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防汛沙袋的编织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71127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4 11: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防汛沙袋的编织袋,包括编织袋主体,编织袋主体的下壁插入安装有插筒,插筒的外侧壁设有外螺纹,插筒通过外螺纹转动安装有主压片与副压片,主压片位于编织袋主体外部,主压片的下壁与编织袋主体的上壁贴合,副压片有两个,两个副压片均位于编织袋主体内部,两个副压片分别与编织袋主体的内侧壁贴合,本装置通过在其编织袋主体上设置中空的插筒,使其能够通过插筒将编织袋主体安装在外部固定的钢筋或铁杆上,使其能够提高编织袋主体的抗冲击能力,从而避免在与洪流对抗时被冲塌,另外本装置在其插筒的下方设置了凹槽,使其本装置在堆叠时,下方的插筒能够插入到上方插筒的凹槽内,有效的提高堆叠时的稳定性。定性。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防汛沙袋的编织袋


[0001]本技术涉及防汛沙袋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防汛沙袋的编织袋。

技术介绍

[0002]洪水、雨水灾害是我国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每年我国都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以及物力用于抗洪抢险和城市防涝。目前,通常用于防水、堵水的最方便、最有效的器材就是防汛专用沙袋,每当雨季来临时低洼地区、地下室入口、车库等必备一定数量的沙袋,同时它也成为紧急灾害、台风水灾、淹水,排水工程、车库挡水、预防泥土崩塌等紧急临时工事及水灾预防必备品。
[0003]但现有的防汛沙袋均采用堆积的方式进行放置,抗冲击能力较弱,如果在洪流较大,冲击力较强时,容易被冲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防汛沙袋的编织袋。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防汛沙袋的编织袋,包括编织袋主体,所述编织袋主体的下壁插入安装有插筒,所述插筒的外侧壁设有外螺纹,所述插筒通过外螺纹转动安装有主压片与副压片,所述主压片位于编织袋主体外部,所述主压片的下壁与编织袋主体的上壁贴合,所述副压片有两个,两个所述副压片均位于编织袋主体内部,两个所述副压片分别与编织袋主体的内侧壁贴合。
[0006]进一步,所述插筒的下壁开设有凹槽,两个所述插筒首尾拼接时,所述插筒的上壁可插入到凹槽内。
[0007]进一步,所述插筒的外侧套接有主垫圈与副垫圈,所述主垫圈与副垫圈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副压片与编织袋主体之间,所述主压片的下壁与插筒的侧壁均开设有环形卡槽。
[0008]进一步,所述主垫圈的上壁安装有主凸块,所述副垫圈的下壁安装有副凸块,所述主凸块与副凸块均为环形,所述主凸块可插入主压片下壁的环形卡槽内,所述副凸块可插入插筒侧壁的环形卡槽内。
[0009]进一步,所述插筒的内侧壁开设有插孔,所述插孔与环形卡槽的内腔相通,所述插孔内插入安装有夹持块,所述夹持块可在插孔内滑动。
[0010]进一步,所述编织袋主体的侧壁缝合安装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内侧壁插入安装有拉绳。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本装置通过在其编织袋主体上设置中空的插筒,使其能够通过插筒将编织袋主体安装在外部固定的钢筋或铁杆上,使其能够提高编织袋主体的抗冲击能力,从而避免在与洪流对抗时被冲塌,另外本装置在其插筒的下方设置了凹槽,使其本装置在堆叠时,下方的插筒能够插入到上方插筒的凹槽内,有效的提高堆叠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侧面半剖示意图。
[0014]图2是图1中A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本技术主垫圈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标记说明:1编织袋主体、2插筒、3主压片、4副压片、5凹槽、6主垫圈、7副垫圈、8环形卡槽、9主凸块、10副凸块、11插孔、12夹持块、13连接环、14拉绳。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在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0018]参见图1、图2、图3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一种用于防汛沙袋的编织袋,包括编织袋主体1,当插筒2安装在编织袋主体1上后,向编织袋主体1内填充百分之七十到百分之八十的沙子,然后通过拉绳14对其编织袋主体1进行收口,完成后,将编织袋主体1搬运至指定的位置即可,编织袋主体1的下壁插入安装有插筒2,插筒2为塑料筒,插筒2的下端设有底座,其底座的上壁与编织袋主体1的下壁贴合,插筒2的外侧壁设有外螺纹,插筒2通过外螺纹转动安装有主压片3与副压片4,当插筒2从编织袋主体1的下方插入后,其插入的一端进入到编织袋主体1内时,将两个副压片4以及主垫圈6与副垫圈7先安装在插筒2上,然后再将插筒2完全贯穿编织袋主体1,然后通过主压片3与副压片4的配合、副压片4与插筒2下端的底座之间的配合,将插筒2固定在编织袋主体1上,在向编织袋主体1内填充沙子时,其插筒2还能够撑起编织袋主体1,使其方便工作人员向编织袋主体1内填充沙子,主压片3位于编织袋主体1外部,主压片3的下壁与编织袋主体1的上壁贴合,副压片4有两个,两个副压片4均位于编织袋主体1内部,两个副压片4分别与编织袋主体1的内侧壁贴合。
[0019]插筒2的下壁开设有凹槽5,两个插筒2首尾拼接时,插筒2的上壁可插入到凹槽5内,因其编织袋主体1在正常使用时,需要进行堆叠码放,此时通过凹槽5与插筒2上壁之间的配合,能够提高编织袋主体1在堆叠时的稳定性。
[0020]插筒2的外侧套接有主垫圈6与副垫圈7,主垫圈6与副垫圈7分别设置在两个副压片4与编织袋主体1之间,使其对插筒2与编织袋主体1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避免编织袋主体1内的沙子外泄,主压片3的下壁与插筒2的侧壁均开设有环形卡槽8。
[0021]主垫圈6的上壁安装有主凸块9,主垫圈6与副垫圈7大小、形状均一致,两者只是安装位置不同,主凸块9与副凸块10大小、形状均一致,两者只是安装位置不同,副垫圈7的下壁安装有副凸块10,主凸块9与副凸块10均为环形,主凸块9可插入主压片3下壁的环形卡槽8内,副凸块10可插入插筒2侧壁的环形卡槽8内,通过主凸块9与副凸块10能够将插筒2贯穿编织袋主体1时,编织袋主体1产生的缺口压入环形卡槽内,提高插筒2与编织袋主体1之间安装的稳定性。
[0022]插筒2的内侧壁开设有插孔11,插孔11与环形卡槽8的内腔相通,插孔11内插入安装有夹持块12,夹持块12可在插孔11内滑动,夹持块12在外部钢筋插入到插筒2中间的通孔内时,其外部钢筋向外顶动夹持块12,使其夹持块12抵住主凸块9与副凸块10,进一步提高
插筒2与编织袋主体1之间安装的稳定性。
[0023]编织袋主体1的侧壁缝合安装有连接环13,连接环13的内侧壁插入安装有拉绳14,通过拉绳14能够快速对其编织袋主体1进行收口。
[0024]本技术工作时,将插筒2从编织袋主体1的下方插入,当插筒2从编织袋主体1的下方插入后,其插入的一端进入到编织袋主体1内时,将两个副压片4以及主垫圈6与副垫圈7先安装在插筒2上,然后再将插筒2完全贯穿编织袋主体1,然后通过主压片3与副压片4的配合、副压片4与插筒2下端的底座之间的配合,将插筒2固定在编织袋主体1上,此时,主垫圈6上的主凸块9与副垫圈7上的副凸块10将编织袋主体1产生的缺口压入环形卡槽内,完成对插筒2的安装后向编织袋主体1内注入沙子,注入完成后通过拉绳14对其进行收口,收口完毕后可将编织袋主体1搬运至指定位置上,并使其插筒2套在外部固定好的钢筋外侧,通过插筒2与钢筋之间的配合,以提高本装置的抗冲击能力,在对编织袋主体1进行堆叠时,各层编织袋主体1之间需要交错堆叠,并使其下层插筒2的上端插入到上层插筒2下端的凹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防汛沙袋的编织袋,包括编织袋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袋主体(1)的下壁插入安装有插筒(2),所述插筒(2)的外侧壁设有外螺纹,所述插筒(2)通过外螺纹转动安装有主压片(3)与副压片(4),所述主压片(3)位于编织袋主体(1)外部,所述主压片(3)的下壁与编织袋主体(1)的上壁贴合,所述副压片(4)有两个,两个所述副压片(4)均位于编织袋主体(1)内部,两个所述副压片(4)分别与编织袋主体(1)的内侧壁贴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防汛沙袋的编织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筒(2)的下壁开设有凹槽(5),两个所述插筒(2)首尾拼接时,所述插筒(2)的上壁可插入到凹槽(5)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防汛沙袋的编织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筒(2)的外侧套接有主垫圈(6)与副垫圈(7),所述主垫圈(6)与副垫圈(7)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副压片(4)与编织袋主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嘉伟高华黄勇李荣浩王梦丹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雷华塑料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