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垫及其舒适度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97542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7 22: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床垫及其舒适度控制方法,其中床垫,包括:垫体和温度调节装置。垫体内设有气体腔,垫体的顶部形成有与气体腔连通的出气孔,垫体具有与气体腔连通的接气口。温度调节装置包括:压缩机换热循环组件和第一通风组件,压缩机换热循环组件设于垫体外,压缩机换热循环组件包括压缩机、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和节流部件,压缩机工作时,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中的一个为蒸发器、另一个为冷凝器,第一通风组件用于使经过第一换热器换热后的气流通过接气口通入气体腔。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床垫,第一通风组件将被第一换热器换热后的气流通入到气体腔中,并通过出气孔向垫体外排出,使人体感觉舒适,使用安全性高,不易发霉。不易发霉。不易发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床垫及其舒适度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活用品
,具体是一种床垫及其舒适度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通常采用空调对室内空气的温度和湿度进行调节,以提升房间内人员的舒适度。在炎热的夏季,人们在睡眠过程中空调开启制冷模式,向房间内送入冷风,使房间内的温度降低。然而,空调需要对整个房间制冷,才能使用户体表舒适。对于睡眠中的用户其身体通常与床垫接触,身体的热量传递到床垫上,不易扩散,久而久之会产生闷热感。当室内空气温度降低时,湿度也会有所下降,空气干燥降低了用户舒适性。当冷空气长时间直吹用户时又容易使用户着凉。
[0003]在寒冷的冬季,人们在睡眠过程中空调开启制热模式,向房间内送入热风,使房间内的温度升高。然而,空调仍需要对整个房间制热,而床垫常被掩盖在被子下,对于睡眠中的用户其身体的热量被床垫吸收,若在深夜空调关闭则用户的体表热量会降低,用户容易感觉寒冷;若空调整夜保持制热,则不利于节能。
[0004]相关技术中,通过在床垫内布置水管对床垫进行加热或制冷,倘若水管破损,水有泄露隐患,床垫也容易发霉。也有的在床垫内部布设换热器,通过风冷形式对床垫加热或制冷,但换热器在制冷模式下床垫内容易出现凝露水导致发霉,不利于人体健康。此外,一旦换热器中的冷媒泄露,将严重污染起居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床垫,所述床垫安全性高、冷暖两用舒适性好、不易发霉,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床垫闷热、安全隐患高、易发霉的技术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还旨在提出一种上述床垫的舒适度控制方法。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床垫,包括:垫体,所述垫体内设有气体腔,所述垫体的顶部形成有与所述气体腔连通的出气孔,所述垫体具有与所述气体腔连通的接气口;温度调节装置,所述温度调节装置包括:压缩机换热循环组件和第一通风组件,所述压缩机换热循环组件设于所述垫体外,所述压缩机换热循环组件包括压缩机、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和节流部件,所述压缩机工作时,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中的一个为蒸发器、另一个为冷凝器,所述第一通风组件用于使经过所述第一换热器换热后的气流通过所述接气口通入所述气体腔。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床垫,当压缩机压缩冷媒形成高温高压的气体后,优先通入到第一换热器中,冷媒在第一换热器中形成为中温高压的液体,从而使第一换热器周围的气流被加热,第一通风组件将被第一换热器加热后的气流通入到气体腔中,并通过出气孔向垫体外排出,使人体感觉温暖。当压缩机冷媒形成高温高压的气体后,优先通入到第二换热器中形成中温高压的液体,中温高压的液体再经过节流部件的作用形成为低温低压的液
体,最后通入到第一换热器中吸冷放热后形成为低温低压的气体冷媒,此时第一换热器周围的气流被制冷,第一通风组件将被第一换热器制冷后的气流通入到气体腔中,并通过出气孔向外排出,使人体感觉凉爽。压缩机换热循环组件设于垫体外,垫体内不易形成凝露水,也可以减少噪音,还避免了冷媒泄露所带来的床垫的安全隐患。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床垫,所述温度调节装置包括:通风管,所述通风管设于所述垫体外,所述通风管的外端连接至所述接气口,所述通风管的内端延伸至所述第一换热器处且朝向所述第一换热器敞开设置。
[0010]可选地,所述温度调节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于所述垫体外,所述第一换热器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通风管贯穿所述壳体,且所述通风管的外端位于所述壳体外,所述通风管的内端位于所述壳体内。
[0011]可选地,所述第一通风组件设在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通风管的内端之间,或者设在所述第一换热器的远离所述通风管的一侧,以将经过所述第一换热器换热的风导入所述通风管。
[0012]可选地,所述通风管的内端沿着朝向所述第一换热器的方向渐扩。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床垫,所述温度调节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位于所述垫体外,所述压缩机换热循环组件和所述第一通风组件均设于所述壳体内。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床垫,所述温度调节装置包括:第二通风组件,所述第二通风组件用于使气流流经所述第二换热器。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床垫,所述垫体包括顶部垫和底部垫,所述底部垫间隔开地设于所述顶部垫的下方,所述气体腔形成在所述顶部垫和所述底部垫之间,所述出气孔加工成型在所述顶部垫上和/或由所述顶部垫材料本身的孔隙形成。
[0016]可选地,所述顶部垫与所述底部垫之间设有支撑组件。
[0017]有利地,所述底部垫包括隔水层。
[0018]可选地,所述顶部垫内设有多个气体通道,所述气体通道的底部具有与所述气体腔连通的第一通风孔,所述气体通道的顶部具有与所述出气孔连通的第二通风孔。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床垫,还包括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设于所述垫体,且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
[0020]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床垫的舒适度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检测环境温度,并检测所述床垫的表面温度和内部温度;确定所述床垫的内部温度与设定温度之间的第一温度差值,并确定所述环境温度与预设标准舒适温度之间的第二温度差值,以及确定所述床垫的表面温度与所述设定温度之间的第三温度差值;根据所述第一温度差值、所述第二温度差值和所述第三温度差值对所述温度调节装置进行控制。
[0021]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床垫的舒适度控制方法,通过预设床垫的设定温度,并实时监测环境温度、床垫的表面温度和内部温度,从而根据所得的三种不同的温度差值而调整温度调节装置,使床垫的温度快速调整至舒适温度内,提升用户睡眠过程中的舒适性体验,有效防止床垫闷热或冰冷所带来的不适。
[0022]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床垫的舒适度控制方法,根据所述第一温度差值、所述第二温度差值和所述第三温度差值对所述温度调节装置进行控制,包括:在所述第二温度差值小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且所述第一温度差值大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温度
调节装置中的压缩机停机,并控制所述第一通过组件中的第一风扇以额定转速运行;在所述第二温度差值大于等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压缩机变频运行,并根据所述压缩机的当前运行频率控制所述第一风扇的转速;在所述第二温度差值小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且所述第一温度差值小于等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压缩机以额定频率运行,并控制所述第一风扇以额定频率对应的转速运行,直至所述第三温度差值小于第三预设温度阈值。
[0023]可选地,在所述第三温度差值小于第三预设温度阈值时,还获取所述床垫的表面湿度,并判断所述床垫的表面温湿度是否处于预设舒适区间,其中,在所述床垫的表面温湿度处于预设舒适区间时,控制所述温度调节装置停止工作;在所述床垫的表面温湿度处于预设热感区间时,提高所述第一风扇的转速,并降低第一换热器温度;在所述床垫的表面温湿度处于预设冷感区间时,降低所述第一风扇的转速,并提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床垫,其特征在于,包括:垫体,所述垫体内设有气体腔,所述垫体的顶部形成有与所述气体腔连通的出气孔,所述垫体具有与所述气体腔连通的接气口;温度调节装置,所述温度调节装置包括:压缩机换热循环组件和第一通风组件,所述压缩机换热循环组件设于所述垫体外,所述压缩机换热循环组件包括压缩机、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和节流部件,所述压缩机工作时,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中的一个为蒸发器、另一个为冷凝器,所述第一通风组件用于使经过所述第一换热器换热后的气流通过所述接气口通入所述气体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调节装置包括:通风管,所述通风管设于所述垫体外,所述通风管的外端连接至所述接气口,所述通风管的内端延伸至所述第一换热器处且朝向所述第一换热器敞开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调节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于所述垫体外,所述第一换热器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通风管贯穿所述壳体,且所述通风管的外端位于所述壳体外,所述通风管的内端位于所述壳体内。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风组件设在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通风管的内端之间,或者设在所述第一换热器的远离所述通风管的一侧,以将经过所述第一换热器换热的风导入所述通风管。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管的内端沿着朝向所述第一换热器的方向渐扩。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调节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位于所述垫体外,所述压缩机换热循环组件和所述第一通风组件均设于所述壳体内。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调节装置包括:第二通风组件,所述第二通风组件用于使气流流经所述第二换热器。8.根据权利要求1

7中任一项所述的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垫体包括顶部垫和底部垫,所述底部垫间隔开地设于所述顶部垫的下方,所述气体腔形成在所述顶部垫和所述底部垫之间,所述出气孔加工成型在所述顶部垫上和/或由所述顶部垫材料本身的孔隙形成。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垫与所述底部垫之间设有支撑组件。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珊缪雄伟谢鹏陈志航罗凌
申请(专利权)人: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