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埋地阀的注脂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7811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7 2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埋地阀的注脂结构,解决了现有埋地阀注脂后注脂通道易堵塞,维护频率较高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注脂通道和注油通道,所述注脂通道具有相互连通的注脂口、出脂口和连接口,所述出脂口用于与埋地阀的进脂口连通,所述注油通道具有出油口和注油口,出油口通过单向阀与所述连接口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能够减少注脂通道中的脂体残留量以防止脂体堵塞、减低埋地阀维护频率、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等优点。低等优点。低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埋地阀的注脂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天然气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埋地阀的注脂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输气站场和阀室安装的球阀使用过程中,球阀注脂通道(包括注脂嘴)由于管输介质中的杂质、注脂材料板结,易产生通道堵塞。其中便涉及到了一些埋地阀的使用,在气体输送工程中,管路通常都需埋入地下,在某些需要控制气体流向的管路段就需要设置埋地球阀,埋地球阀中的阀体本体被埋于地面,而其他控制组件,例如开关、注脂通道、排污通道等则露出地面以方便工作人员操作。然而由于阀体本体被埋于地下,导致其维护难度大,例如由于埋地球阀的工作环境位于地下,且随着输气管道的埋入深度的增加,注脂通道也要相应的加长,注脂后,注脂通道中的脂体残留量相对较大,由于埋地环境,脂体容易板结造成注脂通道的堵塞,此时需要对注脂通道进行更换,就要开凿埋入处,将整个埋地球阀露出,再进行注脂通道的更换或维护,维护难度大且维护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防止脂体在注脂通道中板结、避免脂体堵塞注脂通道,降低埋地阀中注脂通道的维护频率,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埋地阀的注脂结构。
[0004]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适用于埋地阀的注脂结构,包括注脂通道和注油通道,所述注脂通道具有相互连通的注脂口、出脂口和连接口,所述出脂口用于与埋地阀的进脂口连通,所述注油通道具有出油口和注油口,出油口通过单向阀与所述连接口连通。
[0006]本专利技术主要是通过对注脂通道中的脂体进行清理来避免注脂通道堵塞。注脂通道实质上可以理解为一个多通管,其中两个开口作为注脂口与出脂口,而其他开口则通过单向阀与注油通道连通,当然在本专利技术中,其他开口的数量为1个,即出油口。由于单向阀的存在,注油通道则相当于单流向的一个通道。当脂体由注脂通道注入埋地阀内预期量后,停止脂体的注入,此时通过注油通道注入润滑油,润滑油经单向阀进入注脂通道,从而使得润滑油迫使脂体从注脂口排出。
[0007]本专利技术通过注油通道并配合单向阀的设置,使得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注脂结构能够在注脂结束后对注脂通道进行直接清理,从而杜绝脂体在注脂通道中的板结,避免注脂通道堵塞。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注脂结构相当于注脂、维护自成一体,且维护及时,具有较高的维护有效性,从而避免注脂通道中的脂体堵塞,减少维护工作,降低维护成本。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注脂结构,注脂口和注油口均可设置于地面之上,可以根据埋地阀的埋地深度随之调整注脂通道和注油通道的长度,从而使得本专利技术具有操作方便的特性并具有广适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注脂结构,结构简单,易于制作,制造成本低廉。
[0008]当然,在本专利技术中注脂通道也可以最为其他流体的注入通道,相应的注油通道也可以作为其他流体的注入通道。例如,当脂体注入量达到预期量时,停止脂体注入量,通过
注油通道可首先注入脂体清洗液,注入一定量的清洗液后,在注入一定量的润滑油。清洗液的作用是防止脂体粘附在注脂通道中,减少润滑油的注入量和注入次数,且润滑油的注入还可以防止注脂管道被腐蚀,利于下一次脂体的注入。
[0009]优选的,所述注脂通道至少为两个,每个注脂通道分别通过单向阀与注油通道连通。一些埋地阀上通常设有多个注脂口,现有技术中,通常是通过一分多的形式进行注脂操作,即通过一路注脂总通道进行分流,分别对不同的注脂口进行注脂,以此来提高注脂效率,减少保养工作量,这种注脂形式下存在着:当脂体由总通道分流到分支通道后,各个分支通道中的脂体板结程度不同,而流体的流动特性总朝阻挡较小的通路行进,长此以往,容易导致个别的分支通道中的脂体完全板结,从而造成分支通道的堵塞,此时则只有开凿埋地阀的埋入处是埋地阀露出以对埋地阀进行维护。并且,由于埋地阀的工作环境处于地下,即使在各个分支通道设置流向可控的控制组件,由于地下的特殊环境,进行选择性的注脂也极其困难,同时相应的也会带来成本的增加。本方案中,各个注脂通道相互独立,即各个注脂通道的注脂口是相互独立、可选择性注入的,规避了支路通道的脂体板结累计效应的隐患,同时能够对埋地阀进行定点进脂口的脂体注入,注入方式灵活。并且,本方案中的各个注脂通道的独立设置还满足了与注油通道的配合:注脂通道在注脂完成后,需要通过润滑油的反向流出,故每个注脂通道应该设置独立的注脂口,防止注入的脂体与润滑油大量混合。在注脂时,本方案也能够同时满足多进脂口同时注入、单进脂口定点注入:当需要多进脂口同时注入时,可以通过多通管将各个注脂通道的注脂口连通,从而进行一分多的注脂方式,注脂完成后,卸掉多通管,通过注油通道进行注油,即可对各个注脂通道中的脂体进行清理;当需要单进脂口定点注入时,只需要将其他进脂口进行封堵即可,注脂完成后通过注油通道注油进行单进脂口的脂体清理。
[0010]优选的,所述注脂通道同轴位于所述注油通道内,注脂通道与注油通道之间形成环空,连接口通过单向阀与环空连通,出脂口穿过注油通道壁位于注油通道外部。本方案将注脂通道和注油通道进行了集成,一方面可以减少装配工作,在进行维护时易于拆装;另一方面,脂体本身具有一定的粘性,故注脂通道的材料一般选用比较光滑的材料,但是一般的注脂通道完全暴露与土壤中,由于土中的水分以及还有其他大量的酸碱物质,注脂通道很容易在土壤中遭到腐蚀作用,从而注脂通道的使用寿命及其有限,将注脂通道套入注油通道后,注油通道对注脂通道进行了保护作用,一定程度上的减少了腐蚀作用,且在每次清理脂体后,环空中还会残存大量的润滑油,进一步防止了注脂通道被侵蚀,保护注脂通道,从而保证注脂通道的使用寿命。间接的,由于注脂通道与注油通道的套接,注脂通道的材料选择可以选择属性要求较低的材料,从而降低注脂结构的制造成本。
[0011]进一步地,注脂通道和注油通道为一体成型结构。本方案主要考虑到地下环境对于密封结构的腐蚀性,若注脂通道与注油通道采用连接的结构,则需要通过密封组件对两者的连接处进行密封,由于地下环境中水分或其他酸碱性物质的影响,密封组件容易遭到腐蚀从而密封失效,致使注脂通道被侵蚀。采用一体成型结构,对于注脂结构的防腐性能完全取决于所采用的材料本身,从而保证了注脂结构的使用寿命。并且,在进行维护更换时,还能减少密封组件的安装,减少装配工作,提高维护效率。
[0012]优选的,出脂口与注脂通道可拆卸连接。在注油过程中,出脂口的脂体的存在概率大于注脂通道中其他地方的脂体的存在概率,即出脂口的脂体清理相对容易出现残留,故
出脂口的堵塞概率相对较高,将出脂口与注脂通道可拆卸连接,能够对出脂口进行单独的更换,减少维护成本。
[0013]优选的,所述注脂通道配置有加热装置。配置加热装置能够对注脂通道中的脂体进行加热,从而降低脂体的粘稠度,利于脂体的注入,提高脂体的注入效率,同时,脂体的温度升高中和地下温度,防止地下温度过低而导致脂体加快板结,利于润滑油对脂体的清理。
[0014]优选的,所述注脂通道配置有振动器。振动器能够对注脂通道中的脂体进行振动,减小脂体与注脂通道壁的粘附度,利于脂体的注入。...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埋地阀的注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注脂通道(1)和注油通道(2);所述注脂通道(1)具有相互连通的注脂口(10)、出脂口(15)和连接口(11),所述出脂口(15)用于与埋地阀(6)的进脂口(7)连通;所述注油通道(2)具有出油口(14)和注油口(13),出油口(14)通过单向阀(3)与所述连接口(11)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埋地阀的注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注脂通道(1)至少为两个,每个注脂通道(1)分别通过单向阀(3)与注油通道(2)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埋地阀的注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注脂通道(1)同轴位于所述注油通道(2)内,注脂通道(1)与注油通道(2)之间形成环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帅安建川杨红毛学彬刘旭兵陈蓉萍刘剑谢宗宝王健李彬彭科段金伟李德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