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饮用水监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82774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7 2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饮用水监测设备,涉及饮用水监测技术领域,包括水龙头、设置于水龙头进水端的水管和位于水龙头出水口下侧的水质监测器,水质监测器底部设置有出水管,水管中部设置有用于将水质监测器顶端与水龙头出水口连接的连接组件。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增加了连接组件,进而可以将水质监测器安放在水龙头出水口的下方,避免在使用时需要手持监测棒才能对井水进行监测导致人们一般并不会对水源进行监测的问题,从而有利于家庭的健康用水,解决了手持式监测棒使用时较为麻烦导致人们一般不会对水源进行监测的问题。人们一般不会对水源进行监测的问题。人们一般不会对水源进行监测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饮用水监测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饮用水监测
,尤其涉及一种饮用水监测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逐渐发展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关注水质安全,尤其是在农村,部分农村地区还是食用井水,并不是自来水,从而需要对井水的水质进行实时监测,然而对水质监测主要靠一些手持式监测棒,导致在使用水时需要手持监测棒才能对水源进行监测,较为麻烦,导致通常在使用时并不会使用到监测棒,从而不能及时以及准确的对水质进行实时监测,不利于家庭健康用水,因此,需对上述问题进行改进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不足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饮用水监测设备。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饮用水监测设备,包括水龙头、设置于水龙头进水端的水管和位于水龙头出水口下侧的水质监测器,所述水质监测器底部设置有出水管,所述水管中部设置有用于将水质监测器顶端与水龙头出水口连接的连接组件;
[0006]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设置于水管顶部与底部的两个扇形板,且两个扇形板相互铰接,两个所述扇形板相对侧开设有配合水管的凹槽,所述凹槽内均设置有与水管接触的橡胶凸块,上端所述扇形板前侧设置有第一连接板,下端所述扇形板前侧设置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之间通过螺纹杆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内开设有配合螺纹杆的螺纹孔,且螺纹孔贯穿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的上下端,下端所述扇形板底部与水质监测器右侧均设置有连接座,两个所述连接座之间通过L型连接件连接。
[0007]进一步,所述L型连接件包括位于下端扇形板下方的L型杆,所述L型杆靠近连接座的一侧均开设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内转动设置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具体为环形,所述活动块内侧滑动设置有滑杆,所述活动块内侧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滑杆表面滑动连接,两个滑杆靠近连接座的一侧均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连接座之间螺纹连接。
[0008]进一步,所述水质监测器上方设置有硬质连接管,所述硬质连接管内径与水龙头出水口端的外径一致,所述硬质连接管底端与水质监测器顶端通过软管连接。
[0009]进一步,所述硬质连接管顶部设置有导向管,所述导向管具体为上粗下窄。
[0010]进一步,所述硬质连接管内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内侧与水龙头出水口端外界接触。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2]在本技术中,通过增加了连接组件,进而可以将水质监测器安放在水龙头出水口的下方,避免在使用时需要手持监测棒才能对井水进行监测导致人们一般并不会对水源进行监测的问题,从而有利于家庭的健康用水,解决了手持式监测棒使用时较为麻烦导
致人们一般不会对水源进行监测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饮用水监测设备的外观图;
[0014]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饮用水监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饮用水监测设备中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饮用水监测设备中L型连接件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序号:1、水龙头;2、水质监测器;3、水管;4、连接组件;21、软管;22、硬质连接管;23、导向管;41、扇形板;42、第一连接板;43、第二连接板;44、螺纹杆;45、旋钮;46、橡胶凸块;47、连接座;48、连接杆;49、L型杆;491、滑杆;492、活动块;493、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0]参照图1

4,一种饮用水监测设备,包括水龙头1、设置于水龙头1进水端的水管3和位于水龙头1出水口下侧的水质监测器2,水质监测器2底部设置有出水管,水管3中部设置有用于将水质监测器2顶端与水龙头1出水口连接的连接组件4;
[0021]连接组件4包括设置于水管3顶部与底部的两个扇形板41,且两个扇形板41相互铰接,两个扇形板41相对侧开设有配合水管3的凹槽,通过两个扇形板41相互铰接,进而方便两个扇形板41进行连接,凹槽内均设置有与水管3接触的橡胶凸块46,通过设置有橡胶凸块46,进而增大了两个扇形板41与水管3之间的摩擦,从而使得两个扇形板41能够稳定的安放在水管3上,上端扇形板41前侧设置有第一连接板42,下端扇形板41前侧设置有第二连接板43,第一连接板42与第二连接板43之间通过螺纹杆44连接,第一连接板42与第二连接板43内开设有配合螺纹杆44的螺纹孔,且螺纹孔贯穿第一连接板42与第二连接板43的上下端,通过螺纹杆44可以实现第一连接板42与第二连接板43的连接,从而实现两个扇形板41与水管3之间的连接,下端扇形板41底部与水质监测器2右侧均设置有连接座47,两个连接座47之间通过L型连接件连接,通过连接座47与L型连接件连接,从而实现了扇形板41与水质监测器2的连接,L型连接件包括位于下端扇形板41下方的L型杆49,L型杆49靠近连接座47的一侧均开设有收纳槽,收纳槽内转动设置有活动块492,活动块492具体为环形,活动块492内侧滑动设置有滑杆491,活动块492内侧设置有滑块493,滑块493与滑杆491表面滑动连接,两个滑杆491靠近连接座47的一侧均设置有连接杆48,连接杆48与连接座47之间螺纹连接,通过设置有连接杆48,进而可以实现L型杆49与连接座47之间的连接,由于连接杆48与L型杆49之间设置有滑杆491,且滑杆491的表面滑动设置有滑块493,L型杆49内转动设置有
活动块492,同时滑块493固定设置在活动块492的内部,进而滑杆491与L型杆49之间既可以转动连接,同时也可以滑动连接,方便了对水质监测器2的安装。
[0022]进一步,水质监测器2上方设置有硬质连接管22,硬质连接管22内径与水龙头1出水口端的外径一致,通过设置有设置有硬质连接管22,进而方便将水质监测器2与水龙头1出水口的连接,硬质连接管22底端与水质监测器2顶端通过软管21连接,通过设置有软管21,进而方便硬质连接管22的移动,从而方便硬质连接管22与水龙头1出水口的连接,硬质连接管22顶部设置有导向管23,导向管23具体为上粗下窄,通过设置有导向管23,且导向管23上粗下窄,进而方便将水龙头1出水口抵入到导向管23内,硬质连接管22内设置有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饮用水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水龙头(1)、设置于水龙头(1)进水端的水管(3)和位于水龙头(1)出水口下侧的水质监测器(2),所述水质监测器(2)底部设置有出水管,所述水管(3)中部设置有用于将水质监测器(2)顶端与水龙头(1)出水口连接的连接组件(4);所述连接组件(4)包括设置于水管(3)顶部与底部的两个扇形板(41),且两个扇形板(41)相互铰接,两个所述扇形板(41)相对侧开设有配合水管(3)的凹槽,所述凹槽内均设置有与水管(3)接触的橡胶凸块(46),上端所述扇形板(41)前侧设置有第一连接板(42),下端所述扇形板(41)前侧设置有第二连接板(43),所述第一连接板(42)与第二连接板(43)之间通过螺纹杆(44)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42)与第二连接板(43)内开设有配合螺纹杆(44)的螺纹孔,且螺纹孔贯穿第一连接板(42)与第二连接板(43)的上下端,下端所述扇形板(41)底部与水质监测器(2)右侧均设置有连接座(47),两个所述连接座(47)之间通过L型连接件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饮用水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L...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花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环境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