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辊棒拆卸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6309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4 11:08
本申请涉及辊道窑工装夹具领域,提供了一种辊棒拆卸夹具,包括:第一连接组件,第一连接组件用于可拆卸连接在辊棒的一端上;夹套组件,夹套组件包括:连接部,连接部套设在第一连接组件上;滑移卡嵌部,滑移卡嵌部套设在连接部上,通过滑移卡嵌部沿轴向的移动而使连接部连接或脱离第一连接组件;连接部连接第一连接组件时,连接部与第一连接组件相对转动设置。通过设置第一连接组件和夹套组件,使得维修人员抓持夹套组件与第一连接组件连接,维修人员只需进行抽出辊棒的操作,不需要保持手上动作与驱动转动方向一致,有效的降低了辊棒更换过程的操作难度,同时,维修人员的手部通过夹套组件与侧边排布的辊棒隔开,有效的提升了操作的安全性。的安全性。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辊棒拆卸夹具


[0001]本申请涉及辊道窑工装夹具
,尤其涉及的是一种辊棒拆卸夹具。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广泛采用自动化辊道窑烧制建筑陶瓷(地板砖、墙砖等),陶瓷辊棒是辊道窑中的重要部件,起到承载和传送陶瓷制品的作用。辊道窑中辊棒成排设置,形成一个送料平台,陶瓷器物在送料平台上输送的同时完成烧制,辊棒的一端为驱动端,辊棒的另一端为支承端。
[0003]在辊棒送料过程中,陶瓷砖底面的磁粉、杂质会粘在辊棒表面,使得辊棒在长时间运行后表面凹坑不平,影响走砖的平稳性及产品质量,因此需要定期更换辊棒;而为了避免辊棒更换对连续生产造成影响,往往需要在窑炉持续运转的过程中即辊棒的转动状态下完成辊棒放入更换;传统的辊棒更换过程中,维修人员需在辊棒的支承端握紧辊棒,在极短的时间内将辊棒前后串动使辊棒的腰形孔瞬间脱出驱动端的弹性卡簧,在抽动过程中维修人员需要保持手上动作与驱动传动一致,以避免手上动作与驱动传动不一致造成辊棒的两端形成过大扭力,进而导致辊棒中间断裂或者辊棒与驱动轴联接处断裂,造成堵窑等窑炉故障,影响生产进行,整个过程操作难度大,并且用手直接夹持辊棒快速动作抽出辊棒时,手部容易被侧边排布的辊棒挤压,有较大安全隐患。
[0004]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有待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辊棒拆卸夹具,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维修人员需要在辊棒更换过程中保持手上动作与驱动传动一致,以避免造成辊棒受损影响生产,整个过程操作难度大,危险性高且效率低的问题。
[0006]本申请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一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辊棒拆卸夹具,其包括:
[0007]第一连接组件,所述第一连接组件用于可拆卸连接在辊棒的一端上;
[0008]夹套组件,所述夹套组件包括:
[0009]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套设在所述第一连接组件上;
[0010]滑移卡嵌部,所述滑移卡嵌部套设在所述连接部上,通过所述滑移卡嵌部沿轴向的移动而使所述连接部连接或脱离所述第一连接组件;
[0011]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组件时,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相对转动设置。
[00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
[0013]第一轴套,所述第一轴套的一端上开设有用于容置所述辊棒的轴套孔,所述轴套孔与所述辊棒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轴套的另一端与所述夹套组件可拆卸连接,并相对所述夹套组件可转动。
[001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轴套的外壁上开设有与所述轴套孔连通的T形槽,所述T形槽
贯穿所述第一轴套背离所述夹套组件的端面设置;
[0015]所述第一连接组件还包括:
[0016]抱紧螺栓,所述抱紧螺栓穿设于所述第一轴套,并与所述第一轴套的两侧壁连接。
[001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轴套设置有限位台阶,所述限位台阶位于所述轴套孔的内壁上。
[0018]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包括:
[0019]手柄,所述手柄开设有容置所述第一轴套的连接孔,所述手柄的外周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接孔相通的滚珠孔,所述第一轴套开设有与所述滚珠孔对应设置的环槽;
[0020]卡簧,所述卡簧卡设于所述手柄靠近所述第一轴套的一端上;
[0021]所述滑移卡嵌部包括:
[0022]至少一个限位滚珠,所述限位滚珠容置于所述滚珠孔中,并嵌设于所述环槽中;
[0023]滑套,所述手柄滑动设置于所述滑套中,所述滑套的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滚珠孔相对应的凸环,所述凸环与所述限位滚珠相抵靠,所述滑套靠近所述第一轴套的一端与所述卡簧相抵靠;
[0024]弹簧,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手柄上,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抵靠所述手柄的轴肩以及所述凸环。
[0025]进一步的,所述凸环靠近所述卡簧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倾斜面。
[0026]进一步的,所述滚珠孔沿靠近所述连接孔的方向孔径逐渐减小。
[0027]进一步的,所述环槽的两侧壁均设置为第二倾斜面。
[0028]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孔设置有台阶面,所述台阶面与所述第一轴套相抵靠。
[0029]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还包括:
[0030]保护套,所述保护套设置于所述手柄背离所述滑套的一端上。
[003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辊棒拆卸夹具,其包括:第一连接组件,第一连接组件用于可拆卸连接在辊棒的一端上;夹套组件,夹套组件包括:连接部,连接部套设在第一连接组件上;滑移卡嵌部,滑移卡嵌部套设在连接部上,通过滑移卡嵌部沿轴向的移动而使连接部连接或脱离第一连接组件;连接部连接第一连接组件时,连接部与第一连接组件相对转动设置。通过设置第一连接组件和夹套组件,使得维修人员手部抓持夹套组件与第一连接组件连接,与转动的辊棒间接连接,辊棒带动第一连接组件相对夹套组件转动,维修人员只需进行抽出辊棒的操作,不需要保持手上动作与驱动转动方向一致,有效的降低了辊棒更换过程的操作难度,进而提升辊棒的更换效率,同时,维修人员的手部通过夹套组件与侧边排布的辊棒隔开,有效的提升了操作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32]图1是本申请中提供的辊棒拆卸夹具与辊棒以及驱动件之间配合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3]图2是本申请中提供的辊棒拆卸夹具与辊棒以及驱动件之间配合结构的立体爆炸结构示意图;
[0034]图3是本申请中提供的辊棒拆卸夹具与辊棒以及驱动件之间配合结构的剖视的局部示意图;
[0035]图4是本申请中提供的辊棒拆卸夹具与辊棒配合结构的剖视的局部示意图;
[0036]图5是本申请图4中A部放大示意图;
[0037]图6是本申请中提供的辊棒拆卸夹具的变形结构与辊棒以及驱动件之间配合关系的剖视的局部示意图;
[0038]附图标记说明:
[0039]10、辊棒拆卸夹具;11、第一连接组件;12、夹套组件;13、连接部;14、滑移卡嵌部;15、第二连接组件;16、弹性卡簧结构;111、第一轴套;112、抱紧螺栓;1111、轴套孔;1112、T形槽;1113、轴向开槽;1114、径向开槽;1117、限位台阶;1118、环槽;1119、第二倾斜面;131、手柄;132、卡簧;133、保护套;141、限位滚珠;142、滑套;143、弹簧;1311、连接孔;1312、滚珠孔;1313、轴肩;1314、台阶面;1421、凸环;1422、限位槽;1423、第一倾斜面;1424、凸起;1425、凹槽;151、第二轴套;152、固定螺栓;153、弹性件;154、顶珠;20、辊棒;21、驱动件;201、腰形孔;211、安装孔;212、弧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40]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辊棒拆卸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组件,所述第一连接组件用于可拆卸连接在辊棒的一端上;夹套组件,所述夹套组件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套设在所述第一连接组件上;滑移卡嵌部,所述滑移卡嵌部套设在所述连接部上,通过所述滑移卡嵌部沿轴向的移动而使所述连接部连接或脱离所述第一连接组件;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组件时,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相对转动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辊棒拆卸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轴套,所述第一轴套的一端上开设有用于容置所述辊棒的轴套孔,所述轴套孔与所述辊棒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轴套的另一端与所述夹套组件可拆卸连接,并相对所述夹套组件可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辊棒拆卸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套的外壁上开设有与所述轴套孔连通的T形槽,所述T形槽贯穿所述第一轴套背离所述夹套组件的端面设置;所述第一连接组件还包括:抱紧螺栓,所述抱紧螺栓穿设于所述第一轴套,并与所述第一轴套的两侧壁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辊棒拆卸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套设置有限位台阶,所述限位台阶位于所述轴套孔的内壁上。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辊棒拆卸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手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忠民吴业荣王培琪饶伟林方李斌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和美陶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