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谷物分装用装袋装置,包括开关装置,开关装置包括外壳、固定轮、转盘、第一电机、挡板、限位板和料嘴,能控制谷物的下落,实现谷物的分装;防堵装置,防堵装置包括支撑环、漏斗和第二电机,可通过第二电机使漏斗转动,在分装时能通过搅拌棒对该区域谷物进行搅拌,防止谷物互相挤压堵塞;喷气装置,喷气装置包括顶柱、进气管、连接管和吹气管,能通过漏斗的转动使得顶柱不断挤压,推动进气管内空气,并使空气通过吹气管吹出,吹出的空气会使该处谷物远离限位板通孔边缘,使得挡板在开启或关闭时能不受谷物影响,避免谷物被挤压。被挤压。被挤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谷物分装用装袋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动装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谷物分装用装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谷物的储存运输过程中,往往需要进行分装袋装处理,以便进行搬运运输,传统分装装袋装置内部设有的挡板往往采用直开合结构,即一块或两块挡板直接滑动或翻转控制谷物流动,但在开合之间往往会造成谷物卡入挡板间的缝隙,既会造成挡板与挡板间的卡料磨损,还会使得谷物被挤压粉碎,且被挤压的谷物容易粘连在挡板上,进一步造成挡板与挡板之间的卡料磨损,若不及时清理,还会造成谷物被细菌滋生污染,影响食品安全,而且传统的装袋装置,在挡板上方区域。极容易造成谷物与谷物之间堆积挤压,形成谷物拥堵,使得装袋装置堵塞,影响分装的正常进行。
[0003]如CN201611220550.X提出的谷物自动装袋装置,包括谷仓及称重系统、取袋及装袋机构、谷仓自动开关机构、开袋辅助装置、自动传输机构、自动封口装置、谷袋滑送平台以及控制系统;所述的谷仓及称重系统的输入输出端与控制系统连接,控制系统的输出端分别与取袋及装袋机构、谷仓自动开关机构、开袋辅助装置、自动传输机构、自动封口装置的输入端连接。该专利技术不仅能实现谷物的自动装袋功能,还能实现谷物的自动封口、自动运输功能,从而实现了谷物从出仓到打包传输的全自动化生产过程,不仅较大地解放了劳动力和提高了工作效率,还保证了装袋的重量精度,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
[0004]而本专利技术能通过多块挡板之间的滑动开合结构控制谷物流动,减少了挡板对谷物的挤压,避免卡料。
技术实现思路
<br/>[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谷物分装用装袋装置,该谷物分装用装袋装置能通过多块挡板之间的滑动开合结构控制谷物流动,减少了挡板对谷物的挤压,避免卡料。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谷物分装用装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开关装置,开关装置包括外壳、固定轮、转盘、第一电机、挡板、限位板和料嘴,外壳通过支撑脚放置于地面上,固定轮均布式固定于外壳内,转盘安装于固定轮之间,转盘边缘固定有齿条,第一电机固定于外壳内,第一电机输出轴上设有第一齿轮,与齿条啮合,挡板设于转盘上方,限位板固定于外壳内,位于挡板上方,料嘴固定于外壳上,位于转盘下方;防堵装置,包括支撑环、漏斗和第二电机,支撑环固定于限位板上方,漏斗设于支撑环上方,漏斗下方设有齿圈,第二电机固定于外壳内,第二电机输出轴上设有第二齿轮,与齿圈啮合;喷气装置,包括顶柱、进气管、连接管和吹气管,顶柱固定于漏斗下方,进气管固定于限位板上方,位于顶柱下方,连接管固定于支撑环下端,位于进气管内侧,吹气管均布于限位板上,并连接连接管内侧。
[0007]进一步的,所述外壳上方为喇叭状,内侧还设有与漏斗边缘对应的密封圈。
[0008]进一步的,所述转盘上方设有多道第一滑槽,呈六边形放射状。
[0009]进一步的,所述挡板下方设有滑块,安装于第一滑槽内,上方设有凸柱,滑块顶角为60
°
,一侧开有第二滑槽,另一侧设有对应的凸块。
[0010]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板上开有与凸柱对应的限位槽,呈六边形放射状。
[0011]进一步的,所述转盘、限位板和漏斗上开有统一大小的通孔。
[0012]进一步的,所述料嘴上端设有空腔,上方还开有与转盘上统一大小的通孔,下端为细长管状结构,外壁上设有凸起结构。
[0013]进一步的,所述漏斗上方为喇叭状,内侧设有均布的搅拌棒,边缘设有活动的第二滚珠,支撑环上方设有第一滚珠,漏斗下方设有与第一滚珠对应的滑槽。
[0014]进一步的,所述进气管、连接管和吹气管均为软管,且管径由大到小。
[0015]进一步的,所述顶柱下方设有可挤压进气管的第三滚珠。
[0016]有益效果:1、固定轮均布式固定于外壳内,转盘安装于固定轮之间,挡板下方设有滑块,安装于第一滑槽内,上方设有凸柱,安装与限位板限位槽内,滑块顶角为60
°
,一侧开有第二滑槽,另一侧设有对应的凸块,能通过转盘的转动使得挡板进行开合,开合过程中相邻挡板互相滑动,可避免谷物进入挡板间的缝隙之中,开合过程也无碰撞挤压,可避免对谷物造成挤压伤害。
[0017]2、漏斗上方为喇叭状,内侧设有均布的搅拌棒,边缘设有活动的第二滚珠,支撑环上方设有第一滚珠,漏斗下方设有与第一滚珠对应的滑槽,可通过第二电机使漏斗转动,在分装时能通过搅拌棒对该区域谷物进行搅拌,防止谷物互相挤压堵塞。
[0018]3、进气管、连接管和吹气管均为软管,且管径由大到小,顶柱固定于漏斗下方,顶柱下方设有可挤压进气管的第三滚珠,进气管固定于限位板上方,位于顶柱下方,连接管固定于支撑环下端,位于进气管内侧,吹气管均布于限位板上,并连接连接管内侧,能通过漏斗的转动使得顶柱不断挤压,推动进气管内空气,并使空气通过吹气管吹出,吹出的空气会使该处谷物远离限位板通孔边缘,使得挡板在开启或关闭时能不受谷物影响,避免谷物被挤压。
[0019]本专利技术为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剖面图。
[0022]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爆炸图。
[0023]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挡板整体结构示意图一。
[0024]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挡板整体结构示意图二。
[0025]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支撑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喷气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漏斗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料嘴剖面图。
[0029]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挡板工作状态图。
[0030]附图标记:外壳1;支撑脚2;固定轮3;转盘4;第一滑槽5;齿条6;第一电机7;第一齿轮8;挡板9;滑块10;凸柱11;第二滑槽12;凸块13;限位板14;限位槽15;支撑环16;第一滚珠17;漏斗18;搅拌棒19;第二滚珠20;齿圈21;第二电机22;第二齿轮23;顶柱24;第三滚珠25;进气管26;连接管27;吹气管28;料嘴29。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为了简化本专利技术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
[0032]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谷物分装用装袋装置,如图1-图10所示,谷物分装用装袋装置包括开关装置,开关装置包括外壳1、固定轮3、转盘4、第一电机7、挡板9、限位板14和料嘴29,外壳1通过支撑脚2放置于地面上,外壳1上方为喇叭状,便于连接外接上料装置或储料装置进行加料,固定轮3均布式固定于外壳1内,转盘4安装于固定轮3之间,转盘4边缘固定有齿条6,转盘4上方设有多道第一滑槽5,呈六边形放射状,第一电机7固定于外壳1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谷物分装用装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开关装置,包括外壳、固定轮、转盘、第一电机、挡板、限位板和料嘴,外壳通过支撑脚放置于地面上,固定轮均布式固定于外壳内,转盘安装于固定轮之间,转盘边缘固定有齿条,第一电机固定于外壳内,第一电机输出轴上设有第一齿轮,与齿条啮合,挡板设于转盘上方,限位板固定于外壳内,位于挡板上方,料嘴固定于外壳上,位于转盘下方;防堵装置,包括支撑环、漏斗和第二电机,支撑环固定于限位板上方,漏斗设于支撑环上方,漏斗下方设有齿圈,第二电机固定于外壳内,第二电机输出轴上设有第二齿轮,与齿圈啮合;喷气装置,包括顶柱、进气管、连接管和吹气管,顶柱固定于漏斗下方,进气管固定于限位板上方,位于顶柱下方,连接管固定于支撑环下端,位于进气管内侧,吹气管均布于限位板上,并连接连接管内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谷物分装用装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方为喇叭状,内侧还设有与漏斗边缘对应的密封圈。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谷物分装用装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上方设有多道第一滑槽,呈六边形放射状。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晶晶,
申请(专利权)人:朱晶晶,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