:
[0012]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基于所述终端识别码,对所述第一网络设备进行分类,确定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属于第一类设备或第二类设备;其中,第一类设备具备预设网络功能,第二类设备不具备预设网络功能。
[0013]可选地,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基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预设网络功能类型,确定为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分配的IP地址类型,包括:
[0014]当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属于第一类设备时,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分配IPv6协议栈地址;
[0015]当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属于第二类设备时,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分配IPv4和IPv6双栈地址。
[0016]可选地,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基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预设网络功能类型,确定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分配的IP地址类型,包括:
[0017]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基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预设网络功能类型和第一预设数据库,确定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分配的IP地址类型;所述第一预设数据库中存储有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历史接入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时,分配的IP地址类型的变化情况,以及对应的数据访问情况。
[0018]可选地,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基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预设网络功能类型,确定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分配的IP地址类型,包括:
[0019]当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具备预设网络功能,且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对应的终端识别码位于所述第一预设数据库中时,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分配IPv4和IPv6双栈地址。
[0020]可选地,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基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预设网络功能类型,确定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分配的IP地址类型,包括:
[0021]当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当前属于第一类设备,且对应的终端识别码位于第二预设数据库中时,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分配IPv6协议栈地址;所述第二预设数据库中存储有历史接入第二网络设备时不具备预设网络功能的第一网络设备的终端识别码;
[0022]当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当前属于第二类设备,且对应的终端识别码位于所述第二预设数据库时,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分配IPv4和IPv6双栈地址。
[0023]可选地,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能力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0024]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附着请求;
[0025]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响应于所述附着请求,使得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附着成功。
[0026]可选地,所述预设网络功能为XLAT功能。
[0027]可选地,所述第二网络设备设有NAT64网元和DNS64网元。
[0028]可选地,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是终端设备,第二网络设备是基站。
[002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网络接入系统,用于实现上述网络接入方法,所述系统包括:
[0030]能力信息上报模块,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能力信息;所述能力信息包括终端识别码;
[0031]预设网络功能类型确定模块,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基于所述终端识别码,确定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预设网络功能类型;
[0032]IP地址类型确定模块,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基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预设网络功能类型,确定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分配的IP地址类型;以及
[0033]网络接入执行模块,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基于分配的IP地址类型接入所述第二网络
设备的网络。
[003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网络接入设备,包括:
[0035]处理器;
[0036]存储器,其中存储有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程序;
[0037]其中,所述处理器配置为经由执行所述可执行程序来执行上述任意一项网络接入方法的步骤。
[003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意一项网络接入方法的步骤。
[0039]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突出性效果:
[0040]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网络接入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检测第一网络设备的预设网络功能类型,分配对应的IP地址类型,可以针对性分配IP地址,实现IP地址的差异化分配,较好地解决了由于IPv4地址严重不足导致的编址难题,利于节省IPv4地址资源。
附图说明
[0041]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42]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网络接入方法的示意图;...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网络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能力信息;所述能力信息包括终端识别码;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基于所述终端识别码,确定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预设网络功能类型;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基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预设网络功能类型,确定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分配的IP地址类型;以及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基于分配的IP地址类型接入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网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基于所述终端识别码,确定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预设网络功能类型,包括: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基于所述终端识别码,对所述第一网络设备进行分类,确定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属于第一类设备或第二类设备;其中,第一类设备具备预设网络功能,第二类设备不具备预设网络功能。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网络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基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预设网络功能类型,确定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分配的IP地址类型,包括:当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属于第一类设备时,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分配IPv6协议栈地址;当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属于第二类设备时,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分配IPv4和IPv6双栈地址。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基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预设网络功能类型,确定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分配的IP地址类型,包括: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基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预设网络功能类型和第一预设数据库,确定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分配的IP地址类型;所述第一预设数据库中存储有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历史接入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时,分配的IP地址类型的变化情况,以及对应的数据访问情况。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网络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基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预设网络功能类型,确定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分配的IP地址类型,包括:当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具备预设网络功能,且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对应的终端识别码位于所述第一预设数据库中时,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分配IPv4和IPv6双栈地址。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网络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基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