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道路监控镜头及装配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5285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4 10: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道路监控镜头及装配工艺,该镜头包括主筒、设于主筒内的透镜组,所述主筒从前到后依次包括头部、前部及后部,且头部、前部及后部的最大外径依次减小,所述透镜组前端的第一片透镜安装于所述前部的内侧,所述前部的外周匹配套设有前调节件,所述后部的外周匹配套设有后调节件,所述后调节件的前端安装有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道路监控镜头及装配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镜头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新型道路监控镜头及装配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如图1所示为现有的一款道路监控镜头,其包括主筒,在主筒的中部外周侧设有P

IRIS光圈(精确光圈)及减速箱,且对应主筒的前后部,主筒外周分别套设有与减速箱配合的前调节件及后调节件,其中,靠近物侧的一端为前端,靠近像侧的一端为后端。该镜头的一大特点为:其前端的第一片透镜——第一透镜的外径远大于其他透镜的外径,如此为了便于生产组装,将第一透镜单独装在一个镜框——第一镜框上,该第一镜框与主筒前端螺纹配合固定,其他透镜则均安装在主筒内部,装配时,要先将前调节件从主筒前端套入(前调节件只能从主筒前端装入,主筒中部具有安装减速箱及P

IRIS光圈的突出结构,前调节件无法从主筒的后端套入),前调节件装完后,最后再安装第一镜框及第一透镜。
[0003]然而,上述镜头会存在以下问题:第一透镜通过第一镜框与主筒螺纹配合而固定,但是螺纹配合存在间隙,如此第一镜框与主筒配合安装时,极易发生倾斜,外加第一透镜的外径大,则第一镜框也随之变大,如此会进一步增加第一镜框与主筒配合时倾斜的风险,而若第一透镜一旦倾斜,其会严重影响镜头的成像,则镜头的质量无法保证。且第一镜框与主筒配合,其与前调节件的缝隙大,镜头不美观。此外,在组装第一镜框及第一透镜时,需先将第一镜框(第一透镜已装好)安装至主筒前端,若符合要求,第一镜框再拆下,并在主筒的对应位置点胶,点胶完成后再安装第一镜框完成最后安装。在此过程中,第一镜框需多次安装,会有第一透镜落灰、图像不良的风险存在。
[0004]那么,该如何解决上述镜头第一透镜倾斜的问题呢。专利技术人想到一种方法是将第一透镜也安装至主筒上,如此可有效提高所有透镜的同轴度及平行度。但是若将第一透镜安装至主筒内,则主筒前端的外径会明显增大(为了安装第一透镜)且会大于前调节件的内径,那么前调节件将会无法再从主筒前端安装,则前调节件的安装就成了新的问题;而若将前调节件的内径增大使其能从主筒前端套入,则主筒对应安装前调节件的外径也必将增大使其与前调节件匹配(对应主筒前部的壁厚增大),然后这样镜头的体积及重量会大大增加,同时成本也会明显上升,显然不符合实际生产要求。
[0005]综上,解决上述道路监控镜头第一片透镜(第一透镜)倾斜的问题成了该款镜头亟需解决的问题。
[0006]鉴于此,本申请专利技术人专利技术了一种新型道路监控镜头及装配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提高透镜的同轴度及平行度,同时解决装配难题的新型道路监控镜头及装配工艺。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道路监控镜头及装配工艺,
包括主筒、设于主筒内的透镜组,所述主筒从前到后依次包括头部、前部及后部,且头部、前部及后部的最大外径依次减小,所述透镜组前端的第一片透镜安装于所述前部的内侧,所述前部的外周匹配套设有前调节件,所述后部的外周匹配套 设有后调节件,所述后调节件的前端安装有P

IRIS光圈、与前调节件及后调节件配合的减速箱。
[0009]进一步地,所述后调节件包括匹配套设在后部外周的外筒、匹配套设在外筒外周的后调节环,所述P

IRIS光圈及减速箱安装于所述外筒的前端,所述后调节环的前端沿其圆周方向设有与减速箱配合的后调节齿。
[0010]进一步地,所述外筒的前端朝径向外侧延伸设有一环形台面,所述环形台面的前侧与前部的后端匹配相抵,且环形台面上设有与主筒连接固定的连接孔、用于安装减速箱的第一安装孔。
[0011]进一步地,所述环形台面的前端朝前延伸设有至少一个弧形卡块,所述弧形卡块匹配卡合在前部外周并与前调节件的后端相抵,其中一个弧形卡块的一端设有用于安装P

IRIS光圈的第二安装孔。
[0012]进一步地,所述弧形卡块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弧形卡块分别位于环形台面前端的两侧。
[0013]进一步地,所述外筒的外周沿其圆周方向设有定位凸条,所述后调节环的前端与所述定位凸条匹配相抵。
[0014]进一步地,所述外筒侧面设有至少一个螺旋形后导向孔,所述后调节环内壁设有与后导向孔一一对应设置的后限位槽,且后限位槽均与主筒的轴线方向平行,所述后部设有与后导向孔一一对应设置的螺旋形让位孔,所述后部内侧设有后镜框及与后导向孔一一对应设置的后导向钉,所述后导向钉一端与后镜框固接,另一端依次穿过让位孔及后导向孔并嵌入后限位槽内。
[0015]进一步地,所述前调节件包括匹配套设在前部外周的套筒、匹配套设在套筒外周的前调节环,所述前调节环的后端沿其圆周方向设有与减速箱配合的前调节齿,所述套筒侧面设有至少一个螺旋形前导向孔,所述前部设有与前导向孔一一对应设置的前限位孔,且前限位孔均与主筒的轴向方向平行,所述前部内侧设有前镜框及与前导向孔一一对应设置的前导向钉,所述前导向钉一端与前镜框固接,另一端穿过前限位孔并嵌入前导向孔内。
[0016]进一步地,所述前调节件的前端与前部的后端匹配相抵,且所述前调节件的外径与前部的外径相等。
[0017]一种用于上述新型道路监控镜头的装配工艺,所述透镜组从前至后依次包括第一组元、第二组元、第三组元及第四组元,所述主筒的前部内侧设有前镜框,且所述第二组元安装于所述前镜框内,所述主筒的后部内侧设有后镜框,且所述第四组元安装于所述后镜框内,该装配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将第二组元、第三组元、第四组的透镜元依次安装至前镜框、主筒及后镜框内,之后将装有透镜的前镜框自主筒前端装入主筒内;S2:安装前调节件,依次将套筒及前调节环自主筒后端安装至主筒的前部;S3:将后镜框自主筒后端装入后部内侧,将外筒自主筒后端安装至主筒后部;S4:将减速箱安装至外筒的前端,将后调节环自主筒后端安装至外筒上;S5:将P

IRIS光圈安装至外筒前端;
S6:将第一组元的透镜自主筒前端安装至主筒内部,完成镜头装配。
[001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道路监控镜头及装配工艺,通过将所有透镜均安装到主筒上,将P

IRIS光圈及减速箱安装至后调节件上,在有效提高所有透镜的同轴度及平行度,保证镜头的成像质量的同时,有解决了镜头的装配难题,此外镜头的整体结构也更加简洁、紧凑,镜头的整体外观也更加美观。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现有道路监控镜头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道路监控镜头立体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道路监控镜头另一视角立体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道路监控镜头分解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道路监控镜头剖视图,图中隐去了减速箱及P

IRIS光圈;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主筒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前镜框与前调节件配合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外筒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外筒另一视角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道路监控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筒、设于主筒内的透镜组,所述主筒从前到后依次包括头部、前部及后部,且头部、前部及后部的最大外径依次减小,所述透镜组前端的第一片透镜安装于所述前部的内侧,所述前部的外周匹配套设有前调节件,所述后部的外周匹配套 设有后调节件,所述后调节件的前端安装有P

IRIS光圈、与前调节件及后调节件配合的减速箱。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道路监控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调节件包括匹配套设在后部外周的外筒、匹配套设在外筒外周的后调节环,所述P

IRIS光圈及减速箱安装于所述外筒的前端,所述后调节环的前端沿其圆周方向设有与减速箱配合的后调节齿。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道路监控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的前端朝径向外侧延伸设有一环形台面,所述环形台面的前侧与前部的后端匹配相抵,且环形台面上设有与主筒连接固定的连接孔、用于安装减速箱的第一安装孔。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道路监控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台面的前端朝前延伸设有至少一个弧形卡块,所述弧形卡块匹配卡合在前部外周并与前调节件的后端相抵,其中一个弧形卡块的一端设有用于安装P

IRIS光圈的第二安装孔。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道路监控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卡块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弧形卡块分别位于环形台面前端的两侧。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道路监控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的外周沿其圆周方向设有定位凸条,所述后调节环的前端与所述定位凸条匹配相抵。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道路监控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侧面设有至少一个螺旋形后导向孔,所述后调节环内壁设有与后导向孔一一对应设置的后限位槽,且后限位槽均与主筒的轴线方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金龙徐银龙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力鼎车载光学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