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层下套管一体化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8475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7 2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表层下套管一体化平台,包括:底座;操作台,所述操作台固定安装于所护底座的顶部,所述底座的数量为两个,两侧所述底座的内部设置有连接销;尾绳桩,所述尾绳桩固定安装于所述两个底座顶部的外侧;护栏,护栏固定安装于两个底座顶部的外侧;悬臂吊,悬臂吊固定安装于底座的顶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表层下套管一体化平台,通过操作台、底座、连接销、护栏、尾绳桩、悬臂吊等结构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使得平台自身具有两个悬臂吊可便于后期进行自卸工作,避免了需要使用到第一吊车和一台自卸吊以及两辆运输车充当套管钳和背钳的尾绳桩而导致使用费用增加以及增加交叉作业风险的问题。增加交叉作业风险的问题。增加交叉作业风险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表层下套管一体化平台


[0001]本技术涉及钻探领域,尤其涉及表层下套管一体化平台。

技术介绍

[0002]钻探或勘探是利用深部钻探的机械工程技术,以开采地底或者海底自然资源,或者采取地层的剖面实况,撷取实体样本,用于提供实验以取得相关数据资料等。
[0003]在进行钻探时为了能够方便进行打孔,从而会使用到旋挖机,而使用旋挖机打孔后为了能够方便将其套管放进孔洞中因此需要使用到表层下套管一体化平。
[0004]现有的表层下套管一体化平台施工时,要配合一台吊车,一台自卸吊,两辆运输车充当套管钳和背钳的尾绳桩,造成费用增加和交叉作业,风险增大。
[0005]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表层下套管一体化平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表层下套管一体化平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施工时,要配合一台吊车,一台自卸吊,两辆运输车充当套管钳和背钳的尾绳桩,造成费用增加和交叉作业,风险增大的问题。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表层下套管一体化平台,包括:底座;
[0008]操作台,所述操作台固定安装于所护底座的顶部,所述底座的数量为两个,两侧所述底座的内部设置有连接销;
[0009]尾绳桩,所述尾绳桩固定安装于所述两个所述底座顶部的外侧;
[0010]护栏,所述护栏固定安装于两个所述底座顶部的外侧;
[0011]悬臂吊,所述悬臂吊固定安装于所述底座的顶部。
[0012]优选的,所述尾绳桩的数量为两个。
[0013]优选的,所述悬臂吊的底部设置有连接臂,所述连接臂的内部设置有收纳腔,所述连接臂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伸缩杆。
[0014]优选的,所述第一伸缩杆的输出端通过连接板与所述悬臂吊外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臂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转动连接有固定座。
[0015]优选的,所述固定座的内部开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的顶部与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固定安装。
[0016]优选的,所述固定座的顶部且位于所述安装腔的外侧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板内部的两侧均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内部设置有插杆。
[0017]优选的,所述插杆的顶部通过连接环固定安装有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的顶部与所述固定块的底部固定安装。
[0018]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表层下套管一体化平台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9]本技术提供一种表层下套管一体化平台,通过操作台、底座、连接销、护栏、尾绳桩、悬臂吊等结构之间的相互配合从而能够使得平台自身具有两个悬臂吊可便于后期进行自卸工作,避免了使用到第一吊车和一台自卸吊以及两辆运输车充当套管钳和背钳的尾绳桩而导致使用费用增加以及增加交叉作业风险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表层下套管一体化平台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图1所示的底座顶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图1所示的底座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图1所示的悬臂吊正面的结构意图;
[0024]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表层下套管一体化平台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标号:1、操作台,2、底座,3、连接销,4、护栏,5、尾绳桩,6、悬臂吊,7、连接臂,8、收纳腔,9、固定块,10、第一伸缩杆,11、固定板,12、固定座,13、安装腔,14、电机,15、限位孔,16、插杆,17、固定槽,18、第二伸缩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7]第一实施例
[0028]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图4,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表层下套管一体化平台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底座顶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底座正面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悬臂吊正面的结构意图。一种表层下套管一体化平台,包括:底座2;
[0029]操作台1,所述操作台1固定安装于所护底座2的顶部,所述底座2的数量为两个,两侧所述底座2的内部设置有连接销3;
[0030]尾绳桩5,所述尾绳桩5固定安装于所述两个所述底座2顶部的外侧;
[0031]护栏4,所述护栏4固定安装于两个所述底座2顶部的外侧;
[0032]悬臂吊6,所述悬臂吊6固定安装于所述底座2的顶部。
[0033]所述尾绳桩5的数量为两个。
[0034]底座2有良好的结构及整体强度,能承载100米24寸套管重量不变形
[0035]底座2在水平地面放置时,任意1

范围内平面度公差小于4mm。
[0036]底座2应不渗漏雨水,并具有一定的强度。
[0037]现场安装后平台底面应平整光洁,任意1m2平面其平面度公差小于6mm。
[0038]平台表面纵向直线度公差在1m范围内不大于3mm,全长范围内不大于12mm。
[0039]平台纵向中心平面与底架纵向中心平面偏移量不大于6mm。
[0040]整体结构之间需要焊接时,焊缝不得有没焊透、熔蚀、熔渣、气孔、漏焊、不饱满等焊接缺陷;钢材对焊、构件组焊,要求开V型坡口,二至三道焊接成型;焊接后,焊缝如有焊渣、焊溜、凹凸不平时应打磨平整;罐体应光滑平整
[0041]本技术提供的表层下套管一体化平台的工作原理如下:
[0042]底座2:平台由两套底座通过连接销组成,主梁采用300槽钢,横梁及纵梁采用28工
字钢,底座方框空格不得大于1600*1000mm;平台底板采用20mm钢板满焊后与槽钢齐平。
[0043]操作台1:采用两块1000*2000*30钢板二合一组成,中间开孔560用于表层套管下放,四边焊有定位块保证在使用中不移动,并且在表面配套防滑胶垫。
[0044]悬臂吊6:距平台中心左右1500mm靠近横纵拉筋位置焊接两根(L=800mm)146*10无缝钢管,并使用20mm钢板加固。作为悬臂吊底座,对插121*10无缝管(L1=2000mm,L2=6000mm)作为悬臂吊立柱,立柱顶端使用28工字钢作为滑槽配合3T葫芦悬挂套管钳和背钳。使其可左右前后移动。
[0045]尾绳桩5:在平台左下角与右上角中心距160mm位置使用两根(L=800mm)146*10无缝钢管焊接在底座上,并使用20mm钢板加固作为套管钳和背钳尾绳桩。
[0046]护栏4:平台四周全部制作翻转式护栏,栏杆高度1100mm,通过护栏4进行着对整体平台上的工作人员的安全防护工作。
[0047]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表层下套管一体化平台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48]通过操作台1、底座2、连接销3、护栏4、尾绳桩5、悬臂吊6等结构之间的相互配合从而能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表层下套管一体化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操作台,所述操作台固定安装于所护底座的顶部,所述底座的数量为两个,两侧所述底座的内部设置有连接销;尾绳桩,所述尾绳桩固定安装于所述两个所述底座顶部的外侧;护栏,所述护栏固定安装于两个所述底座顶部的外侧;悬臂吊,所述悬臂吊固定安装于所述底座的顶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层下套管一体化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绳桩的数量为两个。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层下套管一体化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吊的底部设置有连接臂,所述连接臂的内部设置有收纳腔,所述连接臂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伸缩杆。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表层下套管一体化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浩万华玲赵世庆谢小军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越创石油钻采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