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粉碎还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977301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7 2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秸秆粉碎还田装置,其通过设置将收割台与横移输送模块连接,横移输送模块与秸秆处理仓连接,秸秆处理仓内部设置有物料传送以及破碎功能,通过以上结构设置,可实现秸秆的统一破碎以及向外输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将收割、粉碎、碳化多个功能高度集中在收割台上,在收割的同时就将秸秆处理、深埋,节约了劳动力和时间成本;其将处理后的秸秆余烬,体积小,占用空间小,直接深埋地下,提高还田效果。田效果。田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秸秆粉碎还田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秸秆还田
,具体涉及一种秸秆粉碎还田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农业种植中,秸秆还田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肥力,改良土壤,利于增产,但如若秸秆体积大或者粉碎不彻底,在耕层较浅的情况下,其会造成秸秆难以深埋地下,还田效果较差的问题。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上的弊端,作为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如何通过技术改善,设计一种秸秆粉碎还田装置,其能够实现秸秆的粉碎后还田。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秸秆粉碎还田装置,其通过收割装置将秸秆在脱粒装置完成脱粒以后,实现秸秆定向输送并将秸秆导入至破碎装置内,通过破碎装置实现破碎后再实现外部输送并还田。
[0005]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方案:一种秸秆粉碎还田装置,其包括一个收割台,所述的收割台的后侧设置有横移输送模块,在横移输送模块的左侧或者右侧边缘设置有秸秆处理仓,所述的秸秆处理仓包括收集仓,收集仓的后侧设置有破碎仓,所述的破碎仓的后侧设置有送风仓,所述的送风仓和外部的末端处理仓连接。
[0006]所述的收集仓为一个竖向设置的筒状仓体,筒状仓体的上设置有多个拨料槽,收集仓的内部设置有一个偏心轴,所述的偏心轴上设置有若干个拨杆组,每个拨杆组对应一个拨料槽设置并延伸至拨料槽的外部,所述的收集仓朝向横移输送模块设置有入料口,通过入料口将秸秆送入至收集仓内。
[0007]所述的破碎仓内竖向设置有破碎刀,通过破碎刀水平旋转实现秸秆的切碎。
>[0008]所述的末端处理仓内设置有二次拨杆组,所述的二次拨杆组的后侧设置有二次破碎刀,通过二次破碎刀和二次拨杆组相互配合实现秸秆的输送后再次实现二次破碎。
[0009]所述的秸秆处理仓上,其在有入料口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多组导料组,每个导料组分别为左右两个导料杆对称设置,通过导料杆实现秸秆向收集仓内部的导入。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通过以上设置,其通过设置将收割台与横移输送模块连接,横移输送模块与秸秆处理仓连接,所述的秸秆处理仓内部设置有物料传送以及破碎功能,通过以上结构设置,可实现秸秆的统一破碎以及向外输送。本技术所具有的以下优点在于:
[0011]1.收割、粉碎、碳化多个功能高度集中在收割台上,在收割的同时就将秸秆处理、深埋,节约了劳动力和时间成本;
[0012]2.处理后的秸秆余烬,体积小,占用空间小,直接埋入地下;
[0013]3.传输装置为偏心旋转拨杆,旋转拨杆的旋转轴,设置在圆筒的偏心位置,在面向秸秆的一侧露出拨杆,在面向粉碎装置的一侧,拨杆自动隐藏进圆筒内,避让粉碎刀片,将
秸秆填入粉碎装置。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中,1、收割台,11,旋转拨料轮,12、收割刀,2、横移输送模块,21、端部齿轮,3、秸秆处理仓,31、收集仓,311、筒状仓体,312、拨料槽,313、拨杆组,314、导料杆,315、偏心轴,32、破碎仓,321,第一破碎刀,33、送风仓,34、入料口,5、末端处理仓,51、二次破碎刀齿轮,511、二次破碎刀,52、二次拨杆组齿轮,521、二次拨杆组。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参看附图示,一种秸秆粉碎还田装置,其包括一个收割台1,所述的收割台1的后侧设置有横移输送模块2,在横移输送模块2的左侧或者右侧边缘设置有秸秆处理仓3,所述的秸秆处理仓3包括收集仓31,收集仓31的后侧设置有破碎仓32,所述的破碎仓32的后侧设置有送风仓33,所述的送风仓33和外部的末端处理仓5连接。
[0019]本技术通过以上结构设置,其通过收割台1上的收割刀12实现秸秆的切割,然后通过旋转拨料轮11将秸秆导流至横移输送模块2上,通过横移输送模块2将秸秆导流至秸秆处理仓3内进行切碎作业。
[0020]所述的收集仓31为一个竖向设置的筒状仓体311,筒状仓体311的上设置有多个拨料槽312,收集仓31的内部设置有一个偏心轴315,所述的偏心轴315上设置有若干个拨杆组313,每个拨杆组313对应一个拨料槽312设置并延伸至拨料槽312的外部,所述的收集仓31朝向横移输送模块2设置有入料口34,通过入料口34将秸秆送入至收集仓31内。收集仓31与破碎仓32相邻设置,破碎仓32内竖向设置有第一破碎刀321,通过第一破碎刀321水平旋转实现秸秆的切碎,为防止第一破碎刀321与拨杆组313干涉,通过偏心轴315带动拨杆组313可实现偏心转动,防止拨杆组313转动时与第一破碎刀321碰撞干涉。
[0021]送风仓33与破碎仓32连接后,其将破碎后的秸秆通过负压抽吸至末端处理仓5内。如图所示,所述的末端处理仓5内设置有二次拨杆组521,所述的二次拨杆组521的后侧设置有二次破碎刀511,末端处理仓5的顶部设置有二次拨杆组齿轮52和二次破碎刀齿轮51,通过此种结构设置实现物料的二次推动以及二次切碎。
[0022]进一步的,所述的秸秆处理仓5上,其在有入料口34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多组导料组313,每个导料组313分别为左右两个导料杆314对称设置,通过导料杆314实现秸秆向收集仓31内部的导入,防止秸秆相互外部流出。
[0023]总结:本技术通过以上设置,其通过设置将收割台1与横移输送模块2连接,横移输送模块2与秸秆处理仓3连接,所述的秸秆处理仓3内部设置有物料传送功能,其将收割、粉碎、碳化多个功能高度集中在收割台上,在收割的同时就将秸秆处理、深埋,节约了劳动力和时间成本;处理后的秸秆余烬,体积小,占用空间小,直接埋入地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秸秆粉碎还田装置,其包括一个收割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收割台的后侧设置有横移输送模块,在横移输送模块的左侧或者右侧边缘设置有秸秆处理仓,所述的秸秆处理仓包括收集仓,收集仓的后侧设置有破碎仓,所述的破碎仓的后侧设置有送风仓,所述的送风仓和外部的末端处理仓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秸秆粉碎还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收集仓为一个竖向设置的筒状仓体,筒状仓体的上设置有多个拨料槽,收集仓的内部设置有一个偏心轴,所述的偏心轴上设置有若干个拨杆组,每个拨杆组对应一个拨料槽设置并延伸至拨料槽的外部,所述的收集仓朝向横移输送模块设置有入料口,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宪杰范文超高丙建
申请(专利权)人:驰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