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鳗鱼加工污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976760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7 22: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鳗鱼加工污水处理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鳗鱼加工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外壳和设置于所述外壳内的排污管道、第一分离组件、第一回收组件和过滤组件,排污管道一端接收污水,另一端与第一分离组件连接;第一分离组件包括第一滤水板和第一亲水滤膜,第一滤水板表面开设有多个第一贯穿孔,亲水滤膜铺设置于第一滤水板上表面,并封闭所述第一贯穿孔的一端,第一回收组件设置于第一分离组件另一端,过滤组件设置于第一分离组件下方,并包括过滤板,过滤板用于过滤分离后的水。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鳗鱼加工污水处理装置通过设置分离组件将油脂和水分离,并通过过滤组件过滤水中的其他杂质,实现了水资源的清洁后可循环利用,并且分离油脂进行集中处理。离油脂进行集中处理。离油脂进行集中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鳗鱼加工污水处理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鳗鱼加工装置的
,特别涉及一种鳗鱼加工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进步,鱼类加工视频越来越多被人们所喜爱,而在鱼类深加工处理过程中,对鱼类进行清洗是鱼类加工的重要工序,而鱼类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油脂废物,为保证食品品质大多选用清水冲洗的方式对油脂进行处理。
[0003]然而在日益严峻的水资源保护前提下,不论是循环用水还是污水排放,含有油脂的污水会污染鱼类的清洗过程,并在水管和机械装置中凝结造成堵塞,而污水排放方面带有油脂的污水也会对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鳗鱼加工污水处理装置,通过设置分离组件将油脂和水分离,并通过过滤组件过滤水中的其他杂质,实现了水资源的清洁后可循环利用,并且分离油脂进行集中处理。
[000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一种鳗鱼加工污水过滤装置包括外壳和设置于所述外壳内的排污管道、第一分离组件、第一回收组件和过滤组件,所述排污管道倾斜设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排污管道的进口端穿过所述外壳并与鳗鱼处理装置连接,出口端与所述第一分离组件的一端连接;
[0006]所述第一分离组件包括第一滤水板和第一亲水滤膜,所述第一滤水板表面开设有多个第一贯穿孔,所述亲水滤膜设置于所述第一滤水板靠近所述排污管道出口端的一侧,所述亲水滤膜紧贴设置于所述滤水板表面并封闭所述第一贯穿孔的一端开口,所述第一回收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分离组件远离所述排污管道的一端,所述第一回收组件包括第一回收口和第一排出口,经由所述第一亲水滤膜过滤后的油脂经由所述第一回收口进入所述第一回收组件;
[0007]所述过滤组件设置于所述滤水板远离所述亲水滤膜的一侧,所述过滤组件包括一端形成有开口的过滤腔室和容置于所述过滤腔室内的过滤板,所述过滤腔室的开口朝向所述第一贯穿孔设置。
[0008]进一步,所述第一分离组件倾斜设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第一分离组件靠近所述排污管道的一端高于靠近所述第一回收组件的一端。
[0009]进一步,所述第一分离组件倾斜设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第一分离组件靠近所述排污管道的一端高于靠近所述第一回收组件的一端。
[0010]进一步,所述第一分离组件与所述过滤组件之间倾斜设置有第二分离组件,所述第二分离组件与所述第一分离组件平行,所述第二分离组件包括第二滤水板和第二亲水滤膜,所述第二滤水板表面开设有多个第二贯穿孔,所述第二亲水滤膜贴设于所述第二滤水板上靠近所述第一分离组件的一侧,所述第二亲水滤膜封闭所述第二贯穿孔一端,所述第
二分离组件位置较低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回收组件,所述第二回收组件包括第二回收口和第二排出口,所述第二回收组件用于接收所述第二分离组件分离出的油脂。
[0011]进一步,所述第二回收组件内设置有离心装置,所述离心装置用于将收集到的油脂中的少量水分分离。
[0012]进一步,所述第一回收组件的排出口通过一导流管道与所述离心装置连接,并将收集到的油脂回输送至所述离心装置内进行分离。
[0013]进一步,所述过滤板的外表面上形成有多个导流板,每个所述导流板之间形成过滤间隙,所述导流板与所述过滤间隙用于增大与待过滤混合液的接触面积。
[0014]进一步,所述过滤腔室内设置有多层所述过滤板,所述过滤板为PP滤料材质。
[001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鳗鱼加工污水处理装置,通过多级分离组件上的亲水滤膜分离油脂和水,使得水从滤水板上的贯穿孔流出,油脂沿亲水滤膜进入回收组件内,再经过回收组件内的离心装置进一步纯化油脂,方便进行集中处理,经分离组件分离的水进入过滤组件内,通过PP滤料的多层级过滤,吸附其中杂质,得到净水后可重复利用。
[0016]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的鳗鱼加工污水处理装置示意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滤水板示意图;
[0019]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的过滤板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1、排污管道;21、第一滤水板;211、第一贯穿孔;22、第一亲水滤膜;31、第二滤水板;311、第二贯穿孔;32、第二亲水滤膜;41、第一回收组件;411、第一回收口;412、第一排出口;42、第二回收组件;421、第二回收口;422、第二排出口;423、离心装置;424、导流管道;5、过滤腔室;51、过滤板;511、导流板;512、过滤间隙;52、净水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内容。
[0022]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部”、“底部”“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3]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0024]下面给出几个具体的实施例,用于详细介绍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
[0025]请参阅图1,其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的鳗鱼加工污水处理装置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鳗鱼加工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外壳和设置于外壳内的排污管道1、第一分离组件、第一回
收组件41和过滤组件,所述外壳具体为一方形结构,并在外壳内形成容置腔室,排污管道1倾斜设置于外壳内,排污管道1的进口端穿过外壳并与鳗鱼处理装置连接,出口端与第一分离组件的一端连接,并将处理鳗鱼产生的污水导流至第一分离组件上进行油水分离,第一回收组件41设置于第一分离组件远离排污管道1的一端,分离过后的油脂沿第一分离组件流进第一回收组件41内部,分离后的水流进过滤组件内过滤得到净水。
[0026]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分离组件包括第一滤水板21和第一亲水滤膜22,第一滤水板21具体为长方形板状结构,排污管道1的进口端第一滤水板21的一端短边处,第一滤水板21的表面开设有多个第一贯穿孔211,第一贯穿孔211垂直设置于第一滤水板21内并阵列排布在第一滤水板21上,第一亲水滤膜22铺设在第一滤水板21的上表面并与第一滤水板21的上表面紧贴设置,第一亲水滤膜22封闭第一贯穿孔211的上端开口,当污水经由排污管道1的进口端到达第一分离组件时,污水流至第一亲水滤膜22的上表面,由于第一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鳗鱼加工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和设置于所述外壳内的排污管道、第一分离组件、第一回收组件和过滤组件,所述排污管道倾斜设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排污管道的进口端穿过所述外壳并与鳗鱼处理装置连接,出口端与所述第一分离组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分离组件包括第一滤水板和第一亲水滤膜,所述第一滤水板表面开设有多个第一贯穿孔,所述亲水滤膜设置于所述第一滤水板靠近所述排污管道出口端的一侧,所述亲水滤膜紧贴设置于所述滤水板表面并封闭所述第一贯穿孔的一端开口,所述第一回收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分离组件远离所述排污管道的一端,所述第一回收组件包括第一回收口和第一排出口,经由所述第一亲水滤膜过滤后的油脂经由所述第一回收口进入所述第一回收组件;所述过滤组件设置于所述滤水板远离所述亲水滤膜的一侧,所述过滤组件包括一端形成有开口的过滤腔室和容置于所述过滤腔室内的过滤板,所述过滤腔室的开口朝向所述第一贯穿孔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鳗鱼加工污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离组件倾斜设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第一分离组件靠近所述排污管道的一端高于靠近所述第一回收组件的一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鳗鱼加工污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离组件的倾斜角度范围为10

15度。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建凤
申请(专利权)人:台山市共荣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