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用涂布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83828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7 22:56
医疗用涂布器具(10)的喷嘴(16)具有送液部(46)和气体供给部件(50)。送液部(46)包含在第1管(58)的内侧配置有第2管(60)的双层管部(62),双层管部(62)从气体供给部件(50)的基端部朝向喷嘴(16)的基端侧延伸,送液部(46)具有:第1部分(47a),其与气体供给部件(50)的基端相比延伸至喷嘴(16)的前端侧;以及第2部分(47b),其与气体供给部件(50)的基端相比延伸至喷嘴(16)的基端侧。第2部分(47b)中的双层管部(62)比第1部分(47a)长。部(62)比第1部分(47a)长。部(62)比第1部分(47a)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医疗用涂布器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用涂布器具。

技术介绍

[0002]例如,日本特开2009

131590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医疗用涂布器具,其具备将第1液和第2液混合的混合液(防黏连材料、生物体组织粘接剂等)向生物体内的目标部位喷雾的喷嘴。该喷嘴包括:送液部,其具有供第1液流通的第1管和供第2液流通的第2管;以及气体供给部件,其设置于送液部的前端部,形成将第1液和第2液混合的混合室并将气体向混合室内供给。送液部形成为,第1管和第2管在比气体供给部件的基端靠喷嘴的基端侧相互并列配置(参见日本特开2009

131590号公报的图19等)。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0004]医疗用涂布器具的喷嘴插入生物体内,因此期望细径化。但是,在上述的现有技术中,送液部使得第1管与第2管在比气体供给部件的基端靠喷嘴的基端侧相互并列。因此,在送液部的比气体供给部件的基端靠喷嘴的基端侧,不易减小送液部的外径。
[0005]本专利技术是考虑上述课题而提出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实现喷嘴的细径化或无需增大喷嘴直径就能够减小第1液及第2液中的至少一方的注入阻力的医疗用涂布器具。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案是一种医疗用涂布器具,其具备将混合有第1液和第2液的混合液向生物体内喷雾的喷嘴,所述医疗用涂布器具的特征在于,所述喷嘴具有:送液部,其包含供所述第1液流通的第1管和供所述第2液流通的第2管;以及气体供给部件,其设置于所述送液部的前端部,形成将所述第1液和所述第2液混合的混合室并向所述混合室内供给气体,所述送液部包含在所述第1管的内侧配置所述第2管而成的双层管部,所述双层管部从所述气体供给部件的基端部朝向所述喷嘴的基端侧延伸,所述送液部具有第1部分和第2部分,其中,该第1部分与所述气体供给部件的基端相比向所述喷嘴的前端侧延伸,该第2部分与所述气体供给部件的基端相比向所述喷嘴的基端侧延伸,所述第2部分中的所述双层管部比所述第1部分长。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送液部包含在第1管的内侧配置有第2管的双层管部,双层管部从气体供给部件的基端部朝向喷嘴的基端侧延伸。并且,送液部具有与气体供给部件的基端相比向喷嘴的前端侧延伸的第1部分和与气体供给部件的基端相比向喷嘴的基端侧延伸的第2部分,第2部分中的双层管部比第1部分长。因此,能够使送液部的第2部分的外径较小。由此,能够实现喷嘴的细径化。另外,假设在未使喷嘴细径化的情况(设为与以往相同的喷嘴直径的情况)下,能够增大第1管的直径,因此,第1管的流路截面积及第2管的流路截面积中的至少一个增加。由此,无需增大喷嘴直径就能够减小第1液及第2液中的至少一方的注入阻力。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式医疗用涂布器具的概略构成图。
[0009]图2是图1的喷嘴的纵剖视图。
[0010]图3是图2的喷嘴的前端侧的放大剖视图。
[0011]图4是沿着图3的IV

IV线的横剖视图。
[0012]图5是图1的医疗用涂布器具的使用方法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以下,举出优选的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医疗用涂布器具。
[0014]如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式医疗用涂布器具10例如是将用于防止术后黏连的防黏连材料(混合液G)向生物体内的目标部位208(损伤部位)喷雾(喷射)的喷雾式涂布器具。具体来说,医疗用涂布器具10在腹腔镜手术中使用。在该情况下,医疗用涂布器具10经由套管针204插入于腹腔206内。需要说明的是,医疗用涂布器具10不限定于腹腔镜手术使用的例子,在腹腔镜手术中也能够使用。另外,医疗用涂布器具10也可以是将用于粘接生物体组织的生物体组织粘接剂(混合液)向生物体内的目标部位喷雾的涂布器具。
[0015]如图1及图5所示,医疗用涂布器具10对利用气体将第1液M1和第2液M2混合得到的混合液G进行喷雾。第1液M1是酸性液体。第2液M2是碱性液体(硬化材料)。第1液M1的粘度比第2液M2的粘度高。优选混合液G中的第1液M1与第2液M2的体积比为4:1(第1液M1:第2液M2=4:1)。需要说明的是,混合液G中的第1液M1和第2液M2的体积比能够适当设定。另外,第1液M1也可以是碱性或中性的液体,第2液M2也可以是酸性或中性的液体。
[0016]在混合液G为防黏连材料的情况下,作为第1液M1,例如使用将NHS化CM糊精与海藻糖水和物混合而成的液体,作为第2液M2,例如使用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混合而成的液体。这样的第1液M1和第2液M2通过利用气体(压缩空气)混合而凝胶化。凝胶化的混合液G包含微型阀而呈白色。因此,混合液G能够可靠地停留在生物体内的目标部位208,能够容易地视觉辨认。
[0017]在图1中,医疗用涂布器具10具备液体供给部12、气体供给装置14及喷嘴16。
[0018]液体供给部12用于将第1液M1和第2液M2向喷嘴16供给。液体供给部12具有注射器部18和推压件20。注射器部18由树脂材料一体地成形。注射器部18包含第1注射器外筒22(第1液供给部)、第2注射器外筒24(第2液供给部)、连结部26及凸缘部28。
[0019]第1注射器外筒22与第2注射器外筒24以第1注射器外筒22的轴线与第2注射器外筒24的轴线相互平行的方式并排设置。在第1注射器外筒22中收容有第1液M1。在第2注射器外筒24中收容有第2液M2。第1注射器外筒22的容积大于第2注射器外筒24的容积。具体来说,第1注射器外筒22的容积是第2注射器外筒24的容积的4倍。需要说明的是,第1注射器外筒22及第2注射器外筒24各自的容积能够适当设定。第1注射器外筒22的全长与第2注射器外筒24的全长相同。
[0020]连结部26将第1注射器外筒22的前端侧与第2注射器外筒24的前端侧相互连结。凸缘部28与第1注射器外筒22的基端及第2注射器外筒24的基端连结。凸缘部28沿第1注射器外筒22与第2注射器外筒24的并列方向延伸。凸缘部28形成为能够钩挂用户手指的大小。
[0021]推压件20具有第1垫圈30、第2垫圈32、第1推压件主体34、第2推压件主体36、推压
件连结部38及按压部40。第1垫圈30以能够沿着第1注射器外筒22的轴线方向滑动的方式配置于第1注射器外筒22的内腔。第1垫圈30与第1注射器外筒22的内周面液密地接触。第2垫圈32以能够沿着第2注射器外筒24的轴线方向滑动的方式配置于第2注射器外筒24的内腔。第2垫圈32与第2注射器外筒24的内周面液密地接触。第1垫圈30及第2垫圈32分别由橡胶等弹性材料构成。
[0022]第1推压件主体34、第2推压件主体36、推压件连结部38及按压部40由树脂材料一体地成形。第1推压件主体34将第1垫圈30朝向第1注射器外筒22的前端方向按压。第1推压件主体34沿第1注射器外筒22的轴线方向延伸。第1推压件主体34的一端部与第1垫圈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医疗用涂布器具,其具备将混合有第1液和第2液的混合液向生物体内喷雾的喷嘴,所述医疗用涂布器具的特征在于,所述喷嘴具有:送液部,其包含供所述第1液流通的第1管和供所述第2液流通的第2管;以及气体供给部件,其设置于所述送液部的前端部,形成将所述第1液和所述第2液混合的混合室并向所述混合室内供给气体,所述送液部包含在所述第1管的内侧配置所述第2管而成的双层管部,所述双层管部从所述气体供给部件的基端部朝向所述喷嘴的基端侧延伸,所述送液部具有第1部分和第2部分,其中,该第1部分与所述气体供给部件的基端相比向所述喷嘴的前端侧延伸,该第2部分与所述气体供给部件的基端相比向所述喷嘴的基端侧延伸,所述第2部分中的所述双层管部比所述第1部分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用涂布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管部具有所述第1管与所述第2管同轴配置而成的同轴部,所述同轴部从所述送液部的前端延伸至比所述气体供给部件的基端靠所述喷嘴的基端侧。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医疗用涂布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管的前端部插入于所述气体供给部件的内腔,所述第1管的第1前端开口与所述第2管的第2前端开口位于所述双层管部的前端。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医疗用涂布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具备用于将所述气体向所述气体供给部件引导的管状的轴部,所述双层管部配置在所述轴部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医疗用涂布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管部在所述轴部的全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早川浩一
申请(专利权)人:泰尔茂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