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热管理的电力储能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7940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7 2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热管理的电力储能设备,包括底座,底座的顶部设有电力储能设备本体,底座的内部设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焊接有转动杆,转动杆的外部设有第一扇叶,转动杆的一端延伸至底座的外部,底座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驱动电机带动转动杆转动,从而使第一扇叶转动,使空气循环,电力储能设备本体之中的热空气通过散热管进行散热,便于对电力储能设备本体内部进行散热,同时避免外部湿气进入电力储能设备本体之中,同时驱动电机通过锥齿轮带动转动轴转动,从而使第二扇叶带动外部空气流动,对散热管进行散热,提升散热管内部的空气的散热效果,便于电力储能设备本体内部的散热管理。便于电力储能设备本体内部的散热管理。便于电力储能设备本体内部的散热管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热管理的电力储能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力储能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热管理的电力储能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力设备广泛被使用,电力设备在正常情况下通过与电线直连的供电设备集中供电,但是遇到特殊情况时,供电设备断电,此时就需要用到电力储能系统,电力储能系统可以通过一定介质存储电能,在需要时将所存能量释放发电。现有的电力储能设备一般通过安装的排风扇进行风冷散热,但是,通过风冷散热容易将外界湿气通入到电力储能设备内部,会在电力储能设备的内壁上由于凝露现象产生水滴,水滴会对电路储能设备内部的电子元件产生影响。
[0003]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11790294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高效的电力储能柜,包括电力储能柜本体,所述电力储能柜本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底箱,底箱的前端面安装有转动门,底箱的内下表面安装有风机,风机的一侧设置有除尘机构,风机的进口固定连通有抽气管。上述专利中的一种高效的电力储能柜存在以下不足:该装置通过热管进行设备内部的热交换,其交换效率较低,电力储能设备内部的电子元件需要通过空气传导热量,再被热管吸热,效率较低,不便于对电力储能设备进行热管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基于热管理的电力储能设备。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基于热管理的电力储能设备,包括底座,底座的顶部设有电力储能设备本体,底座的内部设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焊接有转动杆,转动杆的外部设有第一扇叶,转动杆的一端延伸至底座的外部,底座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动轴,转动轴的底端和转动杆的一端均设有锥齿轮,转动轴的顶部设有第二扇叶,电力储能设备本体的顶部设有出风管,底座的顶部设有进风管和连接管,进风管延伸至电力储能设备本体的内部,连接管与出风管之间设有散热管。
[0007]进一步的,底座的内部设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第一扇叶处于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间,进风管贯穿第一隔板,连接管贯穿第二隔板。
[0008]进一步的,底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环,第二扇叶处于固定环之中。
[0009]进一步的,固定环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滤网。
[0010]进一步的,底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固定杆的顶部开设有圆形通孔,转动轴在圆形通孔处与固定杆转动连接。
[0011]进一步的,散热管呈S形。
[0012]进一步的,固定环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护罩。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4]1、通过设置第一扇叶、第二扇叶、锥齿轮和散热管,驱动电机带动转动杆转动,从而使第一扇叶转动,使空气循环,电力储能设备本体之中的热空气通过散热管进行散热,便于对电力储能设备本体内部进行散热,同时避免外部湿气进入电力储能设备本体之中,同时驱动电机通过锥齿轮带动转动轴转动,从而使第二扇叶带动外部空气流动,对散热管进行散热,提升散热管内部的空气的散热效果,便于电力储能设备本体内部的散热管理;
[0015]2、通过锥齿轮的啮合传动,便于第一扇叶和第二扇叶转动,从而带动内部空气循环的同时,使外界空气对循环空气进行散热,提升装置的散热效果;
[0016]3、通过设置滤网,可以避免外界异物被第二扇叶吸入,造成损坏;
[0017]4、通过设置呈S形的散热管,可以提升设备内部循环空气与外界空气热交换的时间和面积,从而提升设备内部循环空气的散热效果,便于电力储能设备本体进行散热;
[0018]5、通过设置防护罩,可以避免异物落入第二扇叶的内部,造成第二扇叶损坏。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实施例1提出的一种基于热管理的电力储能设备的底座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实施例1提出的一种基于热管理的电力储能设备的散热管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实施例2提出的一种基于热管理的电力储能设备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底座、2电路储能设备本体、3驱动电机、4进风管、5第一隔板、6转动杆、7第一扇叶、8第二隔板、9连接管、10滤网、11锥齿轮、12转动轴、13固定杆、14固定环、15第二扇叶、16散热管、17出风管、18防护罩。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实现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0024]实施例1
[0025]参照图1

2,一种基于热管理的电力储能设备,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设有电力储能设备本体2,底座1的内部设有驱动电机3,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焊接有转动杆6,转动杆6的外部设有第一扇叶7,转动杆6的一端延伸至底座1的外部,底座1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动轴12,转动轴12的底端和转动杆6的一端均设有锥齿轮11,转动轴12的顶部设有第二扇叶15,电力储能设备本体2的顶部设有出风管17,底座1的顶部设有进风管4和连接管9,进风管4延伸至电力储能设备本体2的内部,连接管9与出风管17之间设有散热管16,进行散热时,驱动电机3带动转动杆6转动,从而使第一扇叶7转动,使空气从连接管9抽入,从而将其通过进风管4鼓入电力储能设备本体2之中,进行散热,电力储能设备本体2之中的热空气通过出风管17进入散热管16的内部,从而来到电力储能设备本体2的外部进行散热,最后再通过连接管9进入底座1内部,进行循环,便于对电力储能设备本体2内部进行散热,同时避免外部湿气进入电力储能设备本体2之中,驱动电机3带动转动杆6转动的同时,会通过锥齿轮11带动转动轴12转动,从而使第二扇叶15转动,第二扇叶15带动外部空气流动,从而使外界空气流经散热管16,对散热管16进行散热,提升散热管16内部的空气的散热效果,便于电力储能
设备本体2内部的散热管理。
[0026]其中,底座1的内部设有第一隔板5和第二隔板8,第一扇叶7处于第一隔板5和第二隔板8之间,进风管4贯穿第一隔板5,连接管9贯穿第二隔板8,第一扇叶7转动时,会抽取连接管9的空气,并将其通过进风管4鼓入电力储能设备本体2之中。
[0027]其中,底座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环14,第二扇叶15处于固定环14之中,通过锥齿轮11的啮合传动,便于第一扇叶7和第二扇叶15转动,从而带动内部空气循环的同时,使外界空气对循环空气进行散热,提升装置的散热效果。
[0028]其中,固定环1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滤网10,通过滤网10可以避免外界异物被第二扇叶15吸入,造成损坏。
[0029]其中,底座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3,固定杆13的顶部开设有圆形通孔,转动轴12在圆形通孔处与固定杆13转动连接,通过固定杆13便于转动轴12进行转动,提升稳定性。
[0030]其中,散热管16呈S形,通过呈S形的散热管16,可以提升设备内部循环空气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热管理的电力储能设备,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设有电力储能设备本体(2),所述底座(1)的内部设有驱动电机(3),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焊接有转动杆(6),转动杆(6)的外部设有第一扇叶(7),所述转动杆(6)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底座(1)的外部,所述底座(1)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动轴(12),转动轴(12)的底端和转动杆(6)的一端均设有锥齿轮(11),所述转动轴(12)的顶部设有第二扇叶(15),所述电力储能设备本体(2)的顶部设有出风管(17),所述底座(1)的顶部设有进风管(4)和连接管(9),进风管(4)延伸至所述电力储能设备本体(2)的内部,所述连接管(9)与所述出风管(17)之间设有散热管(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热管理的电力储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内部设有第一隔板(5)和第二隔板(8),所述第一扇叶(7)处于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锋张宇童陈谦李冰任磊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电网智慧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