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深埋还田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6790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4 1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秸秆深埋还田机,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安装底座以及固定设置在安装底座端部的连接架,所述安装底座上固定设置有用于粉碎秸秆的粉碎组件,所述安装底座内侧底端转动安装有用于翻出并切碎根系与剩余秸秆的耕犁组件,所述粉碎组件位于耕犁组件的正上方,且粉碎组件的出料口正对耕犁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的相比该装置通过连接架将安装底座连接在拖拉机后,拉动安装底座在田地内移动,将割下的秸秆放入粉碎组件进行粉碎,并由底端洒出,此时随着安装底座的移动,耕犁组件将对土地进行翻耕,将土地内部根系和剩余秸秆与掉落下的秸秆碎末翻入土地内,实现完全的秸秆还田,从而更具有实用性。从而更具有实用性。从而更具有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秸秆深埋还田机


[0001]本技术涉及农业机械
,具体涉及秸秆深埋还田机。

技术介绍

[0002]秸秆是成熟农作物茎叶(穗)部分的总称。通常指小麦、水稻、玉米、薯类、油菜、棉花、甘蔗和其它农作物(通常为粗粮)在收获籽实后的剩余部分。
[0003]由于农作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有一半以上存在于秸秆中,使得秸秆富含氮、磷、钾、钙、镁和有机质等,早期农业生产一般会将剩余的秸秆用做燃料或者直接就地焚烧,让余烬归田增加土地肥力,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烟尘,造成对空气的影响,现代农业生产一般会将秸秆经过粉碎后再埋回田地内,利用秸秆分解有效增加土地肥力。
[0004]现有的秸秆还田机多种多样,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现代农业收割后,农作物会残留根系及底部秸秆在农田里,而传统的秸秆还田机在将秸秆粉碎还田时,无法兼顾将土地内根系及底部秸秆进行斩断翻出,造成了翻土并埋入秸秆碎料的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解决上述背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秸秆深埋还田机。
[0006]本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秸秆深埋还田机,包括安装底座以及固定设置在安装底座端部的连接架,所述安装底座上固定设置有用于粉碎秸秆的粉碎组件,所述安装底座内侧底端转动安装有用于翻出并切碎根系与剩余秸秆的耕犁组件,所述粉碎组件位于耕犁组件的正上方,且粉碎组件的出料口正对耕犁组件,所述安装底座相对的两外壁上固定设置有辅助轮组。
[0008]进一步地,所述粉碎组件包括防护外壳、进料口、工作电机、安装轴承、转动轴和粉碎绞柱,所述防护外壳内侧中空,且固定设置在安装底座端部,所述进料口贴合这防护外壳顶面,且连通防护外壳内侧中空,所述安装轴承两个为一组设置有两组在防护外壳相对侧壁之间,所述转动轴设置有两个,分别转动安装在两组安装轴承内侧,且其中一个转动轴端部穿过安装轴承,所述工作电机固定设置在防护外壳侧壁外,且工作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着转动轴穿过安装轴承的端部,使得工作电机能够带动转动轴转动,所述粉碎绞柱两个为一组分别固定设置在两个转动轴外侧,且两个粉碎绞柱相互绞合。
[0009]进一步地,所述耕犁组件包括承重轴承、转动柱、安装凸块和翻耕犁片,所述承重轴承两个为一组分别固定设置在安装底座相对的两侧壁之间,所述转动柱转动安装在两个承重轴承内侧,所述安装凸块多个为一组环绕设置在转动柱外侧,所述翻耕犁片固定设置在安装凸块端部。
[0010]进一步地,所述翻耕犁片为L型犁片,且翻耕犁片两个为一组镜像对称在安装凸块端部。
[0011]进一步地,所述承重轴承平行设置有两组在安装底座相对的两侧壁之间,所述转
动柱两个为一组分别转动安装在两组承重轴承内。
[0012]进一步地,所述辅助轮组包括安装架、定位轴和转动轮,所述安装架固定设置在安装底座侧壁外,所述定位轴水平方向转动安装在安装架底端,所述转动轮转动安装在定位轴外侧,且转动轮的最低轮面高于翻耕犁片的转动面最低面。
[0013]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架包括安装底架、连接轴和插销柱,所述安装底架固定设置在安装底座顶面一侧,所述连接轴水平方向固定设置在安装底架端部,所述插销柱竖直方向活动插设在连接轴上。
[0014]进一步地,所述连接轴两个为一组镜像对称设置在安装底架端部两侧,且两个所述连接轴上均竖直方向活动插设有插销柱。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6]1、本技术与现有的相比,该装置通过连接架将安装底座连接在拖拉机后,拉动安装底座在田地内移动,将割下的秸秆放入粉碎组件进行粉碎,并由底端洒出,此时随着安装底座的移动,耕犁组件将对土地进行翻耕,将土地内部根系和剩余秸秆与掉落下的秸秆碎末翻入土地内,实现完全的秸秆还田,从而更具有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又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技术图2中A处结构放大图;
[0020]图4是本技术侧视图;
[0021]图5是本技术图4中B

B方向剖视图。
[0022]附图标记:1、安装底座;2、连接架;201、安装底架;202、连接轴;203、插销柱;3、粉碎组件;301、防护外壳;302、进料口;303、工作电机;304、安装轴承;305、转动轴;306、粉碎绞柱;4、耕犁组件;401、承重轴承;402、转动柱;403、安装凸块;404、翻耕犁片;5、辅助轮组;501、安装架;502、定位轴;503、转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4]如图1至图5所示,秸秆深埋还田机,包括安装底座1以及固定设置在安装底座1端部的连接架2,安装底座1上固定设置有用于粉碎秸秆的粉碎组件3,安装底座1内侧底端转动安装有用于翻出并切碎根系与剩余秸秆的耕犁组件4,粉碎组件3位于耕犁组件4的正上方,且粉碎组件3的出料口正对耕犁组件4,安装底座1相对的两外壁上固定设置有辅助轮组5,使用时,先通过连接架2将安装底座1连接在拖拉机后,利用拖拉机拉动安装底座1在田地内移动,在移动过程中,将割下的秸秆放入粉碎组件3内进行粉碎,秸秆碎末将由粉碎组件3底端洒出,同时随着安装底座1的移动,安装底座1下方的耕犁组件4将转动并对土地进行翻耕,利用耕犁组件4将土地内部剩余的根系和秸秆与掉落下的秸秆碎末翻入土地内,实现完全的秸秆还田,从而更具有实用性。
[0025]如图1、图2和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粉碎组件3包括防护外壳301、进料口302、
工作电机303、安装轴承304、转动轴305和粉碎绞柱306,防护外壳301内侧中空,且固定设置在安装底座1端部,进料口302贴合这防护外壳301顶面,且连通防护外壳301内侧中空,安装轴承304两个为一组设置有两组在防护外壳301相对侧壁之间,转动轴305设置有两个,分别转动安装在两组安装轴承304内侧,且其中一个转动轴305端部穿过安装轴承304,工作电机303固定设置在防护外壳301侧壁外,且工作电机303输出端固定连接着转动轴305穿过安装轴承304的端部,使得工作电机303能够带动转动轴305转动,粉碎绞柱306两个为一组分别固定设置在两个转动轴305外侧,且两个粉碎绞柱306相互绞合,优选的,工作电机303将带动转动轴305在安装轴承304内转动,此时粉碎绞柱306随着转动轴305转动,在秸秆通过进料口302导入时,粉碎绞柱306将绞碎秸秆并向下导出秸秆碎末,秸秆碎末通过防护外壳301下端开口洒出。
[0026]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耕犁组件4包括承重轴承401、转动柱402、安装凸块403和翻耕犁片404,承重轴承401两个为一组分别固定设置在安装底座1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秸秆深埋还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底座(1)以及固定设置在安装底座(1)端部的连接架(2),所述安装底座(1)上固定设置有用于粉碎秸秆的粉碎组件(3),所述安装底座(1)内侧底端转动安装有用于翻出并切碎根系与剩余秸秆的耕犁组件(4),所述粉碎组件(3)位于耕犁组件(4)的正上方,且粉碎组件(3)的出料口正对耕犁组件(4),所述安装底座(1)相对的两外壁上固定设置有辅助轮组(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秸秆深埋还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组件(3)包括防护外壳(301)、进料口(302)、工作电机(303)、安装轴承(304)、转动轴(305)和粉碎绞柱(306),所述防护外壳(301)内侧中空,且固定设置在安装底座(1)端部,所述进料口(302)贴合这防护外壳(301)顶面,且连通防护外壳(301)内侧中空,所述安装轴承(304)两个为一组设置有两组在防护外壳(301)相对侧壁之间,所述转动轴(305)设置有两个,分别转动安装在两组安装轴承(304)内侧,且其中一个转动轴(305)端部穿过安装轴承(304),所述工作电机(303)固定设置在防护外壳(301)侧壁外,且工作电机(303)输出端固定连接着转动轴(305)穿过安装轴承(304)的端部,使得工作电机(303)能够带动转动轴(305)转动,所述粉碎绞柱(306)两个为一组分别固定设置在两个转动轴(305)外侧,且两个粉碎绞柱(306)相互绞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秸秆深埋还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耕犁组件(4)包括承重轴承(401)、转动柱(402)、安装凸块(403)和翻耕犁片(404),所述承重轴承(401)两个为一组分别固定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联航岳文波贾换强
申请(专利权)人:赵县联行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