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跳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6848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4 11: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跳绳,包括第一手柄、第二手柄以及设置在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之间的绳子;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壳体外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金属电极触片、第二金属电极触片,第一手柄内设置有与第一金属电极触片连接的第一手柄电路板、电池,第二手柄内设置有与第二金属电极触片连接的第二手柄电路板;第一手柄、第二手柄的其中一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抵接导通件、第二抵接导通件,第一抵接导通件、第二抵接导通件分别与第一手柄电路板、第二手柄电路板连接。本申请使得用户能够稳定方便地进行人体生物阻抗的采集测量,操作简单,通过小程序、app用户端,移动终端根据人体生物阻抗等参数结合个人信息计算获得用户的心电、心率、体脂率等参数。率等参数。率等参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跳绳


[0001]本技术涉及运动健身器材
,特别涉及一种智能跳绳。

技术介绍

[0002]跳绳是一项极佳的健体运动,能有效训练个人的反应和耐力,有助保持个人体态健美和协调性,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跳绳每小时消耗体内热量约1000 卡路里,并且使人心律维持在与慢跑大致相同的水平,不过它却可以避免因跑步而产生的膝、踝关节疼痛的困扰。同时跳绳能够锻炼多种脏器。跳绳能增强人体心血管、呼吸和神经系统的功能。研究证实,跳绳可以预防诸如糖尿病、关节炎、肥胖症、骨质疏松、高血压、肌肉萎缩、高血脂、失眠症、抑郁症、更年期综合征等多种症病。由此可见,跳绳是一项简单方便,容易参与的运动。
[0003]传统的跳绳器材是由一根绳子加上两端的手柄组成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发了智能跳绳,智能跳绳能够记录下运动次数、时长和卡路里消耗等数据;进一步地对用户运动时的身体状况进行监测,例如心电、心率、体脂等身体状况指标,能够及时获取自身身体状况,心电、心率以及体脂通常是利用金属电极片来实现的,例如,心电信号测量原理:心脏中的电脉冲起源于窦房结并穿过原有的传导系统到达心肌。脉冲激发心肌纤维的收缩并引起心肌收缩。心肌产生的微小电流传到皮肤表面。人体心肌产生的电信号传导到体表以后,由于在体表分布的不同而产生电位差,将这种电压只有毫伏级别的电位差滤波放大,就得到了人体的心电信号。在人体的表皮设置不同的心率电极,通过测量心电信号中两个相邻R波的时间间隔即可得到被测者的心率信息。
[0004]体脂测量原理是通过人体接触两个金属电极片,获取两个金属电极片之间的生物阻抗,通过电流来检测体内脂肪、蛋白以及碳水化合物含量,通常情况下脂肪是不导电的,通过闭合回路里面电流的大小判断脂肪多少,同时还会根据患者的年龄、身高、体重等来综合分析出体脂,除此之外还可以测量基础代谢率、身体水分及骨量。
[0005]现有的智能跳绳通常在其中一个手柄上设置两个金属电极片,使用时通过需要人体分别接触这两个金属电极片进行测量,由于设置在同一手柄上,操作不方便;另外,通过将金属电极片分别设置在两个手柄上,通过两个手柄之间的绳子来连接,这样绳子结构复杂而且容易损坏。因此,需要对现有心率等测量结构进一步优化。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智能跳绳,旨在解决现有心率等人体参数测量结构稳定性差以及操作不便的技术问题。
[000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一种智能跳绳,包括第一手柄、第二手柄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之间的绳子;所述第一手柄和所述第二手柄壳体外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金属电极触片、第二金属电极触片,所述第一手柄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金属电极触片连接的第一手柄电路板、电
池,所述第二手柄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金属电极触片连接的第二手柄电路板;所述第一手柄、所述第二手柄的其中一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抵接导通件、第二抵接导通件,所述第一抵接导通件、所述第二抵接导通件分别与所述第一手柄电路板、所述第二手柄电路板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手柄一端设置所述第一抵接导通件,另一端通过第一轴承设置有第一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上端设置有若干第一穿绳孔,下端设置有感应限位端头,对应所述感应限位端头在所述第一手柄电路板上设置有霍尔感应器;所述绳子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穿绳孔。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手柄一端设置所述第二抵接导通件,另一端通过第二轴承设置有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二旋转轴上端设置有若干第二穿绳孔,下端设置有转轴限位端头,所述绳子另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穿绳孔。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手柄电路板上集成设置有微处理器、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的扬声器、振动马达以及控制按键。对应扬声器、控制按键在第一手柄壳体上分别设置有音孔、按键孔。
[00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手柄电路板上集成设置有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的无线通讯信器件,所述无线通讯器件用于与移动终端进行数据交互。
[00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抵接导通件和所述第二抵接导通件是触针组件、接触弹片组件、排线组件、音频插接组件、PCB板金属触指组件的其中一种;不限于上述结构方式。
[001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手柄的端部对应所述第一抵接导通件设置有第一硅胶端盖,所述第二手柄的端部对应所述第二抵接导通件设置有第二硅胶端盖。
[001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手柄的端部对应所述第一抵接导通件一侧设置有第一磁铁,所述第二手柄的端部对应所述第二抵接导通件一侧设置有第二磁铁,所述第一磁铁和所述第二磁铁对应吸附配合。第一磁铁、第二磁铁位置相互对应且极性相反,从而能够实现快速吸附对位,使得第一抵接导通件和第二抵接导通件快速连接。
[001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手柄包括第一手柄前壳体、第一手柄后壳体,所述第一手柄前壳体、所述第一手柄后壳体一端形成第一轴承安装座用于安装所述第一轴承,所述第一手柄前壳体、所述第一手柄后壳体连接处两侧分别通过第一固定侧板安装一所述第一金属电极触片。
[0017]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手柄包括第二手柄前壳体、第二手柄后壳体,所述第二手柄前壳体、所述第二手柄后壳体一端形成第二轴承安装座用于安装所述第二轴承,所述第二手柄前壳体、所述第二手柄后壳体连接处两侧分别通过第二固定侧板安装一所述第二金属电极触片。
[001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实施例的智能跳绳,通过将金属电极触片分别设置在第一手柄、第二手柄,通过手柄端部的抵接导通件用户的左右手可以手握第一手柄、第二手柄后快速对接进行人体生物阻抗的采集测量,如触针、接触弹片、排线、音频插接、PCB板金属触指等,这样使得用户能够稳定方便地进行人体生物阻抗的采集测量,操作简单,通过与移动终端进行无线交互,能够通过小程序、app用户端将用户个人信息输入到移动终端,移动终端接收智能跳绳测量的人体生物阻抗等参数,移动终端根据人体生物阻抗等参数结合个人信息计算获得用户的心电、心率、体脂率等参数。另外,该智能跳绳能够通过声音振动等方式提示用户进行功能操作以及播放跳绳次数、身体测量结果以及预警提示信
息。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智能跳绳三维结构图;
[0021]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手柄三维结构图;
[0022]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手柄主视结构图;
[0023]图4为图3沿着A

A剖视结构图;
[0024]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二手柄三维分解结构图;
[0025]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二手柄三维结构图;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跳绳,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手柄、第二手柄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之间的绳子;所述第一手柄和所述第二手柄壳体外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金属电极触片、第二金属电极触片,所述第一手柄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金属电极触片连接的第一手柄电路板、电池,所述第二手柄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金属电极触片连接的第二手柄电路板;所述第一手柄、所述第二手柄的其中一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抵接导通件、第二抵接导通件,所述第一抵接导通件、所述第二抵接导通件分别与所述第一手柄电路板、所述第二手柄电路板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跳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手柄一端设置所述第一抵接导通件,另一端通过第一轴承设置有第一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上端设置有若干第一穿绳孔,下端设置有感应限位端头,对应所述感应限位端头在所述第一手柄电路板上设置有霍尔感应器;所述绳子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穿绳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跳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手柄一端设置所述第二抵接导通件,另一端通过第二轴承设置有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二旋转轴上端设置有若干第二穿绳孔,下端设置有转轴限位端头,所述绳子另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穿绳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跳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手柄电路板上集成设置有微处理器、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的扬声器、振动马达以及控制按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跳绳,其特征在于,述第一手柄电路板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胜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上觅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