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系列化机舱罩、模具及共模设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98587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7 2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系列化机舱罩、模具及共模设计方法,涉及风力发电设备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机型的变换导致机舱罩无法满足新要求,需重新设计模具,而将机舱罩主体分割为若干标准的小件实现模具共用,造成拼接组件增多,安装效率降低的问题,具有保证不同机组机舱罩模具主体通用,降低重复模具投入的开发周期和制作成本的有益效果,具体方案如下:一种系列化机舱罩,包括机舱罩壳体,机舱罩左片体位于机舱罩壳体的第一侧面;机舱罩右片体位于机舱罩壳体的第二侧面,与机舱罩左片体对应设置;机舱罩上片体与机舱罩左片体和机舱罩右片体顶部对接,包括上片主体,上片主体上设有与其高度不同的上片过渡体;片体外表面为连续性平滑结构。性平滑结构。性平滑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系列化机舱罩、模具及共模设计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风力发电设备
,尤其是一种系列化机舱罩、模具及共模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
技术介绍
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0003]风电机舱罩作为安装在风力发电机组最外层的防护设备,起到保护机舱内部元器件,隔绝风沙、雨水侵害的作用。但风电机舱罩一般采用玻璃钢材质,其生产制备都离不开机舱罩模具。然而,随着风电行业的快速发展,风电机组也在快速更新、升级。机型的变换导致原有结构的机舱罩无法满足新的要求,就需要重新设计制造模具,用于新产品的开发。而重复的模具投入不仅给产品的开发周期带来不利影响,而且还造成了成本的浪费和更多固废垃圾的产生,不利于节能降耗和成本节约。
[0004]现有机舱罩模块化设计一方面是采用三片体式分型设计,减少机舱罩非必要分型数量,降低安装维护风险,通过设置不同的模组,实现机舱罩产品的系列化拓展,如申请号

CN201921486741.X,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组的机舱罩,但是其尾舱模块150包括一系列尾舱构件,上舱模块140包括一系列上舱构件,因此拼装组件增多,拼装效率低。另一方面是将机舱罩主体分割为若干标准的小件,如申请号

CN110578660A。其通过模块化设计,实现多种机型的模具共用,降低了一次模具投入,但此种方案需要机舱罩整体外形规则,否则无法进行模块化拓展,同时由于拼接组件较多,也带来了安装效率降低和后续拼接缝运行维护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系列化机舱罩、模具及共模设计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机型的变换导致原有结构的机舱罩无法满足新的要求,需要重新设计制造模具,而采用模块化设计,将机舱罩主体分割为若干标准的小件实现模具共用,造成拼接组件增多,安装效率降低的技术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一种系列化机舱罩,包括机舱罩壳体,机舱罩壳体分为:
[0008]机舱罩左片体,位于机舱罩壳体的第一侧面;
[0009]机舱罩右片体,位于机舱罩壳体的第二侧面,与机舱罩左片体对应设置且底部与机舱罩左片体底部对接;
[0010]机舱罩上片体,与机舱罩左片体和机舱罩右片体顶部对接,包括上片主体,上片主体上设有与其高度不同的上片过渡体;
[0011]机舱罩后片体,设于机舱罩左片体、机舱罩右片体、机舱罩上片体的一端,片体外表面为连续性平滑结构以便调整匹配不同机组。
[0012]如上所述的一种系列化机舱罩,所述机舱罩左片体、机舱罩右片体和机舱罩上片体远离机舱罩后片体一端设有局部前面板,三者对接后形成的前面板配合主轴连接件,局部前面板采用平板连接结构,局部前面板上设有多组主轴孔切割线。
[0013]如上所述的一种系列化机舱罩,所述机舱罩左片体和机舱罩右片体的横截面为L型,机舱罩左片体和机舱罩右片体的局部前面板设置圆孔形式的主轴连接孔,底部从局部前面板一端到另一端依次设置塔筒连接孔,进气孔,吊物孔。
[0014]如上所述的一种系列化机舱罩,所述塔筒连接孔、进气孔、吊物孔设置为内翻结构。
[0015]一种系列化机舱罩模具,包括模具主体,模具主体与如上任一所述的一种系列化机舱罩中的机舱罩左片体和机舱罩右片体的外形适配,模具主体前端设置多组主轴孔切割线。
[0016]如上所述的一种系列化机舱罩模具,还包括模具活块,模具活块分为进气孔活块、吊物孔活块和塔筒连接活块,模具活块设置于所述模具主体底部且与模具主体相对位置可调。
[0017]一种系列化机舱罩共模设计方法,对如权利要求1

4中任一所述的一种系列化机舱罩进行共模设计,包括如下步骤:
[0018]将机舱罩整体拆分为机舱罩左片体、机舱罩右片体、机舱罩上片体和机舱罩后片体,机舱罩左片体和机舱罩右片体对应设置且底部对接,机舱罩上片体与机舱罩左片体和机舱罩右片体的顶部对接,机舱罩后片体与机舱罩左片体、机舱罩右片体、机舱罩上片体的后端对接;
[0019]所述机舱罩上片体根据高度差异不同拆分为上片主体和上片过渡体,片体外表面设置为连续性平滑结构以便调整匹配不同机组。
[0020]如上所述的一种系列化机舱罩共模设计方法,所述机舱罩左片体、机舱罩右片体和机舱罩上片体远离机舱罩后片体一端设有局部前面板,三者对接后形成的前面板用于配合主轴连接件,局部前面板采用平板连接结构,局部前面板上设有主轴孔切割线以形成主轴连接孔。
[0021]如上所述的一种系列化机舱罩共模设计方法,所述机舱罩左片体和机舱罩右片体的横截面设置为L型。
[0022]如上所述的一种系列化机舱罩共模设计方法,所述机舱罩内的塔筒连接孔、进气孔、吊物孔设置为内翻结构。
[0023]上述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4]1.本专利技术的机舱罩壳体进行分型设置,提高机舱罩系列化应用水平,降低多片体连接缝隙处理难度和多模组应用限制,提高通用化水平,片体外表面为连续性平滑结构以便调整匹配不同机组。同时降低了片体的零件数量,实现制作的片体能够快速拼装,提高工作效率。
[0025]2.局部前面板上设有多组主轴切割线,塔筒连接孔、进气孔、吊物孔设置为内翻结构,实现了不同机组机舱罩片体开孔、连接等差异通过模具活块或切割位置调整来实现,不会破坏机舱罩外表面连续性,便于调整匹配不同机组。
[0026]3.模具主体前端设置多组主轴孔切割线,可以实现机舱罩前面板上的主轴孔切割
线与模具主体一体标记,保证了在制作机舱罩片体时,在模具主体上标记的主轴孔切割线也对应形成在机舱罩片体上,后续仅需将机舱罩片体上的切割线利用切割工具切割形成主轴连接孔即可。
[0027]4.将机舱罩进行共模设计,可以保证不同机组机舱罩模具主体通用,降低重复模具投入的开发周期和制作成本。
附图说明
[0028]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
[0029]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系列化机舱罩的分型示意图。
[0030]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系列化机舱罩的左片体示意图。
[0031]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塔筒连接挡边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机舱罩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系列化机舱罩对比示意图。
[0034]图中:为显示各部位位置而夸大了互相间间距或尺寸,示意图仅作示意。
[0035]其中:1.机舱罩左片体,11.主轴连接孔,12.塔筒连接孔,13.进气孔,14.吊物孔,2.机舱罩右片体,3.机舱罩上片体,31.上片主体,32.上片过渡体,4.主轴连接件,5.机舱罩后片体,6.模具主体,61.主轴孔切割线,62.塔筒连接活块,63.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系列化机舱罩,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舱罩壳体,机舱罩壳体分为:机舱罩左片体,位于机舱罩壳体的第一侧面;机舱罩右片体,位于机舱罩壳体的第二侧面,与机舱罩左片体对应设置且底部与机舱罩左片体底部对接;机舱罩上片体,与机舱罩左片体和机舱罩右片体顶部对接,包括上片主体,上片主体上设有与其高度不同的上片过渡体;机舱罩后片体,设于机舱罩左片体、机舱罩右片体、机舱罩上片体的一端,片体外表面为连续性平滑结构以便调整匹配不同机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系列化机舱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舱罩左片体、机舱罩右片体和机舱罩上片体远离机舱罩后片体一端设有局部前面板,三者对接后形成的前面板配合主轴连接件,局部前面板采用平板连接结构,局部前面板上设有多组主轴孔切割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系列化机舱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舱罩左片体和机舱罩右片体的横截面为L型,机舱罩左片体和机舱罩右片体的局部前面板设置圆孔形式的主轴连接孔,底部从局部前面板一端到另一端依次设置塔筒连接孔,进气孔,吊物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系列化机舱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塔筒连接孔、进气孔、吊物孔设置为内翻结构。5.一种系列化机舱罩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主体,模具主体与权利要求1

4任一所述的一种系列化机舱罩中的机舱罩左片体和机舱罩右片体的外形适配,模具主体前端设置多组主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游慧鹏梁彬葛春丽宋培龙张予豪叶高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山东风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