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拖垃圾聚集结构及洗地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8231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7 2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地拖垃圾聚集结构及洗地机,地拖垃圾聚集结构包括底壳组件、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壳组件的滚筒以及与所述底壳组件固定连接的上壳组件,所述底壳组件和所述上壳组件之间形成有容纳所述滚筒的容纳腔,所述上壳组件面向所述滚筒的一侧凸起设置有刮泥结构,所述刮泥结构与所述滚筒相互抵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地拖垃圾聚集结构及洗地机,滚筒位于底壳组件和上壳组件之间的容纳腔内,上壳组件上凸起设置有刮泥结构,刮泥结构与滚筒相互抵接,在滚筒转动时,刮泥结构可以将滚筒上沾的糊状垃圾刮下,然后通过导向结构吸入至垃圾箱中,减少了滚筒上沾附的糊状垃圾,也减小了糊状垃圾涂抹至底壳组件甚至地板上的可能性。能性。能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拖垃圾聚集结构及洗地机


[0001]本技术属于家用电器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地拖垃圾聚集结构及洗地机。

技术介绍

[0002]手持吸脱一体式洗地机使用的环境多种多样,不少需要清理的地方垃圾及污渍相当严重。如果垃圾不能有效及时地聚集至污水口处,机器后续工作灰尘和垃圾就会卡住,将直接影响主机的工作性能,并可能会产生异响,严重影响使用体验。尤其是在居家清洁厨余垃圾中带有米饭、菜叶、汤汁等食物残渣,未及时聚集吸走的垃圾会堆积在滚筒和地拖上,让人看着就觉得恶心难受,而且需要手动清理。
[0003]目前,为了防止上述现象的发生,使用的地拖垃圾聚集结构在污水口增加一个导向角度,利用风扇的吸力将垃圾快速吸入,但并不能有效的达到清洁效果,特别是糊状垃圾,很容易粘在滚筒上,难以借助风扇的吸力吸入,对于需要干净整洁的家庭,显然有些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拖垃圾聚集结构及洗地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糊状垃圾难以被吸入,导致滚筒和地拖上沾有垃圾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地拖垃圾聚集结构,具有用于将垃圾导向至垃圾箱的导向结构,所述地拖垃圾聚集结构包括底壳组件、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壳组件的滚筒以及与所述底壳组件固定连接的上壳组件,所述底壳组件和所述上壳组件之间形成有容纳所述滚筒的容纳腔,所述上壳组件面向所述滚筒的一侧凸起设置有刮泥结构,所述刮泥结构与所述滚筒相互抵接。
[0006]可选地,穿过所述滚筒在其轴向方向上的中心处的所述滚筒的横截面为中心横截面,所述导向结构位于所述中心横截面处,所述中心横截面的相对两侧均具有所述刮泥结构。
[0007]可选地,所述导向结构的垃圾入口位于所述底壳组件的上侧,所述刮泥结构至所述导向结构的方向为刮泥垃圾流动方向,所述刮泥垃圾流动方向与所述滚筒的旋转方向相反。
[0008]可选地,所述刮泥结构包括第一刮泥条和第二刮泥条,所述第一刮泥条和所述第二刮泥条分别设置于中心横截面的相对两侧,且在所述滚筒的旋转方向上,所述第一刮泥条和所述第二刮泥条之间的距离变小。
[0009]可选地,在所述滚筒的旋转方向上,所述第一刮泥条和所述第二刮泥条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小,使所述刮泥结构呈八字形设置。
[0010]可选地,所述第一刮泥条和所述第二刮泥条的数量均为多个,且多个所述第一刮泥条和多个所述第二刮泥条均沿所述滚筒的轴向依次间隔设置。
[0011]可选地,所述第一刮泥条和所述第二刮泥条的宽度自所述上壳组件的内壁至所述滚筒的方向逐渐变大。
[0012]可选地,所述导向结构相对所述底壳组件的面向地板一侧倾斜设置。
[0013]可选地,所述上壳组件包括外壳结构以及与所述外壳结构固定连接的内壳结构,所述内壳结构呈半圆筒状,且所述刮泥结构设置于所述内壳结构的内壁,所述内壳结构与所述底壳组件密封连接。
[0014]本技术提供的地拖垃圾聚集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地拖垃圾聚集结构包括底壳组件、上壳组件和滚筒,滚筒位于底壳组件和上壳组件之间的容纳腔内,上壳组件上凸起设置有刮泥结构,刮泥结构与滚筒相互抵接,在滚筒转动时,刮泥结构可以将滚筒上沾的糊状垃圾刮下,然后通过导向结构吸入至垃圾箱中,减少了滚筒上沾附的糊状垃圾,也减小了糊状垃圾涂抹至底壳组件甚至地板上的可能性。
[0015]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洗地机,包括上述的地拖垃圾聚集结构。洗地机还可包括主机、手柄等,主机与地拖垃圾聚集结构连接,导向结构将垃圾导向至主机的垃圾箱内,主机内设置有提供吸力的风扇。地拖垃圾聚集结构和手柄分别设置在主机的两端。
[0016]本技术提供的洗地机的有益效果在于:洗地机采用了上述的地拖垃圾聚集结构,地拖聚集结构中,滚筒位于底壳组件和上壳组件之间的容纳腔内,上壳组件上凸起设置有刮泥结构,刮泥结构与滚筒相互抵接,在滚筒转动时,刮泥结构可以将滚筒上沾的糊状垃圾刮下,然后通过导向结构吸入至垃圾箱中,减少了滚筒上沾附的糊状垃圾,也减小了糊状垃圾涂抹至底壳组件甚至地板上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地拖垃圾聚集结构的立体结构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地拖垃圾聚集结构的爆炸结构图;
[0020]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壳组件的立体结构图;
[0021]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底壳组件及滚筒的立体结构图。
[0022]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0023]1‑
底壳组件;11

导向结构;2

上壳组件;21

外壳结构;22

内壳结构;23

刮泥结构;231

第一刮泥条;232

第二刮泥条;24

密封件;3

滚筒。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5]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
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0026]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7]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8]现对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地拖垃圾聚集结构进行说明。
[0029]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地拖垃圾聚集结构具有导向结构11,导向结构11用于将地拖上的垃圾导向至主机内的垃圾箱中,可通过风扇等结构产生吸力,使垃圾沿导向结构11进入垃圾箱。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地拖垃圾聚集结构,具有用于将垃圾导向至垃圾箱的导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拖垃圾聚集结构包括底壳组件、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壳组件的滚筒以及与所述底壳组件固定连接的上壳组件,所述底壳组件和所述上壳组件之间形成有容纳所述滚筒的容纳腔,所述上壳组件面向所述滚筒的一侧凸起设置有刮泥结构,所述刮泥结构与所述滚筒相互抵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拖垃圾聚集结构,其特征在于:穿过所述滚筒在其轴向方向上的中心处的所述滚筒的横截面为中心横截面,所述导向结构位于所述中心横截面处,所述中心横截面的相对两侧均具有所述刮泥结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拖垃圾聚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结构的垃圾入口位于所述底壳组件的上侧,所述刮泥结构至所述导向结构的方向为刮泥垃圾流动方向,所述刮泥垃圾流动方向与所述滚筒的旋转方向相反。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拖垃圾聚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泥结构包括第一刮泥条和第二刮泥条,所述第一刮泥条和所述第二刮泥条分别设置于中心横截面的相对两侧,且在所述滚筒的旋转方向上,所述第一刮泥条和所述第二刮泥条之间的距离变小。5.如权利要求4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学东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智意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