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薄膜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74825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7 22: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复合薄膜,复合薄膜的至少单个表面设置有粘着层,所述粘着层的表面有凹凸。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复合薄膜具有在大面积弯曲表面上铺设时易排气、不易褶皱、铺设速度快,高温后无残胶的特点,适用于大型热固性树脂成型件的制造,能改善成型件表面的外观减少因腻子修补、打磨以及涂装过程中的产生粉尘和VOC问题。另外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复合薄膜具有良好的高温耐残胶性,改善了因残胶清理而造成的VOC排放及模具表面损伤等问题。成的VOC排放及模具表面损伤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薄膜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高分子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薄膜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胶带因其特有的便利性和粘着性,广泛应用于包装、装饰、电子、汽车等众多生活和工业领域。传统胶带通常由粘着层与无纺布、泡棉、纸或塑料薄膜等基材构成,通常胶带的粘着层一般为平整表面,在贴附被贴物时排气泡性差,尤其是当被贴物尺寸较大或表面弯曲时,容易在粘着层和被贴物间形成气泡和褶皱影响贴合外观,为了获得良好的铺设外观,需要非常小心地进行铺设作业,费时费人工,效率很低。
[0003]专利文献1(CN108219703A)提供了一种排气胶膜的制作方法以及排气胶膜,这种排气胶膜是通过在网格离型膜上进行胶水涂布,网格离型膜表面上的网格构造转印到胶层上形成网格排气通道,铺设时可通过胶层的网格排气道可以实现良好的排气性。
[0004]但现有技术仍然存在以下问题:(1)这种网格胶带粘着面的排气道的尺寸较小,在大面积弯曲表面铺设时仍然有排气不足铺设速度慢的问题。(2)涂胶厚度较厚,对粘着剂的消耗量较大。
[0005]风力发电机叶片作为大型成型体的一种,其结构一般较为复杂,对机械性能要求较高,而且随着技术的革新,叶片的大型化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专利文献2(WO/2019/128802)提供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叶片的复合薄膜,复合薄膜的功能层可向风力发电叶片成型件表面转移,赋予其功能性。但实际使用时因为风力发电叶片的模具面积很大且表面弯曲平整,而存在铺设速度慢及铺设外观不良的问题。对于大面积且被贴物表面弯曲不平整的场合,具有网格设计的粘着层的排气性仍显不足。
[0006]专利文献3(CN107298951A)提供了一种新型超高排气点状胶带及其制备方法,这种排气点状胶带是由透明基膜、丙烯酸系点状型胶层以及离型膜3层结构构成;点状胶层的相邻胶点间的无胶区域形成排气槽,有效地解决了传统胶带排气性不足的问题,且比网格胶带排气效果更佳,同时也能更好的节约原材料,降低成本。
[0007]但现有技术仍然存在以下问题:点状胶层的相邻胶点间存在无胶区域,胶层与基材的附着面积较小,造成胶层对基材的附着力差,使用时尤其是用于高温场合时易出现残胶问题。
[0008]风电叶片的成型一般采用真空灌注成型工艺。真空灌注成型工艺:将热固性树脂及固化剂等原料真空灌注到设定的成型模具内并加热,使之固化成型后从模具内脱出可得到成型件。真空灌注成型过程中模具需要加热,且随着热固性树脂的固化反应的进行,模具内的温度最高能达到130℃左右。现有技术提供的具有超高排气性的点状粘着层的耐残胶性仍显不足,易出现残胶问题。
[0009]现有技术文献
[0010]专利文献
[0011]专利文献1:CN108219703A
[0012]专利文献2:WO/2019/128802
[0013]专利文献3:CN107298951A

技术实现思路

[001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复合薄膜,具有良好的排气性能,能解决大面积铺设时复合薄膜与被贴物间的气泡和褶皱问题、能提高铺设速度和外观,且耐残胶性良好,高温后也无残胶问题。
[0015]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薄膜,所述复合薄膜包括基材层和粘着层,所述基材层至少单个表面设置有粘着层,所述粘着层的表面有凹凸。
[0016]为了使复合薄膜铺设时具有良好的排气性,所述的粘着层的表面有凹凸。所述粘着层的表面是指复合薄膜的粘着层与被贴物接触的面。为了制备表面具有凹凸结构的粘着层,可列举的制备方法例如:间隔涂布、点状涂布、喷射涂布、粒子添加、压纹离型膜等。考虑到点状涂布对粘着剂的消耗量较小,优选的制备方法是点状涂布。所述点状涂布一般是指通过表面设置有特定凹陷图案的上胶辊、将胶液转印到基材表面上、形成具有凹凸表面的粘着层,进而获得表面有凹凸结构的粘着层的复合薄膜,但并不限定此方法以及上述列举的方法。
[0017]为了使复合薄膜在铺设时具有良好的排气性和较高的铺设速度,所述粘着层表面凸起区域的面积占比为10.0

70.0%。粘着层表面凸起区域的面积占比大于等于10.0%,粘着层与被贴物的粘着面积大、不会出现粘着力不足的问题;粘着层表面凸起区域的面积占比小于等于70.0%,则可以保证粘着层的排气通道不会太窄或粘着力太大,而影响排气性和铺设速度。更进一步考虑到更优的铺设速度和排气性,优选粘着层表面凸起区域的面积占比为25.0

45.0%。
[0018]为了使复合薄膜有较高的铺设速度,所述粘着层表面凹陷区域的长度为0.05

2.00mm。
[0019]粘着层表面凹陷区域的长度大于等于0.05mm时,粘着层的排气通道较宽、容易排气,铺设速度较快;粘着层表面凹陷区域的长度小于等于2.00mm时,粘着层能保证足够的粘着力,使复合薄膜能在被贴物表面固定。更进一步考虑到铺设速度和排气性,优选所述粘着层表面凹陷区域的长度为0.30

1.00mm。
[0020]为了实现复合薄膜铺设时良好的排气性和铺设速度,以及粘着层良好的耐残胶性。所述粘着层表面凹陷区域的厚度≥0.1μm。粘着层表面凹陷区域的厚度≥0.1μm时,粘着层完全覆盖于基材表面,使粘着层与基材间密着良好,而不会出现残胶问题。但粘着层表面凹陷区域的厚度也不宜过大,凹陷区域的厚度过大,则要到达相同的排气道尺寸,粘着层的厚度会增加,导致粘着层的粘力提高造成铺设速度下降,也造成了原料的浪费。更进一步考虑到铺设速度和节省原料,优选所述粘着层表面凹陷区域的厚度为0.1

2.0μm。
[0021]为了实现复合薄膜铺设时良好的排气性和铺设速度。所述粘着层的厚度与粘着层表面凹陷区域的厚度的差为4.0

35.0μm。所述的厚度的差大于等于4.0μm,排气道的尺寸较大,能实现良好的铺设排气性,从而提高铺设的速度,所述的厚度的差小于等于35.0μm,不会因为凹凸落差太大,而影响复合薄膜的功能性,进一步优选所述粘着层的厚度与粘着层表面凹陷区域的厚度的差为6.0

20.0μm。
[0022]为了实现复合薄膜的粘着层对基材良好的密着力,高温后粘着层在被贴物表面无残留,所述粘着层中还含有式(I)所示的化合物;所述式(I)所示的化合物的重量占粘着层重量的比为0.10

3.00%。
[0023][0024]其中,R1、R2、R3、R4为相同或不同的有机官能团。
[0025]粘着层中含有的式(I)所示化合物的重量占粘着层重量的比大于等于0.10%,粘着层与基材附着性良好,成型后无残胶问题。因为所述的式(I)所示化合物会参与交联固化,添加量过高会交联过度,粘着层中含有的式(I)所示化合物的重量占粘着层重量的比小于等于3.0%,粘着层不会交联过度,粘着层的粘力较大,能保证复合薄膜在被贴物表面的固定。优选粘着层中含有的式(I)所示化合物的重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薄膜包括基材层和粘着层,所述基材层至少单个表面设置有粘着层,所述粘着层的表面有凹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着层表面凸起区域的面积占比为10.0

70.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着层表面凸起区域的面积占比为25.0

45.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着层表面凹陷区域的长度为0.05

2.00mm。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着层表面凹陷区域的长度为0.30

1.00m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着层表面凹陷区域的厚度≥0.1μm。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着层的厚度与粘着层表面凹陷区域的厚度的差为4.0

35.0μm。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着层中还含有式(I)所示的化合物;所述式(I)所示的化合物的重量占粘着层重量的比为0.10

3.00%;其中,R1、R2、R3、R4为相同或不同的有机官能团。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着层的厚度为5.0

35.0μm。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着层的交联度为70

100%。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薄膜,其特征在于:在50℃时,所述粘着层的凸起区域的弹性模量为2.0

10.0MPa。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薄膜,其特征在于:在50℃时,所述粘着层的凸起区域的硬度为0.2

1.0MPa。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薄膜,其特征在于:在23℃时,所述复合薄膜与环氧树脂板的剥离强度为0.05~2.00N/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震宇杨扬真锅功桂宗彦
申请(专利权)人:东丽先端材料研究开发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