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野外探险救援电动汽车电机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95334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4 10: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野外探险救援电动汽车电机控制系统,属于电机控制系统技术领域。其包括前轮、后轮,前轮、后轮之间设有跨步轮,前轮、后轮、跨步轮位于车辆两侧,跨步轮与后轮之间通过设有旋转臂相连接,后轮轴上设有后轮轴齿轮、传动齿轮,跨步轮上设有跨步轮轴,跨步轮轴上安装有跨步轮轴齿轮,旋转臂通过后轮轴齿轮带动,车辆的前部安装有线圈Mag1和Mag2,线圈Mag1和Mag2绕法相反,在车辆的后部,安装有线圈Mag3和Mag4,线圈Mag3和Mag4绕法相反。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野外探险救援电动汽车电机控制系统,能够实现直行前进和后退,在狭窄的空间环境下实现转向,车辆遇障碍后自动反向运行一段距离并能跨越障碍。距离并能跨越障碍。距离并能跨越障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野外探险救援电动汽车电机控制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野外探险救援电动汽车电机控制系统,属于电机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发生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时或是进行矿产勘探等探险活动时,汽车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野外探险救援汽车开始由燃油型向电动型进行转变,在使用过程中,有几个问题需要解决:一是野外的道路条件不是很好,会有很多障碍,且无法通过绕路的方式通过,如何跨越障碍需要解决。二是在探险和救援过程中,经常会进入洞穴这样狭窄空间环境,如何较为轻松的实施转向需要解决。三是在遇到障碍时,电机会发生堵转,如何不及时处理,电机极易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野外探险救援电动汽车电机控制系统,能够实现直行前进和后退,在狭窄的空间环境下实现转向,车辆遇障碍后自动反向运行一段距离并能跨越障碍。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野外探险救援电动汽车电机控制系统,其包括前轮、后轮,所述前轮、后轮之间设有跨步轮,所述前轮、后轮、跨步轮位于车辆两侧,所述跨步轮与后轮之间通过设有旋转臂相连接,所述旋转臂上平行排列安装3个齿轮,两侧所述后轮之间通过设有后轮轴相连接,所述后轮轴上设有后轮轴齿轮、传动齿轮,所述跨步轮上设有跨步轮轴,所述跨步轮轴上安装有跨步轮轴齿轮,所述旋转臂通过后轮轴齿轮带动,车辆的前部安装有线圈Mag1和Mag2,线圈Mag2固定在车体上,线圈Mag1通过支架安装在车外,与线圈Mag2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线圈Mag1和Mag2绕法相反,相类似的在车辆的后部,安装有线圈Mag3和Mag4,线圈Mag4固定在车体上,线圈Mag3通过支架安装在车外,与线圈Mag4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线圈Mag3和Mag4绕法相反。
[0005]1、优选的,直行前进信号接集成电路IC1的1脚,直行后退信号接集成电路IC1的2脚,左转前进信号接集成电路IC1的3脚,左转后退信号接集成电路IC1的4脚,右转前进信号接集成电路IC1的5脚,右转后退信号接集成电路IC1的6脚,前进跨步信号接集成电路IC1的7脚,后退信号跨步接集成电路IC1的8脚,晶振XT1接在集成电路IC1的18脚和19脚之间,电容C1接在集成电路IC1的18脚和地之间,电容C2接在集成电路IC1的19脚和地之间,三极管BG1的基极接集成电路IC1的21脚,二极管D1的正极接三极管BG1的集电极,二极管D1的负极接集成电路IC1的40脚,继电器J1并联在二极管D1的两侧,三极管BG2的基极接集成电路IC1的22脚,二极管D2的正极接三极管BG2的集电极,二极管D2的负极接集成电路IC1的40脚,继电器J2并联在二极管D2的两侧,三极管BG3的基极接集成电路IC1的23脚,二极管D3的正极接三极管BG3的集电极,二极管D3的负极接集成电路IC1的40脚,继电器J3并联在二极管D3的两侧,三极管BG4的基极接集成电路IC1的24脚,二极管D4的正极接三极管BG4的集电极,
二极管D4的负极接集成电路IC1的40脚,继电器J4并联在二极管D4的两侧,三极管BG5的基极接集成电路IC1的25脚,二极管D5的正极接三极管BG5的集电极,二极管D5的负极接集成电路IC1的40脚,继电器J5并联在二极管D5的两侧,三极管BG6的基极接集成电路IC1的26脚,二极管D6的正极接三极管BG6的集电极,二极管D6的负极接集成电路IC1的40脚,继电器J6并联在二极管D6的两侧,集成电路的40脚接电源VCC,集成电路的20脚、三极管BG1、BG2、BG3、BG4、BG5的发射极接地。
[0006]2、电阻R1接在电源VCC和三极管BG11的集电极之间,电阻R2接在电源VCC和三极管BG12的集电极之间,电阻R3接在电源VCC和三极管BG13的基极之间,二极管D7的正极接三极管BG13的发射极,二极管D7的负极接电源VCC,继电器J7并联在二极管D7的两侧,常开触点J1

1和常闭触点J2

3串联后接在常闭触点J8

2和三极管BG11的基极之间,常开触点J2

1和常闭触点J1

3串联后接在常闭触点J8

2和三极管BG12的基极之间,常闭触点J8

2的另一端与常闭触点J7

2串联后与电源VCC相连,三极管BG7和三极管BG9的基极接三极管BG11的集电极,三极管BG8和三极管BG10的基极接三极管BG12的集电极,电机M1的正极接三极管BG8和BG10的发射极,电机M1的负极接三极管BG7和BG9的发射极,三极管BG7和BG8的集电极接三极管BG13的基极,三极管BG9的集电极、三极管BG10的集电极、三极管BG11的发射极、三极管BG12的发射极、三极管BG13的发射极接地。
[0007]3、电阻R4接在电源VCC和三极管BG18的集电极之间,电阻R5接在电源VCC和三极管BG19的集电极之间,电阻R6接在电源VCC和三极管BG20的基极之间,二极管D8的正极接三极管BG20的发射极,二极管D7的负极接电源VCC,继电器J8并联在二极管D8的两侧,常开触点J3

1和常闭触点J4

3串联后接在常闭触点J8

3和三极管BG18的基极之间,常开触点J4

1和常闭触点J3

3串联后接在常闭触点J8

3和三极管BG19的基极之间,常闭触点J8

3的另一端与常闭触点J7

3串联后与电源VCC相连,三极管BG14和三极管BG16的基极接三极管BG18的集电极,三极管BG15和三极管BG17的基极接三极管BG19的集电极,电机M2的正极接三极管BG15和BG17的发射极,电机M2的负极接三极管BG14和BG916的发射极,三极管BG14和BG15的集电极接三极管BG20的基极,三极管BG16的集电极、三极管BG17的集电极、三极管BG18的发射极、三极管BG19的发射极、三极管BG20的发射极接地。
[0008]4、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野外探险救援电动汽车电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电阻R7接在电源VCC和三极管BG25的集电极之间,电阻R8接在电源VCC和三极管BG26的集电极之间,常开触点J5

1和常闭触点J6

2串联后接在常闭触点J8

4和三极管BG 25的基极之间,常开触点J6

1和常闭触点J5

2串联后接在常闭触点J8

4和三极管BG26的基极之间,常闭触点J8

4的另一端与常闭触点J7

4串联后与电源VCC相连,三极管BG21和三极管BG23的基极接三极管BG25的集电极,三极管BG22和三极管BG24的基极接三极管BG26的集电极,电机M3的正极接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野外探险救援电动汽车电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轮、后轮,所述前轮、后轮之间设有跨步轮,所述前轮、后轮、跨步轮位于车辆两侧,所述跨步轮与后轮之间通过设有旋转臂相连接,所述旋转臂上平行排列安装3个齿轮,两侧所述后轮之间通过设有后轮轴相连接,所述后轮轴上设有后轮轴齿轮、传动齿轮,所述跨步轮上设有跨步轮轴,所述跨步轮轴上安装有跨步轮轴齿轮,所述旋转臂通过后轮轴齿轮带动,车辆的前部安装有线圈Mag1和Mag2,线圈Mag2固定在车体上,线圈Mag1通过支架安装在车外,与线圈Mag2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线圈Mag1和Mag2绕法相反,相类似的在车辆的后部,安装有线圈Mag3和Mag4,线圈Mag4固定在车体上,线圈Mag3通过支架安装在车外,与线圈Mag4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线圈Mag3和Mag4绕法相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外探险救援电动汽车电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直行前进信号接集成电路IC1的1脚,直行后退信号接集成电路IC1的2脚,左转前进信号接集成电路IC1的3脚,左转后退信号接集成电路IC1的4脚,右转前进信号接集成电路IC1的5脚,右转后退信号接集成电路IC1的6脚,前进跨步信号接集成电路IC1的7脚,后退信号跨步接集成电路IC1的8脚,晶振XT1接在集成电路IC1的18脚和19脚之间,电容C1接在集成电路IC1的18脚和地之间,电容C2接在集成电路IC1的19脚和地之间,三极管BG1的基极接集成电路IC1的21脚,二极管D1的正极接三极管BG1的集电极,二极管D1的负极接集成电路IC1的40脚,继电器J1并联在二极管D1的两侧,三极管BG2的基极接集成电路IC1的22脚,二极管D2的正极接三极管BG2的集电极,二极管D2的负极接集成电路IC1的40脚,继电器J2并联在二极管D2的两侧,三极管BG3的基极接集成电路IC1的23脚,二极管D3的正极接三极管BG3的集电极,二极管D3的负极接集成电路IC1的40脚,继电器J3并联在二极管D3的两侧,三极管BG4的基极接集成电路IC1的24脚,二极管D4的正极接三极管BG4的集电极,二极管D4的负极接集成电路IC1的40脚,继电器J4并联在二极管D4的两侧,三极管BG5的基极接集成电路IC1的25脚,二极管D5的正极接三极管BG5的集电极,二极管D5的负极接集成电路IC1的40脚,继电器J5并联在二极管D5的两侧,三极管BG6的基极接集成电路IC1的26脚,二极管D6的正极接三极管BG6的集电极,二极管D6的负极接集成电路IC1的40脚,继电器J6并联在二极管D6的两侧,集成电路的40脚接电源VCC,集成电路的20脚、三极管BG1、BG2、BG3、BG4、BG5的发射极接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野外探险救援电动汽车电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电阻R1接在电源VCC和三极管BG11的集电极之间,电阻R2接在电源VCC和三极管BG12的集电极之间,电阻R3接在电源VCC和三极管BG13的基极之间,二极管D7的正极接三极管BG13的发射极,二极管D7的负极接电源VCC,继电器J7并联在二极管D7的两侧,常开触点J1

1和常闭触点J2

3串联后接在常闭触点J8

2和三极管BG11的基极之间,常开触点J2

1和常闭触点J1

3串联后接在常闭触点J8

2和三极管BG12的基极之间,常闭触点J8

2的另一端与常闭触点J7

2串联后与电源VCC相连,三极管BG7和三极管BG9的基极接三极管BG11的集电极,三极管BG8和三极管BG10的基极接三极管BG12的集电极,电机M1的正极接三极管BG8和BG10的发射极,电机M1的负极接三极管BG7和BG9的发射极,三极管BG7和BG8的集电极接三极管BG13的基极,三极管BG9的集电极、三极管BG10的集电极、三极管BG11的发射极、三极管BG12的发射极、三极管BG13的发射极接地。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野外探险救援电动汽车电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电阻
R4接在电源VCC和三极管BG18的集电极之间,电阻R5接在电源VCC和三极管BG19的集电极之间,电阻R6接在电源VCC和三极管BG20的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天沛孙金海詹新生肖亚杰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