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高可靠装配的打火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8608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7 22: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了一种便携高可靠装配的打火机,包括壳体、电子点火器、贮气机构、出气机构、调节轮、跳片、点火按钮与支架,通过支架上设置点火器放置区以及贮气机构放置区,壳体包含第一、第二壳体,第一壳体用于贮气机构的该侧,第二壳用于体电子点火器置的该侧,通过在第一壳体上配备上盖,且上盖与第一壳体紧配,使第一壳体不会从支架的位置脱出,第二壳体通过底盖限位于支架,通过在底盖的区域设置上限位件,使底盖与贮气机构可连接上,确保第二壳体与支架可靠连接,实现打火机内各部件紧凑设置,无需通过螺丝固定,使装搭时间少,其结构小巧,可便携,外观结构美观,打火机各配件之间高精度连接,实现装配可靠。实现装配可靠。实现装配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高可靠装配的打火机


[0001]本技术涉及打火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高可靠装配的打火机。

技术介绍

[0002]打火机,是一种小型取火装置,其主要用于取火、点烟,也用于炊事及其他取火。其中打火机主要部件是打火机构和贮气箱,打火机的原理为:通过打火机构动作,迸发出火花射向燃气区,将燃气引燃。
[0003]现有的打火机组装过程中,都是采用螺丝进行的固定,由此造成了工人在装搭打火机过程中,会出现装搭时间所需过多的情况,且在进行批量或大批量打火机进行装搭,会使得造成装搭时间浪费更为明显的情况;同时部分打火机还存在打火机内部结构不紧凑,以及体积过大,造成不便于携带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便捷、小巧且便捷的打火机。
[0005]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一种便携高可靠装配的打火机,包括壳体、电子点火器、贮气机构、连接于贮气机构上的出气机构、调节打火机火力大小的调节轮、连接于出气机构上的跳片、驱动电子点火器动作的点火按钮,所述的壳体上包括出火区,电子点火器包括电子引火线,电子引火线接于所述的出火区附近,该打火机还包括支架、底盖、限位件以及开设有出火口的上盖,所述的支架上开设有用于电子点火器置入的点火器放置区、用于贮气机构置入的贮气机构放置区,且支架上相对于贮气机构放置区的上方延伸,并形成延伸段,点火按钮限位于所述的支架上,并于支架上作往复运动,
[0006]所述的壳体包括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所述的第一壳体包裹于支架的贮气机构放置区及延伸段的外侧,所述的上盖分布于第一壳体上相对于支架区域形成有延伸段的该端,且与第一壳体紧配,并构成第一壳体于支架上的限位,所述的出火区分布于第一壳体上相对于延伸段的区域;
[0007]所述的第二壳体包裹于支架的点火器放置区的外侧,点火按钮一端分布于所述的第二壳体内,另一端伸于第二壳体外,贮气机构上开设有卡位区,限位件卡设所述的卡位区内,并通过所述的底盖,构成第二壳体于支架上的限位;
[0008]跳片穿过所述的支架,且该跳片一端分布于第一壳体内,所述的跳片的另一端分布于第二壳体内,且与点火按钮联动,构成点火按钮驱动出气机构出气,并出火。
[0009]本技术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打火机的支架上设置用于电子点火器置入的点火器放置区以及用于贮气机构置入的贮气机构放置区,同时将打火机的壳体包含第一、第二壳体,其中第一壳体用于贮气机构的该侧,而第二壳体用于体电子点火器置的该侧,且通过在第一壳体上配备上盖,且上盖与第一壳体紧配,使得了配合后的第一壳体,不会从支架的位置脱出的情况,而第二壳体则通过底盖,限位于支架的位置,同时通过在底盖的区域设置上限位件,使得底盖与贮气机构可连接上,使得了可实现进一步确保第二壳体与支架可
靠连接,由此实现了打火机内各部件的紧凑设置,且打火机内各连接无需通过螺丝固定的方式进行实现,使得了可节省打火机组装过程中,对于需人工使用专用工具操作螺丝所进行的对于打火机的固定所需的时间,也使打火机所需装搭时间少,同时该设计的打火机其结构小巧,可便携,且其外观结构美观,此外该设计的打火机其各配件之间高精度连接,实现了装配的可靠,不易出现由于某配件之间配合不可靠,发生打火机散架的情况。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第一壳体为上装式结构,第二壳体为下装式结构,所述的下装式的第二壳体内相对于支架上点火器放置区的下方形成内挡件,该内挡件上开设有穿置部,支架的点火器放置区上相对于与所述的穿置部的相对位置开设限位部,
[0011]所述的底盖分布于第二壳体的一侧,且于朝向第二壳体的一端形成置入部,底盖通过置入部穿过所述的穿置部,并与所述的限位部形成紧配配合,并形成通过所述的底盖,构成第二壳体于支架上的限位。
[0012]通过上述设置,使得了第一、第二壳体可进行可靠的装在支架上,而通过对于打火机的第二壳体与支架配合时限位设置,实现了进一步确保第二壳体与支架的可靠连接,同时也实现了底盖可进行可靠的连接于支架上,对第二壳体其限位作用。
[0013]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支架的延伸段上包括有隔断板,通过所述的隔断板与第一壳体配合,构成出气机构上方形成上、下层独立空间,该上层独立空间,形成所述的出火区,下层独立空间内,形成出气机构驱动区,出气机构一端穿过贮气机构放置区与所述的贮气机构配合,该另一端分布于所述的出气机构驱动区,分布于第二壳体内的跳片的该端位于所述的出气机构驱动区内。
[0014]通过上述将打火机的出气机构上方包含独立设置的出气机构驱动区、出火区,使得了打火机时,可进行可靠驱动贮气机构出气、以及引燃出火。
[0015]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该打火机还包括联动件,所述的联动件一端与点火按钮连接,另一端与电子点火器连接,并构成点火按钮与电子点火器之间的联动。
[0016]通过上述设置,使得了通过点火按钮,可进行可靠的驱动电子点火器,进行点火动作。
[001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点火按钮包括外电子夹以及内电子夹,所述的点火按钮通过内电子夹与联动件连接,所述的内电子夹朝向支架一侧延伸,并形成卡合端,通过所述的卡合端,构成内电子夹于支架的限位,所述的外电子夹罩设于内电子夹上与联动件远离的该端上,并限位。
[0018]通过上述设置,使得了点火按钮与支架之间可靠连接、及限位。
[001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下装式的第二壳体其结构为沿轴线形成缺口且内嵌内挡件的圆柱筒状结构,所述的上装式的第一壳体其结构为圆柱筒叠加沿轴线形成带缺口圆柱筒的结构;
[0020]所述的上装式的第一壳体与支架之间,通过第一壳体上带缺口圆柱筒该端,自支架上延伸段该端置入,并通过第一壳体上圆柱筒端部与内电子夹的卡合端接触,构成上装式的第一壳体与支架的配合,
[0021]所述的下装式的第二壳体与支架之间,通过第二壳体自支架上点火器放置区置入,并通过第二壳体上内挡件与点火器放置区底部的接触,构成下装式的第二壳体与支架的配合。
[0022]通过上述设置,实现第一、第二壳体与打火机上支架的紧凑配合及可靠连接,确保了设计的合理性。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技术打火机的立体示意图;
[0024]图2是本技术打火机的爆炸状态示意图;
[0025]图3是本技术打火机拆除壳体后的爆炸状态示意图;
[0026]图4是本技术打火机拆除壳体后的另一角度爆炸状态示意图;
[0027]图5是本技术打火机拆除壳体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8]图6是本技术打火机拆除壳体后的另一角度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9]图7是本技术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8是本技术支架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0031]图9是本技术第一壳体的立体示意图;
[0032]图10是本技术第二壳体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高可靠装配的打火机,包括壳体、电子点火器、贮气机构、连接于贮气机构上的出气机构、调节打火机火力大小的调节轮、连接于出气机构上的跳片、驱动电子点火器动作的点火按钮,所述的壳体上包括出火区,电子点火器包括电子引火线,电子引火线接于所述的出火区附近,其特征在于:该打火机还包括支架、底盖、限位件以及开设有出火口的上盖,所述的支架上开设有用于电子点火器置入的点火器放置区、用于贮气机构置入的贮气机构放置区,且支架上相对于贮气机构放置区的上方延伸,并形成延伸段,点火按钮限位于所述的支架上,并于支架上作往复运动,所述的壳体包括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所述的第一壳体包裹于支架的贮气机构放置区及延伸段的外侧,所述的上盖分布于第一壳体上相对于支架区域形成有延伸段的该端,且与第一壳体紧配,并构成第一壳体于支架上的限位,所述的出火区分布于第一壳体上相对于延伸段的区域;所述的第二壳体包裹于支架的点火器放置区的外侧,点火按钮一端分布于所述的第二壳体内,另一端伸于第二壳体外,贮气机构上开设有卡位区,限位件卡设所述的卡位区内,并通过所述的底盖,构成第二壳体于支架上的限位;跳片穿过所述的支架,且该跳片一端分布于第一壳体内,所述的跳片的另一端分布于第二壳体内,且与点火按钮联动,构成点火按钮驱动出气机构出气,并出火。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高可靠装配的打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壳体为上装式结构,第二壳体为下装式结构,所述的下装式的第二壳体内相对于支架上点火器放置区的下方形成内挡件,该内挡件上开设有穿置部,支架的点火器放置区上相对于与所述的穿置部的相对位置开设限位部,所述的底盖分布于第二壳体的一侧,且于朝向第二壳体的一端形成置入部,底盖通过置入部穿过所述的穿置部,并与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崇菊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市大中烟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