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矿运煤降温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5189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4 10: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煤矿运煤降温机构,涉及煤矿开采技术领域,其中该降温机构包括:输送带,其两侧均安装有挡板;降温组件,安装在输送带的顶部;其中,所述降温组件包含连接板,且连接板的两侧均安装有侧板,所述侧板侧壁的连杆与连接板插接,且侧板的侧壁安装有形状呈“L”形的钩板,所述降温组件通过钩板与挡板连接;所述侧板的侧壁安装有多个喷头。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煤矿运煤降温机构,由于采用了带有钩板的侧板,且侧板可自由展开或者收缩,所以,有效解决了现有的煤矿运煤降温机在使用时,实施繁琐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了快速安装的目的,同时无需对煤炭生产流水线进行调整,只需在原有设备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即可,简单方便。简单方便。简单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矿运煤降温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煤矿开采
,特别涉及一种煤矿运煤降温机构。

技术介绍

[0002]煤是最主要的固体燃料,是可燃性有机岩的一种,煤由一定地质年代生长的繁茂植物,在适宜的地质环境中,逐渐堆积成厚层,并埋没在水底或泥沙中,经过漫长地质年代的天然煤化作用而形成的,而在煤炭开采时,煤炭是通过破碎得到,会释放大量的热,导致刚开采下来的煤炭温度过高,不利于后续的处理,这就需要使用降温设置对煤炭进行降温处理;
[0003]目前,现有的煤矿运煤降温机构在使用时(专利申请号:CN202111560308.8),包括壳体,壳体上部固定安装有进料口,进料口内安装有粉碎机构,壳体内顶面竖向转动安装有转轴,转轴上部外侧壁安装有动力机构,动力机构包括固定套接在转轴外侧壁的第一皮带轮,壳体上壁上端面竖向固定安装有输出轴转动贯穿壳体的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转动贯穿保护板,保护板用于保护第一皮带等组件,防止下落的煤矿碎料不停地砸在第一皮带上,也起到了分散煤矿碎料的作用,且外侧壁固定套接有第二皮带轮,第二皮带轮通过第一皮带与第一皮带轮传动连接,第一皮带轮与第二皮带轮均位于保护板下方,转轴下部外侧壁横向固定安装有多根搅拌杆,搅拌杆促进煤矿碎料与水的混合,加速煤矿碎料额水冷,同时也加速了泥土溶解与水,提高了煤矿清洗的效率,壳体内侧壁通过横向固定安装的连接杆横向固定连接有倾斜设置的保护板,保护板截面为L型,转轴转动贯穿保护板,壳体下部竖向固定安装有出料管,出料管上端安装有阀门,出料管下端固定导通有倾斜设置的运输管,运输管内安装有运输机构,运输管较低的一端底部开设有出水口,运输管下端出水,上端出料,实现碎料与水的分离,保证装置功能的实现,运输管较高的一端下方横向设置有底座架,底座架上端面两端均通过竖向固定安装的支架横向转动连接有传送辊,两个传送辊通过传送带传动连接,其中一根传送辊的轴安装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套接在传送辊的轴外侧壁的从动皮带轮,底座架上端面横向固定安装有第四电机,第四电机的输出轴外侧壁固定套接有主动皮带轮,主动皮带轮通过第二皮带与从动皮带轮传动连接,传送带上方设置有下端与底座架上端面固定连接的固定架,固定架上部上端面开设有贯穿的开槽,开槽内转动安装有涡扇,固定架内侧壁横向固定安装有与传送带上层下端滑动配合的支撑板,支撑板上端面竖向固定安装有与传送带外侧壁滑动配合的阻隔板,阻隔板用于对煤矿碎料进行阻挡,防止煤矿碎料从传送带两侧掉落,壳体与运输管下表面均竖向固定安装有底柱,壳体下部为倒立的圆台状,壳体下部的形状设计使得碎料排出更加方便。
[0004]但在上述技术方案实施的过程中,发现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0005]1、实施繁琐:现有的煤矿运煤降温机构在使用时,需要占用一定的空间,同时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进行安装,影响装置使用的方便性,而且,还需要改变原有煤矿的处理顺序,所以需要对原有流水线进行调整,导致使用繁琐,其次,还增加了煤炭处理的时
长,影响煤炭处理的效率;
[0006]2、浪费水源:现有的煤矿运煤降温机构在使用时,通过将运输管倾斜设置,使得水和煤炭向不同的方向移动,但是由于运输管向下倾斜,水在重力的作用下,向运输管向下的一端流出(水一直流出),且这就导致壳体内部的进水量需要大于运输管的排水量,否者壳体内部的水无法与煤炭充分接触,使得煤炭表面的泥沙无法被除去,其次,粉碎后的煤炭,容易堵塞在送料螺旋和运输管之间的间隙,导致送料螺旋旋转的阻力增大,影响装置的使用寿命
[0007]3、无法持续降温:现有的煤矿运煤降温机构在使用时,只是将煤炭过了一边水,但是由于煤炭的开采时,内部温度较高,所以只通过一次短时间内的浸水式降温,很难将温度降下来,这就导致后续还需要在对煤炭进行再次降温或者处理,严重影响装置的使用效果,其次,如果采用长时间的金浸泡来进行降温,虽然能够起到降温的作用,但是,降温所需时间过程,影响煤炭的及时输送,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煤矿运煤降温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9]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煤矿运煤降温机构,解决现有的煤矿运煤降温机在使用时,浪费水源、实施繁琐以及无法持续降温的技术问题。
[0010](二)技术方案
[0011]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12]一种煤矿运煤降温机构,该降温机构包括用于对煤炭进行运输的输送带以及安装在输送带上的降温组件,且降温组件用于对运输组件运输的煤炭进行降温:
[0013]输送带,用于运输粉碎后的煤炭,属于原煤炭开采流水线上的部分结构,其两侧均安装有挡板,用于限制煤炭的移动范围,避免煤炭从输送带上掉落;
[0014]降温组件,安装在输送带的顶部,用于对经过输送带运输的煤炭进行降温;
[0015]其中,降温组件包含连接板,且连接板的两侧均安装有侧板,两个侧板分别与输送带两侧的挡板连接,侧板侧壁的连杆与连接板插接,如图2所示,连杆插接在连接板的内部,从而将两个侧板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同时可根据输送带的宽度,适应性调整两个侧板之间的间距,提高装置的适用性,且侧板的侧壁安装有形状呈“L”形的钩板,通过钩板和侧板的连接,形成U形结构,降温组件通过钩板与挡板连接,使得挡板卡入到钩板和侧板之间形成的间隙中,即挡板卡入到U形结构的开口中,形成如图4所示形状;
[0016]侧板的侧壁安装有多个喷头,通过喷头将水或者泡沫喷洒到煤炭的表面,从而对煤炭进行降温。
[0017]优选的,侧板的侧壁安装有对接头(方便与水泵或泡沫发生器连接),且对接头通过管道与喷头连接,使得水(泡沫)能够沿着管道进入到喷头,再由喷头将水(泡沫)喷出;
[0018]其中,喷头的出水端向输送带所在方向倾斜,方便喷头喷出的水(泡沫)喷洒到煤炭的表面,从而使水(泡沫)快速的覆盖在煤炭的表面。
[0019]优选的,连杆与连接板的内壁之间通过弹簧连接,且弹簧始终处于收缩状态,从而拉动连杆,使得与连杆连接的挡板一起向连接板的中心处移动,由此保持挡板和连接板之间连接的稳定性,且方便对挡板进行调整;
[0020]其中,连接板的宽度大于连杆长度的两倍,所以,即使连接板两侧的连杆均完全插入到连接板中时,依旧预留有弹簧放置的空间。
[0021]优选的,降温组件的数量为两组,且其中一组降温组件上的喷头与水泵连通;另一组降温组件上的喷头与泡沫发生器连接,通过在煤炭的外部喷洒泡沫,使得带有水分的泡沫逐渐与高温的煤炭接触,从而不断的对煤炭表面进行加湿,其次,由于泡沫之间相互对接,在靠近煤炭一侧的泡沫被高温刺破时,外侧的泡沫在重力的作用下,向煤炭方向移动,从而不断的对煤炭表面进行润湿,使得煤炭长时间保持,表面沾有水分的状态,由此将煤炭表面的高温吸收,提高降温效果的同时还能无需煤炭产时间停留在每一位置;
[0022]其中,水泵和泡沫发生器均安装在输送带的底部,且水泵和泡沫发生器均通过管道与输送带底部的水箱连通,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矿运煤降温机构,其特征在于,该降温机构包括:输送带(1),其两侧均安装有挡板(2);降温组件(3),安装在输送带(1)的顶部;其中,所述降温组件(3)包含连接板(31),且连接板(31)的两侧均安装有侧板(32),所述侧板(32)侧壁的连杆(33)与连接板(31)插接;所述侧板(32)的侧壁安装有呈“L”形的钩板(34),且所述降温组件(3)通过钩板(34)与挡板(2)连接;所述侧板(32)的侧壁安装有多个喷头(3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运煤降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32)的侧壁安装有对接头,且对接头通过管道与喷头(35)连接;其中,所述喷头(35)的出水端向输送带(1)所在方向倾斜。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运煤降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33)与连接板(31)的内壁之间通过弹簧连接,且弹簧始终处于收缩状态;其中,所述连接板(31)的宽度大于连杆(33)长度的两倍。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运煤降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组件(3)的数量为两组,且其中一组所述降温组件(3)上的喷头(35)与水泵(5)连通;另一组所述降温组件(3)上的喷头(35)与泡沫发生器(6)连接;其中,所述水泵(5)和泡沫发生器(6)均安装在输送带(1)的底部,且水泵(5)和泡沫发生器(6)均通过管道与输送带(1)底部的水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涛缪亚辉王威栋苗于惠宜伟刘成波邸江波刘博荆柯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煤业有限公司陕西矿业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