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材料盖板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95182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4 10: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盖板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时以并排的多根玻璃纤维丝加树脂制成单向玻纤预浸料,热压多层单向玻纤预浸料制得复合热压层,复合热压层表面设置装饰保护层,带有装饰保护层的复合热压层经机加工得到所述盖板。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复合材料盖板表面没有网格印,外观更加美观,后续更容易上色,不易褪色、掉色,此外,所述树脂中可以加入颜料,盖板根据树脂颜色体现出来相应的颜色;生产中,树脂中不含溶剂,成型后力学性能更佳,工艺和产品更环保,固含量稳定,生产过程中能够有效控制树脂含量和精度;多层单向玻纤预浸料的层与层之间以选定角度交错堆叠,可以通过铺层角度控制产品各个方向的力学扭力,提高了盖板的强度和刚度。度和刚度。度和刚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材料盖板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玻纤盖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材料盖板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行业对3C(计算机、通讯和消费电子产品)产品的外观件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在手机应用方面。高端的手机后盖板的材质由塑料/金属材质发展为玻璃/陶瓷材质,玻璃/陶瓷材质相较塑料/金属外壳,其外观更加美观,手感更好。但是,玻璃材质的后盖板易碎一直是行业所面临的难题。
[0003]目前针对上述的玻璃材质的后盖板易碎的问题,提出了湿法制备盖板的方法,即首先在玻璃纤维布表面涂布混合液体

树脂胶液,待树脂胶液固化后,再将若干层玻璃纤维布进行热压复合。其中,玻璃纤维布是将玻璃拉制成极细的玻璃丝(此时的玻璃丝就具有了很好的柔软性),再将玻璃丝纺成纱并通过织布机纺织成玻璃纤维布。由于玻璃纤维较柔软,复合后的玻璃纤维布柔性相较玻璃提高柔性,使得制成的盖板不易碎。
[0004]但上述的湿法制备盖板的方法具有以下缺点:1)湿法制备盖板的方法中所采用的树脂胶液为液体混合物,液体混合物含有树脂、有机溶剂、分散剂和填料等,成型后产品中具有溶剂残留,因此工艺不环保,产品也不环保,其次,热压复合时,因溶剂残留会造成产品的内层孔洞,或者因溶剂挥发而造成产品表面形成小气泡或小孔,因此直接影响产品力学性能。
[0005]2)正如上述的玻璃纤维布为纺织物/编织物,其具有网格形状,多层玻璃纤维布热压复合型后,产品表面具有网格印,影响外观美感;此外,由于热压成型后的产品表面具有网格印,因此产品的表面外观微观上凹凸不平,不易喷漆上色,即使上色后后期也容易褪色、掉色。
[0006]3)湿法制备盖板所采用的树脂胶液中含有机溶剂,容易出现沉降现象,使得无机填料出现团聚,同时有机溶剂会挥发,树脂胶液的固含量难以稳定控制,因此生产过程中无法有效控制树脂含量和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盖板及其制作方法。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盖板,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由复合板料经机加工而成型出设定形状,所述复合板料由至少两层单向玻纤预浸料经热压粘合所形成的复合热压层和设置于所述复合热压层表面的装饰保护层,所述单向玻纤预浸料包括双面覆盖有树脂胶膜并由树脂胶膜粘连的多根并排设置的玻璃纤维丝。
[0009]优选的,所述的至少两层单向玻纤预浸料以选定角度铺层叠合以热压复合。
[0010]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选定角度至少选自0
°
、90
°
和45
°
中的任意一种。
[0011]优选的,所述树脂胶膜的树脂为透明树脂或有色树脂。
[0012]优选的,所述保护层至少包括油墨保护层、硅胶层和PET层中的任一种。优选的,所述单向玻纤预浸料的厚度为20~250μ。
[0013]优选的,该盖板还包括至少一片钢化玻璃,所述钢化玻璃设置于相邻的两所述单向玻纤预浸料之间。
[0014]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钢化玻璃厚度为50~200μ。
[0015]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盖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多根玻璃纤维丝经过展纱铺平而均匀并排排布,再在排布好的多根玻璃纤维丝的双面设置树脂胶膜,最后采用干法热压,即经过多组热压辊热压、含浸而制成单向玻纤预浸料;步骤2):将至少两层单向玻纤预浸料以选定角度铺层叠合并利用热压工艺进行热压复合,从而形成复合热压层;步骤3):通过至少通过喷涂/印刷/贴层处理方式在所述复合热压层的表面形成装饰保护层;步骤4):根据需求对步骤3)所得的带有装饰保护层的复合热压层进行加工成型,从而形成设定形状的盖板。
[0016]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采用静电法展纱,即采用与橡胶轮接触摩擦诱发静电,从而使得玻璃纤维丝带荷电,再经过X

Y两个方向振动,使得带荷电的玻璃纤维丝在复合产线上均匀展开排布。
[0017]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通过涂膜工艺将树脂均匀地涂覆到离型纸上,从而形成树脂胶膜,排布好的多根玻璃纤维丝经过上下两树脂胶膜,从而使得树脂胶膜涂覆在玻璃纤维丝上。
[0018]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干法热压的温度为80~250
°
C,时间为10S~120min。
[0019]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至少两层单向玻纤预浸料在模具中热压成型,成型的温度为80~250
°
C,时间为10s~120min,压合后降温固化。
[0020]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所述选定角度至少选自0
°
、90
°
和45
°
中的任意一种,但并不限于此,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0021]优选的,所述树脂胶膜的树脂为透明树脂或有色树脂;和/或,所述单向玻纤预浸料的厚度为20~250μ。
[0022]优选的,在步骤2)中,至少一相邻的两层所述单向玻纤预浸料之间夹设有钢化玻璃,所述钢化玻璃与各层单向玻纤预浸料一同经热压而形成复合热压层。
[0023]优选的,所述钢化玻璃厚度为50~200μ。
[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至少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复合材料盖板及其制备方法中所采用树脂胶膜不含有溶剂,成型后产品中没有溶剂残留,因此工艺环保,产品也环保;其次,热压复合时,不会因溶剂残留而造成产品的内层孔洞,或者因溶剂挥发而造成产品的表面具有小气泡或小孔,因此产品力学性能更佳。
[0025]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复合材料盖板采用单向玻纤预浸料进行热压复合,单向玻纤预浸料由均匀排布的多根玻璃纤维丝所形成,因此单向玻纤预浸料是单向纤维结构,非网格形状,多层单向玻纤预浸料复合成型后表面没有网格印,外观更加美观,且表面更平顺光滑,
因此盖板表面更容易喷漆上色,后期不易出现褪色、掉色现象。
[0026]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复合材料盖板制备方法中所采用的树脂胶膜可以添加色料进行着色,生产出来的单向玻纤预浸料则自带颜色,可以直接根据实际需求在树脂中加入颜色,多层单向玻纤预浸料热压复合形成的盖板可以根据树脂胶膜的颜色体现出来相应的颜色,因此后续可以不再喷涂上色。而现有技术中,所采用的玻璃纤维布复合成的盖板,其网格纹理比较严重,即便于树脂中加入颜料,最终产品也会体现出来部分白色的玻纤本色,因此为了避免产品颜色不均,现有技术只能在已经成型好的透明盖板上进行上色处理,反否则,只能被动接受产品的外观颜色不均,影响美观度。
[0027]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复合材料盖板制作方法中所采用的树脂胶膜中不含有机溶剂,不会出现溶剂挥发,不会出现沉降现象,树脂胶膜的固含量稳定,因此生产过程能够有效控制树脂含量和精度。
[0028]5)本专利技术中,多层单向玻纤预浸料的层与层之间可以以选定角度(如45
°
、9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材料盖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由复合板料经机加工而成型出设定形状,所述复合板料由至少两层单向玻纤预浸料经热压粘合所形成的复合热压层和设置于所述复合热压层表面的装饰保护层,所述单向玻纤预浸料包括双面覆盖有树脂胶膜并由树脂胶膜粘连的多根并排设置的玻璃纤维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材料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至少两层单向玻纤预浸料的层与层之间以选定角度铺层叠合以热压复合;和/或,所述树脂胶膜的树脂为透明树脂或有色树脂;和/或,所述保护层至少包括油墨保护层、硅胶层和PET层中的任一种;和/或,所述单向玻纤预浸料的厚度为20~250μ。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复合材料盖板,其特征在于:该盖板还包括至少一片钢化玻璃,所述钢化玻璃设置于相邻的两所述单向玻纤预浸料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复合材料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化玻璃的厚度为50~200μ。5.一种复合材料盖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多根玻璃纤维丝经过展纱铺平而均匀并排排布,再在排布好的多根玻璃纤维丝的双面设置树脂胶膜,最后采用干法热压,即经过多组热压辊热压、含浸而制成单向玻纤预浸料;步骤2):将至少两层单向玻纤预浸料的层与层之间以选定角度铺层叠合并利用热压工艺进行热压复合,从而形成复合热压层;步骤3):通过至少通过喷涂/印刷/贴层处理方式在所述复合热压层的表面形成装饰保护层;步骤4):根据需求对步骤3)所得的带有装饰保护层的复合热压层进行加工成型,从而形成设定形状的盖板。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复合材料盖板的制备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学林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德思恩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