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5154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4 10: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池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圆柱电池,包括:单体电池壳体结构;电芯,电芯设置于单体电池壳体结构内,电芯包括电芯主体、第一极耳以及第二极耳,间隔设置的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由电芯主体的同一端延伸而出,电芯主体形成有卷绕中心;其中,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沿卷绕中心的周向方向设置,且沿卷绕中心的径向方向上,第一极耳的长度大于第二极耳的长度,从而可以使得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能够在具体足够过流能力的基础上,也可以使得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之间能够具有一定的距离,从而将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合理布局于电芯主体上,增加电芯主体的空间利用率,以此改善圆柱电池的使用性能。性能。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圆柱电池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圆柱电池。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圆柱电池可以包括间隔设置的极耳,由于极耳结构限制,相邻极耳之间的位置关系很难控制,从而会出现布局不合理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圆柱电池,以改善圆柱电池的使用性能。
[000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圆柱电池,包括:
[0005]单体电池壳体结构;
[0006]电芯,电芯设置于单体电池壳体结构内,电芯包括电芯主体、第一极耳以及第二极耳,间隔设置的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由电芯主体的同一端延伸而出,电芯主体形成有卷绕中心;
[0007]其中,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沿卷绕中心的周向方向设置,且沿卷绕中心的径向方向上,第一极耳的长度大于第二极耳的长度。
[0008]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圆柱电池包括单体电池壳体结构和电芯,电芯设置于单体电池壳体结构内,电芯包括电芯主体、第一极耳以及第二极耳,通过使得间隔设置的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沿卷绕中心的周向方向设置,且沿卷绕中心的径向方向上,第一极耳的长度大于第二极耳的长度,从而可以使得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能够在具体足够过流能力的基础上,也可以使得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之间能够具有一定的距离,从而将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合理布局于电芯主体上,增加电芯主体的空间利用率,以此改善圆柱电池的使用性能。
附图说明
[0009]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公开,可参考在下面的附图中示出的实施例。在附图中的部件未必是按比例的,并且相关的元件可能省略,以便强调和清楚地说明本公开的技术特征。另外,相关要素或部件可以有如本领域中已知的不同的设置。此外,在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在各个附图中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
[0010]其中:
[0011]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电池的电芯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电池的卷芯的部分展开结构示意图;
[0014]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电池的极耳层的排列趋势图。
[0015]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16]10、单体电池壳体结构;20、电芯;21、电芯主体;211、卷绕中心;22、第一极耳;221、第一单片极耳;23、第二极耳;231、第二单片极耳;24、第三极耳;25、第四极耳;30、极柱结
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公开示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公开示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本文中的描述的示例实施例仅仅是用于说明的目的,而并非用于限制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因此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公开的保护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示例实施例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
[0018]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联列出项目的任何组合和所有组合。特别地,提到“该/所述”对象或“一个”对象同样旨在表示可能的多个此类对象中的一个。
[0019]除非另有规定或说明,术语“连接”、“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或电连接,或信号连接;“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中的具体含义。
[0020]进一步地,本公开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中所描述的“上”、“下”、“内”、“外”等方位词是以附图所示的角度来进行描述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的限定。还需要理解的是,在上下文中,当提到一个元件或特征连接在另外元件(一个或多个)“上”、“下”、或者“内”、“外”时,其不仅能够直接连接在另外(一个或多个)元件“上”、“下”或者“内”、“外”,也可以通过中间元件间接连接在另外(一个或多个)元件“上”、“下”或者“内”、“外”。
[0021]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圆柱电池,请参考图1至图3,圆柱电池包括:单体电池壳体结构10;电芯20,电芯20设置于单体电池壳体结构10内,电芯20包括电芯主体21、第一极耳22以及第二极耳23,间隔设置的第一极耳22和第二极耳23由电芯主体21的同一端延伸而出,电芯主体21形成有卷绕中心211;其中,第一极耳22和第二极耳23沿卷绕中心211的周向方向设置,且沿卷绕中心211的径向方向上,第一极耳22的长度大于第二极耳23的长度。
[0022]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圆柱电池包括单体电池壳体结构10和电芯20,电芯20设置于单体电池壳体结构10内,电芯20包括电芯主体21、第一极耳22以及第二极耳23,通过使得间隔设置的第一极耳22和第二极耳23沿卷绕中心211的周向方向设置,且沿卷绕中心211的径向方向上,第一极耳22的长度大于第二极耳23的长度,从而可以使得第一极耳22和第二极耳23能够在具体足够过流能力的基础上,也可以使得第一极耳22和第二极耳23之间能够具有一定的距离,从而将第一极耳22和第二极耳23合理布局于电芯主体21上,增加电芯主体21的空间利用率,以此改善圆柱电池的使用性能。
[0023]需要说明的是,圆柱电池包括电芯和电解质,能够进行诸如充电/放电的电化学反应的最小单元。电芯是指将堆叠部卷绕形成的单元,该堆叠部包括第一极片、分隔物以及第二极片。当第一极片为正极片时,第二极片为负极片。其中,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的极性可以互换。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涂布活性物质。
[0024]圆柱电池可以为卷绕式电池,即将第一极片、与第一极片电性相反的第二极片以
及设置在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之间的隔膜片进行卷绕,得到卷绕式电芯。在形成卷绕式电芯之后,电芯主体21的中间位置形成有卷绕中心211,卷绕中心211可以为圆孔,例如,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分别为正极片和负极片时,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上也可以分别形成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
[0025]第一极耳22和第二极耳23可以是分别形成于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上的,以此使得第一极耳22和第二极耳23分别形成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而沿卷绕中心211的径向方向上,第一极耳22的长度大于第二极耳23的长度,在保证第一极耳22具有足够过流能力的基础上,可以方便控制第一极耳22和第二极耳23之间的绝缘距离,例如,第一极耳22远离卷绕中心211的一侧与第二极耳23远离卷绕中心211的一侧在电芯20的同一圈上,此时,第一极耳22靠近卷绕中心211的另一侧相比于第二极耳23靠近卷绕中心211的另一侧会更加靠近卷绕中心211,因此,可以增加第一极耳22和第二极耳23之间的绝缘距离,避免第一极耳22和第二极耳23出现绝缘失效风险。
[0026]第一极耳22和第二极耳23可以同时形成于第一极片或者第二极片上,此时,间隔设置的第一极耳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柱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单体电池壳体结构(10);电芯(20),所述电芯(20)设置于所述单体电池壳体结构(10)内,所述电芯(20)包括电芯主体(21)、第一极耳(22)以及第二极耳(23),间隔设置的所述第一极耳(22)和所述第二极耳(23)由所述电芯主体(21)的同一端延伸而出,所述电芯主体(21)形成有卷绕中心(211);其中,所述第一极耳(22)和所述第二极耳(23)沿所述卷绕中心(211)的周向方向设置,且沿所述卷绕中心(211)的径向方向上,所述第一极耳(22)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极耳(23)的长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耳(22)与所述第二极耳(23)之间的长度差值为0.2mm

1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电池,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卷绕中心(211)的径向方向上,所述第一极耳(22)包括多个第一单片极耳(221),所述第二极耳(23)包括多个第二单片极耳(231),所述第一单片极耳(221)的数量大于所述第二单片极耳(231)的数量。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电池,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卷绕中心(211)的径向方向上,所述第一极耳(22)包括多个第一单片极耳(221),所述第二极耳(23)包括多个第二单片极耳(231),多个所述第一单片极耳(221)的紧密度大于多个所述第二单片极耳(231)的紧密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电池,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卷绕中心(211)的径向方向上,所述第一极耳(22)包括多个第一单片极耳(221),所述第二极耳(23)包括多个第二单片极耳(231),所述第一单片极耳(221)的数量不大于所述第二单片极耳(231)的数量,多个所述第一单片极耳(221)的紧密度小于多个所述第二单片极耳(231)的紧密度。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电池,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卷绕中心(211)的径向方向上,所述第一极耳(22)包括多个第一单片极耳(221),所述第二极耳(23)包括多个第二单片极耳(231),多个所述第一单片极耳(221)中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单片极耳(221)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单片极耳(231)的长度;其中,所述第一单片极耳(221)的长度为所述第一单片极耳(221)沿其引出方向的长度,所述第二单片极耳(231)的长度为所述第二单片极耳(231)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亚威齐彬伟孙倩倩张璐璐
申请(专利权)人:中创新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