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形铝壳锂电池顶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5859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4 1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方形铝壳锂电池顶盖,包括光铝片、下塑胶、正极柱组件以及负极柱组件;下塑胶和光铝片通过正极柱组件和负极柱组件装配在一起,所述光铝片包括盖板,盖板上设置有正极极柱引出口、负极极柱引出口,所述下塑胶包括下塑胶体,下塑胶体上设置有负极极柱孔、正极极柱孔,所述正极柱组件包括正极极柱和正极上塑胶,所述负极柱组件包括负极极柱和负极上塑胶;负极极柱依次穿过下塑胶的负极极柱孔、光铝片的负极极柱引出口,负极上塑胶在光铝片的上方与负极极柱固定;正极极柱依次穿过下塑胶的正极极柱孔、光铝片的正极极柱引出口,正极上塑胶在光铝片的上方与正极极柱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制造简单,制作效率高,降低成本。本。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形铝壳锂电池顶盖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方形铝壳锂电池顶盖。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方形铝壳电池顶盖结构通常为铆接结构,一般先将极柱与顶盖光铝片、密封圈、塑胶件等装配后,再行焊接或者注塑。通常极柱为圆柱,为了防止极柱发生相对转动而产生密封不良的问题,需设计防扭结构,极柱与光铝片之间设有密封圈将电池内部系统和电池外部环境隔绝开来,塑胶件固定极柱的同时将极柱与光铝片绝缘,防止短路,增强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
[0003]现有极柱结构复杂,所需的制造工艺复杂,为了防止密封圈松动产生密封不良的问题,既需要设计铆接结构防止极柱纵向窜动,也需要防扭结构防止极柱和上塑胶发生转动的情况,造成材料成本和加工工艺成本提高,而且过多的占用了锂离子电池的内外空间,使得锂离子电池单体能量密度下降。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特此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形铝壳锂电池顶盖。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方形铝壳锂电池顶盖,包括光铝片、下塑胶、正极柱组件以及负极柱组件;下塑胶和光铝片通过正极柱组件和负极柱组件装配在一起,所述光铝片包括盖板,盖板上设置有正极极柱引出口、负极极柱引出口,所述下塑胶包括下塑胶体,下塑胶体上设置有负极极柱孔、正极极柱孔,所述正极柱组件包括正极极柱和正极上塑胶,所述负极柱组件包括负极极柱和负极上塑胶;负极极柱依次穿过下塑胶的负极极柱孔、光铝片的负极极柱引出口,负极上塑胶在光铝片的上方与负极极柱固定;正极极柱依次穿过下塑胶的正极极柱孔、光铝片的正极极柱引出口,正极上塑胶在光铝片的上方与正极极柱固定。
[0008]进一步的,还包括密封圈,密封圈套在负极极柱和正极极柱的底部。
[0009]优选的,所述密封圈位于负极极柱和正极极柱底部平台与光铝片的正极极柱引出口、负极极柱引出口之间。
[0010]优选的,密封圈采用氟橡胶材质的。
[0011]进一步的,,所述正极极柱的外表面和正极上塑胶的内表面具有互相匹配、旋紧的螺纹凸台,负极极柱的外表面和负极上塑胶的内表面具有互相匹配、旋紧的螺纹凸台。
[0012]优选的,所述正极上塑胶、负极上塑胶的下部横截面积为正方形,盖板的上表面、负极极柱引出口的四周设置有与负极上塑胶相适应的正方形凹槽。
[0013]优选的,所述盖板的上表面、正极极柱引出口的四周设置有与正极上塑胶相适应的正方形凹槽。
[0014]进一步的,还包括防爆阀组件,所述盖板上还包括防爆阀孔,防爆阀孔位于盖板中
心,防爆阀组件盖于防爆阀孔上,与光铝片的防爆阀孔通过焊接的方式装配。
[0015]进一步的,所述盖板上还包括注液孔一,下塑胶体上设置有注液孔二,注液孔一位于正极极柱引出口和防爆阀孔之间,注液孔一和注液孔二的位置相对应,还包括密封铝钉,注液孔一通过密封铝钉密封。
[0016]优选的,还包括防爆阀组件,防爆阀组件包括防爆阀片和PET保护贴胶,防爆阀片通过焊接工艺装配在光铝片的防爆阀孔处。
[0017]有益技术效果:
[0018]本技术的正极极柱和负极极柱,正极极柱和负极极柱具有正反螺纹的防扭结构,该结构可减少铆接结构,直接采用车削工艺加工,制造简单,制作效率高,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为本技术方形铝壳锂电池顶盖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方形铝壳锂电池顶盖剖视图。
[0022]图3为本技术方形铝壳锂电池顶盖俯视图。
[0023]图4为本技术正极极柱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技术正极上塑胶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
[0026]1、光铝片;11、盖板;12、正极极柱引出口;13、负极极柱引出口;14、防爆阀孔;15、注液孔一;2、下塑胶;21、下塑胶体;22、负极极柱孔;23、正极极柱孔;24、注液孔二;25、防扭沉孔;3、密封圈;31、负极极柱;32、上塑胶一;33、密封圈一;4、正极柱组件;41、正极极柱;42、正极上塑胶; 43、密封圈二;5、负极柱组件;51、负极极柱;52、负极上塑胶;6、防爆阀组件;61、防爆阀片;62、PET保护贴胶;7、密封铝钉。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0028]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29]参照图1

5,一种方形铝壳锂电池顶盖包括光铝片1、下塑胶2、正极柱组件4以及负极柱组件5;下塑胶2和光铝片1通过正极柱组件4和负极柱组件5装配在一起。
[0030]所述光铝片1包括盖板11,盖板11上设置有正极极柱引出口12、负极极柱引出口
13。
[0031]所述下塑胶2包括下塑胶体21,下塑胶体21上设置有负极极柱孔22、正极极柱孔23。负极极柱引出口13的位置和负极极柱孔22的位置相对应,正极极柱引出口12的位置和正极极柱孔23的位置相对应。
[0032]所述正极柱组件4包括正极极柱41和正极上塑胶42,所述负极柱组件5 包括负极极柱51和负极上塑胶52。
[0033]负极极柱51依次穿过下塑胶2的负极极柱孔22、光铝片1的负极极柱引出口13,负极上塑胶52在光铝片1的上方与负极极柱51固定。
[0034]正极极柱41依次穿过下塑胶2的正极极柱孔23、光铝片1的正极极柱引出口12,正极上塑胶42在光铝片1的上方与正极极柱41固定。
[0035]还包括密封圈3,密封圈3套在负极极柱51和正极极柱41的底部。
[0036]负极极柱51和正极极柱41与光铝片1的衔接处通过密封圈3密封。
[0037]所述密封圈3位于负极极柱51和正极极柱41底部平台与光铝片1的正极极柱引出口12、负极极柱引出口13之间,起到隔绝电池内部系统与外界环境的作用,防止空气进入电池同时防止电解液外漏,密封圈3采用氟橡胶材质的,可以耐电解液腐蚀。
[0038]具体的,按正极极柱41或负极极柱5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形铝壳锂电池顶盖,其特征在于:包括光铝片(1)、下塑胶(2)、正极柱组件(4)以及负极柱组件(5);下塑胶(2)和光铝片(1)通过正极柱组件(4)和负极柱组件(5)装配在一起,所述光铝片(1)包括盖板(11),盖板(11)上设置有正极极柱引出口(12)、负极极柱引出口(13),所述下塑胶(2)包括下塑胶体(21),下塑胶体(21)上设置有负极极柱孔(22)、正极极柱孔(23),所述正极柱组件(4)包括正极极柱(41)和正极上塑胶(42),所述负极柱组件(5)包括负极极柱(51)和负极上塑胶(52);负极极柱(51)依次穿过下塑胶(2)的负极极柱孔(22)、光铝片(1)的负极极柱引出口(13),负极上塑胶(52)在光铝片(1)的上方与负极极柱(51)固定;正极极柱(41)依次穿过下塑胶(2)的正极极柱孔(23)、光铝片(1)的正极极柱引出口(12),正极上塑胶(42)在光铝片(1)的上方与正极极柱(41)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形铝壳锂电池顶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圈(3),密封圈(3)套在负极极柱(51)和正极极柱(41)的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方形铝壳锂电池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3)位于负极极柱(51)和正极极柱(41)底部平台与光铝片(1)的正极极柱引出口(12)、负极极柱引出口(13)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方形铝壳锂电池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3)采用氟橡胶材质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方形铝壳锂电池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极柱(4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嵘峰赖兴强甘义礼李国华李靖周亚男
申请(专利权)人:天能新能源湖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