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黑皮鸡枞菌层架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953066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4 10: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立体农业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黑皮鸡枞菌层架栽培方法,黑皮鸡枞菌层架栽培方法包括:制备栽培基质与栽培袋;选择优质、高产、抗性强、商品性好的黑皮鸡枞菌种;将选择的黑皮鸡枞菌种于无菌条件下接种于栽培袋中,并将菌袋移入养菌室层架上进行培养、出菇期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于子实体菌盖平展尚未开伞、孢子散发之前采收并包装。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黑皮鸡枞菌层架栽培方法实现了黑皮鸡枞菌的高效种植,能够结合控温条件进行黑皮鸡枞菌的周年栽培,大大提高了经济收益;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栽培基质能够为黑皮鸡枞菌层提供生长发育所需的碳源以及有机氮源。有机氮源。有机氮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黑皮鸡枞菌层架栽培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立体农业
,尤其涉及一种黑皮鸡枞菌层架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黑皮鸡枞菌(Oudemansiella raphanipies),又名长根菇,是属担子亚门菌,层菌纲,伞菌目,白蘑科。黑皮鸡枞菌属于中温偏高温型食用菌,晚春至秋季均可出菇,适宜在秋季制作栽培袋,春夏季栽培出菇。福建闽北可分为春栽和秋栽,春栽于2月至3月制作栽培袋,4月至5月地温稳定在20℃以上栽培袋下田,进行出菇管理。秋栽于7月至8月制作栽培袋,9月至10月地温降至28℃以下进入出菇管理。
[0003]黑皮鸡枞菌属于腐生性菌类,自己不能制造养分,适宜在微酸性或中性环境中生长,需要碳、氮元素和各种矿物质,这些营养成分需要在培养料中获得。黑皮鸡枞菌喜覆土栽培,目前大多数是铺地栽培,该栽培方法种植效率低,收获少,不能够充分利用空间,层架栽培的方法成熟度差。
[0004]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现有的黑皮鸡枞菌栽培方法种植效率低,收获少,更没有进行成熟完善层架栽培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黑皮鸡枞菌层架栽培方法。
[0006]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黑皮鸡枞菌层架栽培方法,所述黑皮鸡枞菌层架栽培方法包括:
[0007]步骤一,制备栽培基质与栽培袋;选择优质、高产、抗性强、商品性好的黑皮鸡枞菌种;
[0008]步骤二,将市场选购后通过优选的黑皮鸡枞菌种于无菌条件下接种于栽培袋中,并将菌袋移入养菌室层架上进行培养、出菇期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
[0009]步骤三,于子实体菌盖平展尚未开伞、孢子散发之前采收并包装。
[0010]进一步,所述栽培基质按照质量分数由棉籽壳35%、玉米芯18%、杂木屑18%、麦麸20%、玉米粉5%、豆粕3%以及石灰1%组成。
[0011]进一步,所述制备栽培袋包括:
[0012](1)按比例称取棉籽壳、豆粕、麦麸、玉米面、木屑、轻质碳酸氢钙、过磷酸钙以及石灰;将称取的杂木屑、玉米芯提前1d~2d浸泡预湿;
[0013](2)将预湿后的杂木屑、玉米芯以及称取的棉籽壳、豆粕、麦麸、玉米面、木屑、轻质碳酸氢钙、过磷酸钙以及石灰加水混合均匀,得到栽培料;
[0014](3)将所述栽培料搅拌均匀后放置于聚丙烯塑料袋或低压聚乙烯袋中进行套环封口以及灭菌,冷却至28℃以下得到栽培袋。
[0015]进一步,所述栽培袋水分含量为50%

70%。
[0016]进一步,所述按比例称取棉籽壳、豆粕、麦麸、玉米面、木屑、轻质碳酸氢钙、过磷酸
钙以及石灰包括:
[0017]按照重量份数称取棉籽壳60

70份、豆粕2

4份、麦麸10

20份、玉米面5

10份、木屑4份、轻质碳酸氢钙1份、过磷酸钙1份、石灰1份。
[0018]进一步,所述灭菌包括:
[0019]当选用聚丙烯塑料袋时于121℃下高压灭菌4h;当选用低压聚乙烯袋时于100℃下常压灭菌16h~18h。
[0020]进一步,所述培养包括:于22℃~25℃、空气湿度60%~70%、二氧化碳浓度不高于0.1%(V/V)、暗光环境下进行培养。
[0021]进一步,所述出菇期管理包括:
[0022]1)场地整理:清除出菇场地的杂草、石块,平整土地,使用生石灰或其他低毒化学药剂进行杀菌、杀虫;
[0023]2)做畦:将田地整理成畦宽1.1m~1.2m、畦深15cm~20cm的畦床,两畦间隔50cm~55cm的走道。
[0024]3)脱袋:当菌袋培养基表面出现黑褐色菌皮,去除塑料袋,直立排放在畦床上,菌棒间留2cm的缝隙,转向步骤4)进行覆土;
[0025]4)覆土:选择泥炭土、草炭土或有机质含量丰富的壤土,对选择的壤土进行消毒处理并调节土壤含水量18%~20%,再利用消毒调节后的壤土将菌棒间的缝隙填满,覆土厚度3cm~4cm;
[0026]5)出菇管理:覆土后保持土层湿润,白天覆盖塑料膜,晚间揭膜;当覆土表面有少量白色菌丝出现时,增加料面湿度,并加大通风量,温度调整为24℃~28℃,空气湿度调整为85%~90%,菇房光照调整为200lx~400lx,二氧化碳浓度调整0.1%~0.15%(V/V)。
[0027]进一步,所述病虫害防治包括:
[0028]物理防治:于菇房上设置缓冲间、防虫网;采用黑光灯、频振式杀虫灯、粘虫黄板诱杀成虫;
[0029]化学防治: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子实体生长期不使用农药。
[0030]进一步,所述于子实体菌盖平展尚未开伞、孢子散发之前采收并包装包括:
[0031]采收前2d停止喷水,采收时夹住菌柄基部轻轻向上拔起;采菇后清理畦床,将留下的凹陷处用湿土补平;
[0032]采收后用小刀将菌柄基部的假根、泥土和杂质削除,装入泡沫箱并于24h内进行打冷,于低温条件下运输;所述打冷温度为0℃。
[0033]结合上述的技术方案和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要保护的技术方案所具备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
[0034]本专利技术实现了黑皮鸡枞菌的高效种植,能够结合控温条件进行周年栽培,大大提高了经济收益;本专利技术的栽培基质能够为黑皮鸡枞菌层提供生长发育所需的碳源以及有机氮源。
[0035]本专利技术着眼于食用菌与自然环境资源(尤其是光、热、水、土资源)的多梯度利用,按照食用菌与其他生物之间互利共生的原理、空间生态位人工匹配原理、生物节律与自然资源的时间节律配合原理,充分发掘生产潜力,使各类投入在时间、空间、物种、层次等的最佳配置,形成多层次配置、多级质能循环利用转化的立体种植的高产高效生产方式,从而实
现食用菌产业“高产、高效、优质”目标,大幅度提高食用菌产业的社会、经济、生态综合效益。
[003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转化后的预期收益和商业价值为:黑皮鸡枞菌是一种高品质菌,市场供不应求,售卖效益高。该技术方案转化后,可以在同样的棚架面积前提下,扩大了菌菇种植面积,菇床面积增加了2

3倍,进一步是提高了2

3倍的菌菇产量和效益。通过层架栽培黑皮鸡枞菌,在不增加土地面积的前提下,提高了产出量,经济收益明显。
[0037]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否解决了人们一直渴望解决、但始终未能获得成功的技术难题:该技术方案提供了完善的种植技术,并提高了单位土地面积的产出量,从而稳定了黑皮鸡枞菌的种植规模和增加了市场供应量,进而有促进了种植规模的扩大。该技术方案对黑皮鸡枞菌的市场供应量和规模产业化有促进作用。
附图说明
[0038]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黑皮鸡枞菌层架栽培方法流程图。
[0039]图2是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进行实际验证的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0]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黑皮鸡枞菌层架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黑皮鸡枞菌层架栽培方法包括:步骤一,制备栽培基质与栽培袋;选择优质、高产、抗性强、商品性好的黑皮鸡枞菌种;步骤二,将选择的黑皮鸡枞菌种于无菌条件下接种于栽培袋中,并将菌袋移入养菌室层架上进行培养、出菇期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步骤三,于子实体菌盖平展尚未开伞、孢子散发之前采收并包装。2.如权利要求1所述黑皮鸡枞菌层架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基质按照质量分数由棉籽壳35%、玉米芯18%、杂木屑18%、麦麸20%、玉米粉5%、豆粕3%以及石灰1%组成。3.如权利要求2所述黑皮鸡枞菌层架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栽培袋包括:(1)按比例称取棉籽壳、豆粕、麦麸、玉米面、木屑、轻质碳酸氢钙、过磷酸钙以及石灰;将称取的杂木屑、玉米芯提前1d~2d浸泡预湿;(2)将预湿后的杂木屑、玉米芯以及称取的棉籽壳、豆粕、麦麸、玉米面、木屑、轻质碳酸氢钙、过磷酸钙以及石灰加水混合均匀,得到栽培料;(3)将所述栽培料搅拌均匀后放置于聚丙烯塑料袋或低压聚乙烯袋中进行套环封口以及灭菌,冷却至28℃以下得到栽培袋。4.如权利要求3所述黑皮鸡枞菌层架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袋水分含量为50%

70%。5.如权利要求3所述黑皮鸡枞菌层架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比例称取棉籽壳、豆粕、麦麸、玉米面、木屑、轻质碳酸氢钙、过磷酸钙以及石灰包括:按照重量份数称取棉籽壳60

70份、豆粕2

4份、麦麸10

20份、玉米面5

10份、木屑4份、轻质碳酸氢钙1份、过磷酸钙1份、石灰1份。6.如权利要求3所述黑皮鸡枞菌层架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灭菌包括:当选用聚丙烯塑料袋时于121℃下高压灭菌4h;当选用低压聚乙烯袋时于1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华陈正东孙月红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市大丰区绿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