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置框架平台的宫灯罩式薄壳建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3539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5: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置框架平台的宫灯罩式薄壳建筑,其在中空设计的中心主框架内部安装升降电梯和供排水管道、电力及通讯线路、进出门等,由中心主框架水平方向向周围辐射有轻钢支撑框架,以此搭成平台,其中心主框架上设置可水平旋转的球状框架,球状框架外壳采用类似宫灯龙骨的球状网罩式框架结构,在球状框架外壳上镶嵌球面薄壳板材或透明板材做为壳体,朝阳面采用透明板材封闭,背阳面采用非透光板材封闭,最外层加装保温层,降低墙体散热。球状框架可绕着建筑中心的支承桩跟踪太阳旋转,建筑顶部安装有风力发电装置,可以为建筑内部提供电量,球体顶部和底部设计有通风口及空气净化装置,利用外罩的烟囱效应加速室内空气流通和净化。内空气流通和净化。内空气流通和净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置框架平台的宫灯罩式薄壳建筑


[0001]技术属于新型建筑
,具体涉及一种内置框架平台的宫灯罩式薄壳建筑。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的建筑主体普遍采用空心砖及钢筋混凝土结构,这种结构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久性,其可实现高层建筑成型,但是此种建筑物的墙体保温隔热和隔音性能较差,并且具有施工效率低、自重差、抗震性能低、建材本身能耗大等缺点,不符合节能、环保的发展理念。
[0003]伴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型节能建筑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一些低楼层设计中,金属框架结构的楼体得到了很好的推广应用,但是现有的此类建筑在观赏性、节能性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内置框架平台的宫灯罩式薄壳建筑,其采用钢结构设置,在建筑外形以及低能耗设计上较现有混凝土建筑以及钢结构建筑有了很大的提高。
[0005]本技术采用以下具体方案:一种内置框架平台的宫灯罩式薄壳建筑,其包括一个中心主框架,所述的中心主框架为中空设计,所述的中空主框架内部用于安装楼梯以及供排水管道、电力及通讯线路;所述的中心主框架的外部设置有单层或者若干平台,所述的中心主框架对应每个平台分别设置有进出门;所述的中心主框架的外部设置有一个可旋转的球状框架,所述的球状框架通过轴承托架与中心主框架实现旋转固定,在外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可实现球状框架在中心主框架的外围旋转;
[0006]所述的中心主框架的顶部设置有空气净化模块,所述的空气净化模块的顶部设置有一个风力发电装置,所述的风力发电装置的顶部设置有防护罩,通过防护罩实现对风力发电装置中心区域以及中心主框架顶部的防护。
[0007]所述的球状框架包括顶部回转支撑环和底部回转支撑环,通过两个回转支撑环与轴承托架匹配实现旋转固定;所述的顶部回转支撑环和底部回转支撑环之间均布设置有若干弧状支撑杆,通过弧状支撑杆实现球面薄壳板材的固定,所述的球面薄壳板材的阳面采用透光板设计,其背面采用非透光板材封闭,最外层加装保温层实现保温。
[0008]所述的风力发电装置包括一个水平放置的多边形固定架,所述的多边形固定架的中部设置有旋转发电部,多变型固定架的周边设置有竖向连接柱,所述的竖向连接柱上设置有若干扇叶,外部气流吹动扇叶实现多边形固定架的原地转动以此实现风力发电。
[0009]所述的空气净化模块为筒状结构设置,其顶面上设置有水平固定架用于实现风力发电装置的固定。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通过以上设置,其在中空设计的中心主框
架内部安装升降电梯和供排水管道、电力及通讯线路、进出门等,由中心主框架水平方向向周围辐射有轻钢支撑框架,以此搭成单层或多层的平台,其中心主框架上设置可水平旋转的球状框架,所述的球状框架外壳采用类似宫灯龙骨的球状网罩式框架结构,在球状框架外壳上镶嵌球面薄壳板材或透明板材做为外墙壳体,通过此种结构设置,朝阳面采用透明板材封闭,用于采集阳光,背阳面采用非透光板材封闭,最外层加装保温层,降低墙体散热。球状框架可绕着建筑中心的支承桩跟踪太阳旋转,使室内吸收太阳能光照资源最大化,本装置还在顶部设置有遮阳及保温装置,力求室内冬暖夏凉,建筑顶部安装有风力发电装置,可以为建筑内部提供电量,球体顶部和底部设计有通风口及空气净化装置,利用外罩的烟囱效应加速室内空气流通和净化。
[0011]本建筑可采用钢结构结合成型,其结构简单,成型速度块,外观新颖,同时可实现清洁能源的利用,使用过程中可有效降低使用成本,是一种理想的内置框架平台的宫灯罩式薄壳建筑。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风力发电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附图中,1、中心主框架,11、轴承托架,12、平台,13、进出门,2、球状框架,21、顶部回转支撑环,22、底部回转支撑环,23、弧状支撑杆,24、透光板,25、保温层,3、空气净化模块,31、空气净化机,32、水平固定架,4、风力发电装置,41、顶部框架,42、底部框架,43、扇叶,44、旋转发电部,45、竖向连接柱,5、防护罩。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参看附图示,一种内置框架平台的宫灯罩式薄壳建筑,其包括一个中心主框架1,所述的中心主框架1为中空设计,中空主框架内部用于安装楼梯以及供排水管道、电力及通讯线路等;所述的中心主框架1的外部水平设置有若干平台,所述的平台由中心主框架1水平方向向周围辐射轻钢支撑框架,通过轻钢支撑框架搭成多层的平台12,通过平台构成不同的楼层;所述的中心主框架1对应每层的平台12分别设置有进出门13;所述的中心主框架1的外部设置有一个可旋转的球状框架2,所述的球状框架2通过轴承托架11与中心主框架1结合实现旋转固定,如图所示,本技术所述的球状框架2包括顶部回转支撑环21和底部回转支撑环22,通过两个回转支撑环与轴承托架11匹配实现旋转固定;所述的顶部回转支撑环21和底部回转支撑环22之间均布设置有若干弧状支撑杆23,通过弧状支撑杆23实现球面薄壳板材的固定,所述的球面薄壳板材的阳面采用透光板24设计,其背面采用非透光板封闭,非透光板的外层加装保温层25,降低墙体散热,实现保温。本装置通过以上结构设置,其在球状框架2与轴承托架11之间安装外部驱动装置实现回转驱动,以此实现球状框架2在中心主框架1的外围跟踪太阳旋转,使室内吸收太阳能光照资源最大化,通过驱动电机驱动齿轮齿带啮合实现驱动为机械领域通用技术,在此不对此结构细节进行赘述。
[0016]本装置在中心主框架1的顶部设置有空气净化模块3,所述的空气净化模块3为筒状结构设置,其内部固定有空气净化机31可实现对整个建筑物内部进行空气净化。所述的空气净化模块3的顶面上设置有水平固定架32用于实现风力发电装置4的固定。所述的风力
发电装置4的顶部设置有防护罩5,通过防护罩实现对风力发电装置4中心区域以及中心主框架1顶部的防护。
[0017]进一步的,所述的风力发电装置4包括一个水平放置的多边形固定架,所述的多边形固定架由顶部框架41和底部框架42组成,顶部框架41和底部框架42之间设置有多根竖向连接柱45,所述的竖向连接柱45上设置有若干扇叶43,外部气流吹动扇叶43实现多边形固定架的原地转动以此带动发电机实现风力发电,其发电后采用固定蓄电池存储以供本装置使用。
[0018]本装置通过以上结构设置,可有效的保证室内冬暖夏凉,建筑顶部安装有风力发电装置,可以为建筑内部提供电量,球体顶部和底部设计有通风口及空气净化装置,利用防护罩5的烟囱效应加速室内空气流通和净化。
[0019]本建筑全部采用钢结构结合成型,其结构简单,成型速度块,外观新颖,同时可实现清洁能源的利用,使用过程中可有效降低使用成本,是一种理想的内置框架平台的宫灯罩式薄壳建筑。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置框架平台的宫灯罩式薄壳建筑,其包括一个中心主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心主框架为中空设计,所述的中空主框架内部用于安装楼梯以及供排水管道、电力及通讯线路;所述的中心主框架的外部设置有单层或者若干平台,所述的中心主框架对应每个平台分别设置有进出门;所述的中心主框架的外部设置有一个可旋转的球状框架,所述的球状框架通过轴承托架与中心主框架实现旋转固定,在外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可实现球状框架在中心主框架的外围旋转;所述的中心主框架的顶部设置有空气净化模块,所述的空气净化模块的顶部设置有一个风力发电装置,所述的风力发电装置的顶部设置有防护罩,通过防护罩实现对风力发电装置中心区域以及中心主框架顶部的防护。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框架平台的宫灯罩式薄壳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球状框架包括顶部回转支撑环和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宪杰王聪
申请(专利权)人:驰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