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加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6404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4 1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金属加热器,包括壳体、加热组件以及加热线圈;壳体围设成容纳腔,加热组件容置在容纳腔内,加热线圈的一端插设于容纳腔内、且与加热组件电连接,加热线圈的另一端位于容纳腔外部,加热线圈用于对待加热工件加热;加热组件包括转换电路、保护电路以及加热驱动单元,转换电路耦接电源端与保护电路,转换电路用于将交流电源转换成低压直流电源,以对加热驱动单元供电;保护电路耦接于转换电路与加热驱动单元之间,加热驱动单元与加热线圈电连接,加热驱动单元用于将交变电流作用于加热线圈上,以使待加热工件加热;通过设置加热线圈,与采用电炉对待加热工件加热相比,提高了加热速度;同时,提高了安全性。提高了安全性。提高了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加热器


[0001]本技术涉及金属加热器
,尤其是涉及一种金属加热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使用注塑机注塑过程中经常出现产品脱模后,产品尾料断裂在模具流道中无法取出影响后续工作,需要将一根较细的金属螺丝等加热到可以融化塑料的温度后插入到断裂在模具流道的塑料中间,待金属螺丝冷却后使用工具夹住金属螺丝尾部将断裂塑料一起拉出。
[0003]传统加热金属螺丝时常使用电炉进行加热,导致加热慢,同时,在加热金属螺丝时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金属加热器,其优点是能够提高加热速度;同时,提高了安全性。
[0005]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金属加热器,包括壳体、加热组件以及加热线圈;所述壳体围设成容纳腔,所述加热组件容置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加热线圈的一端插设于所述容纳腔内、且与所述加热组件电连接,所述加热线圈的另一端位于所述容纳腔外部,所述加热线圈用于对待加热工件加热;所述加热组件用于控制所述加热线圈对插设于所述加热线圈内的待加热工件加热,所述加热组件包括转换电路、保护电路以及加热驱动单元,所述转换电路耦接电源端与所述保护电路,所述转换电路用于将交流电源转换成低压直流电源,以对所述加热驱动单元供电;所述保护电路耦接于所述转换电路与所述加热驱动单元之间,所述加热驱动单元与所述加热线圈电连接,所述加热驱动单元用于将交变电流作用于所述加热线圈上,以使所述待加热工件加热。
[0006]优选地,本技术提供的金属加热器,所述转换电路包括保险丝、延时断电功能单元以及电源转换单元,所述保险丝耦接于所述电源端与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控制开关之间,所述控制开关与所述延时断电功能单元耦接,所述电源转换单元耦接于所述延时断电功能单元于所述保护电路;所述电源转换单元用于将交流电压转换成低压直流电压。
[0007]优选地,本技术提供的金属加热器,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总电源指示灯,所述总电源指示灯与所述延时断电功能单元并联连接,所述控制开关闭合时,所述总电源指示灯亮。
[0008]优选地,本技术提供的金属加热器,所述保护电路包括过电流保护单元、延时通电功能单元以及继电器,所述过电流保护单元耦接于所述转换电路与所述延时通电功能单元之间,所述延时通电功能单元与所述继电器耦接;所述继电器通过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电参数显示仪表与所述加热驱动单元连接;所述延时通电功能单元用于防止所述转换电路在转换电压不足时导致所述加热驱动单元激励不足。
[0009]优选地,本技术提供的金属加热器,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显示组件,所述显示组
件耦接于所述转换电路与所述保护电路之间。
[0010]优选地,本技术提供的金属加热器,所述显示组件包括低压输出指示灯以及散热风扇,所述低压输出指示灯与所述散热风扇并联连接。
[0011]优选地,本技术提供的金属加热器,所述壳体上设置有驱动供电指示灯,所述驱动供电指示灯耦接于所述电参数显示仪表与所述加热驱动单元之间。
[0012]优选地,本技术提供的金属加热器,安装有所述加热线圈的所述壳体的一侧开设有多个散热孔,多个所述散热孔均与所述容纳腔连通。
[0013]优选地,本技术提供的金属加热器,所述壳体的顶端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所述安装孔用于安装或拆卸所述加热线圈。
[0014]优选地,本技术提供的金属加热器,所述安装孔上盖设有盖板,所述盖板通过连接螺栓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盖板能够相对所述壳体转动,以使所述安装孔露出。
[0015]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本申请提供的金属加热器,包括壳体、加热组件以及加热线圈;壳体围设成容纳腔,加热组件容置在容纳腔内,加热线圈的一端插设于容纳腔内、且与加热组件电连接,加热线圈的另一端位于容纳腔外部,加热线圈用于对待加热工件加热;加热组件用于控制加热线圈对插设于加热线圈内的待加热工件加热,加热组件包括转换电路、保护电路以及加热驱动单元,转换电路耦接电源端与保护电路,转换电路用于将交流电源转换成低压直流电源,以对加热驱动单元供电;保护电路耦接于转换电路与加热驱动单元之间,加热驱动单元与加热线圈电连接,加热驱动单元用于将交变电流作用于加热线圈上,以使待加热工件加热;通过设置加热线圈,与采用电炉对待加热工件加热相比,提高了加热速度;同时,提高了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金属加热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金属加热器的侧视图一。
[0018]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金属加热器的侧视图二。
[0019]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金属加热器的俯视图。
[0020]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金属加热器中加热线圈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金属加热器中加热组件的电路图。
[0022]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金属加热器中延时断电功能单元的电路图。
[0023]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金属加热器中延时通电功能单元的电路图。
[0024]图中,1、金属加热器;10、壳体;11、控制开关;12、驱动开关;13、总电源指示灯;14、电参数显示仪表;15、显示组件;151、低压输出指示灯;152、散热风扇;16、驱动供电指示灯;17、散热孔;18、安装孔;19、盖板;191、连接螺栓;40、支腿;41、提手;42、散热口;20、加热组件;21、转换电路;211、保险丝;212、延时断电功能单元;2121、降压整流滤波电路;2122、稳压电路;2123、第一定时电路;2124、第一继电器控制电路;2125、第一继电器;2126、启动控制信号;213、电源转换单元;22、保护电路;221、过电流保护单元;222、延时通电功能单元;2221、电压转换电路;2222、第二定时电路;2223、第二继电器控制电路;2224、第二继电器;223、继电器;2231、继电器线圈;2232、继电器常开触点;23、加热驱动单元;24、电源端;30、加热线圈;31、卷绕线圈;32、电缆;33、绝缘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6]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金属加热器1,包括壳体10、加热组件20以及加热线圈30;壳体10围设成容纳腔,加热组件20容置在容纳腔内,加热线圈30的一端插设于容纳腔内、且与加热组件20电连接,加热线圈30的另一端位于容纳腔外部,加热线圈30用于对待加热工件加热;通过设置加热线圈30,与采用电炉对待加热工件加热相比,提高了加热速度;同时,提高了安全性。
[0027]其中,以平行于水平面的平面为截面,容纳腔的截面形状可呈矩形、菱形或者其他多变形,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0028]为了便于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加热组件以及加热线圈;所述壳体围设成容纳腔,所述加热组件容置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加热线圈的一端插设于所述容纳腔内、且与所述加热组件电连接,所述加热线圈的另一端位于所述容纳腔外部,所述加热线圈用于对待加热工件加热;所述加热组件用于控制所述加热线圈对插设于所述加热线圈内的待加热工件加热,所述加热组件包括转换电路、保护电路以及加热驱动单元,所述转换电路耦接电源端与所述保护电路,所述转换电路用于将交流电源转换成低压直流电源,以对所述加热驱动单元供电;所述保护电路耦接于所述转换电路与所述加热驱动单元之间,所述加热驱动单元与所述加热线圈电连接,所述加热驱动单元用于将交变电流作用于所述加热线圈上,以使所述待加热工件加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电路包括保险丝、延时断电功能单元以及电源转换单元,所述保险丝耦接于所述电源端与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控制开关之间,所述控制开关与所述延时断电功能单元耦接,所述电源转换单元耦接于所述延时断电功能单元与所述保护电路之间;所述电源转换单元用于将交流电压转换成低压直流电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总电源指示灯,所述总电源指示灯与所述延时断电功能单元并联连接,所述控制开关闭合时,所述总电源指示灯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加热器,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进况玖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浩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