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近眼棱镜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958237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4 1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光学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近眼棱镜显示装置,其包括外壳、设置于外壳内的信号源、设置于外壳内的放大准直透镜组和设置于外壳内的光学图像传输组件,光学图像传输组件包括连接于放大准直透镜组远离信号源一端的道威棱镜,道威棱镜固定连接有直角棱镜,放大准直透镜组连接于道威棱镜截面长边靠近一端位置处;外壳靠近放大准直透镜组位置处转动连接有转动轴,转动轴固定连接有转动架,放大准直透镜组固定连接于转动架,转动轴伸出外壳设置,转动轴伸出外壳一端连接有驱动转动轴转动的转动组件,本申请具有能够提高显示装置光学能量的利用率的效果。示装置光学能量的利用率的效果。示装置光学能量的利用率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近眼棱镜显示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光学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近眼棱镜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是近几年被广泛关注的新技术,在游戏娱乐、教学教育、医疗领域、旅游展览、快递分拣、军事领域、网络视频通讯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在AR设备中光学引擎是其核心部件,在设备成本中占比大,成本较高。现有设计大多是基于Lcos信号源和双偏振分光棱镜系统。Lcos芯片需要额外背光板照射,发光效率低,同时使用两片PBS,光学能量利用率低于25%,光学对比度低1000:1,能量利用率较低。
[0003]上述技术方案中,现在需要一种显示装置来提高光学能量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近眼棱镜显示装置。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000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近眼棱镜显示装置,包括外壳、设置于外壳内的信号源、设置于外壳内的放大准直透镜组和设置于外壳内的光学图像传输组件,信号源连接于放大准直透镜组的后端,光学图像传输组件连接于放大准直透镜组的前端,光学图像传输组件包括连接于放大准直透镜组远离信号源一端的道威棱镜,道威棱镜固定连接有直角棱镜,放大准直透镜组连接于道威棱镜截面长边靠近一端位置处,直角棱镜固定连接于道威棱镜远离放大准直透镜组的斜面位置处,直角棱镜长边对应的面抵接于道威棱镜的斜面上;
[0007]外壳靠近放大准直透镜组位置处转动连接有转动轴,转动轴固定连接有转动架,放大准直透镜组固定连接于转动架,转动轴伸出外壳设置,转动轴伸出外壳一端连接有驱动转动轴转动的转动组件。
[0008]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为:本显示装置有效克服了现有基于Lcos芯片设计光路复杂问题,结构简单,通过一个信号源发光,经过放大准直透镜组进行放大准直,然后经过道威棱镜,被直角棱镜折射后射出图像,由人眼接收,由转动组件带动转动轴转动,转动轴通过转动架调整放大准直透镜组的角度,保证人眼能够顺利接收图像,中间没有消耗光学能量的元件,有效提高了光学能量的利用率。
[0009]进一步,转动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转动轴上的调整齿轮,外壳转动连接有旋钮,旋钮外固定连接有外齿环,调整齿轮啮合于外齿环上,外齿环的直径小于调整齿轮的直径。
[0010]通过上述方案,转动旋钮即可通过外齿环和调整齿轮带动转动轴转动,同时由于外齿环的直径小于调整齿轮的直径,也方便工作人员进行精细调整。
[0011]进一步,放大准直透镜组为菲涅尔透镜组。
[0012]进一步,放大准直透镜组为凹凸透镜组。
[0013]进一步,道威棱镜短边所在的面设为S1面,道威棱镜长边所在的面设为S2面,直角棱镜靠近道威棱镜长边的直角边对应的面设为S3面,直角棱镜与道威棱镜抵接的面设为S4
面,S1面和S2面均镀有可见光增透膜,S3面细磨并涂有消光漆,S4面镀有可见光消偏振分光膜。
[0014]通过上述方案,可见光增透膜能够增加光透过率,减少杂散光,提高像面质量,消光漆能够有效消除穿过消偏振分光膜后的无用光,防止反射影响像面质量,消偏振分光膜能够按照需求反射信号源传输过来的光线到达人眼,同时能够让外界光线透过到达眼球。
[0015]进一步,旋钮中心开设有插槽,外壳靠近旋钮位置处开始有滑槽,滑槽沿旋钮的厚度方向设置,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动架,滑动架固定连接有插块,插块能够插接于插槽内,滑动架固定连接有弹簧,弹簧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外壳上,弹簧自然状态下插块插接于插槽内。
[0016]通过上述方案,当需要调整放大准直透镜组时,需要先提起滑动架才能转动旋钮,平时弹簧会拉动插块插接于插槽内,以防止旋钮被意外转动。
[0017]进一步,外壳靠近滑槽位置处开设有挡槽,挡槽内滑动连接有挡块,挡块能够抵接滑动架底部,当挡块抵接于滑动架底部时,插块与插槽分离。
[0018]通过上述方案,工作人员可以在提起滑动架后移动挡块,让挡块挡住滑动架,方便工作人员调整旋钮。
[0019]进一步,插槽底部开设有条形槽,插块对应条形槽位置处固设有条形块,条形块能够卡接于条形槽内。
[0020]通过上述方案,条形块和条形槽配合能够保证当插块插接于插槽内时旋钮不会转动。
[0021]本技术的一种近眼棱镜显示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0022]1.本显示装置有效克服了现有基于Lcos芯片设计光路复杂问题,结构简单,通过一个信号源发光,经过放大准直透镜组进行放大准直,然后经过道威棱镜,被直角棱镜折射后射出图像,由人眼接收,由转动组件带动转动轴转动,转动轴通过转动架调整放大准直透镜组的角度,保证人眼能够顺利接收图像,中间没有消耗光学能量的元件,有效提高了光学能量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本技术外壳内部结构的剖面图;
[0025]图3是本技术转动架、转动轴和转动组件的剖视图;
[0026]图4是本技术条形块和条形槽的爆炸图。
[0027]图中,1、外壳;11、转动轴;12、转动架;13、转动组件;131、调整齿轮;132、旋钮;1321、插槽;1322、条形槽;133、外齿环;14、滑槽;15、滑动架;151、插块;1511、条形块;152、弹簧;16、挡槽;161、挡块;2、信号源;3、放大准直透镜组;4、光学图像传输组件;41、道威棱镜;411、S1面;412、S2面;42、直角棱镜;421、S3面;422、S4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0029]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0]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003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近眼棱镜显示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外壳1、设置于外壳1内的信号源2、设置于外壳1内的放大准直透镜组3和设置于外壳1内的光学图像传输组件4。信号源2连接于放大准直透镜组3的后端,光学图像传输组件4连接于放大准直透镜组3的前端。信号源2可以是自发光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近眼棱镜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设置于外壳(1)内的信号源(2)、设置于外壳(1)内的放大准直透镜组(3)和设置于外壳(1)内的光学图像传输组件(4),信号源(2)连接于放大准直透镜组(3)的后端,光学图像传输组件(4)连接于放大准直透镜组(3)的前端,光学图像传输组件(4)包括连接于放大准直透镜组(3)远离信号源(2)一端的道威棱镜(41),道威棱镜(41)固定连接有直角棱镜(42),放大准直透镜组(3)连接于道威棱镜(41)截面长边靠近一端位置处,直角棱镜(42)固定连接于道威棱镜(41)远离放大准直透镜组(3)的斜面位置处,直角棱镜(42)长边对应的面抵接于道威棱镜(41)的斜面上;外壳(1)靠近放大准直透镜组(3)位置处转动连接有转动轴(11),转动轴(11)固定连接有转动架(12),放大准直透镜组(3)固定连接于转动架(12),转动轴(11)伸出外壳(1)设置,转动轴(11)伸出外壳(1)一端连接有驱动转动轴(11)转动的转动组件(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近眼棱镜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转动组件(13)包括固定连接于转动轴(11)上的调整齿轮(131),外壳(1)转动连接有旋钮(132),旋钮(132)外固定连接有外齿环(133),调整齿轮(131)啮合于外齿环(133)上,外齿环(133)的直径小于调整齿轮(131)的直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近眼棱镜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放大准直透镜组(3)为菲涅尔透镜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近眼棱镜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放大准直透镜组(3)为凹凸透镜组。5.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波迟玉洲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韬谱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