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教学楼内教学楼教室余位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94512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4 10: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教学楼内教学楼教室余位显示装置,包括多个可读写RFID标签、多个终端和主控制器,终端和主控制器无线通信,终端包括依次连接的单片机一、计数器一、减法器、微控制器和第一显示模块,单片机一的输入端接有第一红外传感器和第二红外传感器,第一红外传感器和第二红外传感器沿门框的宽度方向依次设置,减法器的输入端接有第一参数输入模块。公开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可以自动统计教室内当前的人数、得到教室内的座位余位,并将教室内的座位余位通过第一显示模块显示出来,从而避免逐个推开教室门寻找满意的教室而影响到他人自习,不需要学生打卡,不需要老师点名考勤,使用效果好。使用效果好。使用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教学楼内教学楼教室余位显示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教学教具
,具体涉及一种教学楼内教室余位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当前经济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也开始追求快节奏的生活。甚至对于每天在教室上课的老师和学生也开始追求较快的生活节奏,学生希望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更多的知识;教师希望在有限的时间内教授更多的高质量内容。倘若在一个可以容纳一两百人的大教室上课,教师如果应用传统的方式点名则需要耗费较长时间。会大大降低教师授课的效率,因此需要一种可以统计进入教室内的人员数量的装置。
[0003]除了此情况之外,学生在教学楼内的日常还包括找上课教室和找自习教室,为了避免自习环境嘈杂,学生大多逐层挨个推开教室门去寻找人少的教室,这样不仅打扰了教室内正在学习的学生,而且往往需要十几分钟才能找到满意的自习教室,浪费时间。因此需要一种显示教学楼内教室余位数量的装置,使得教室的使用情况清晰可见。
[0004]综上,需要一种在教学楼内使用的,可以统计进入教室内的人员数量、并能根据进入教室内的人员数量计算教室余位数量并显示的装置,以提高老师和学生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教学楼内教学楼教室余位显示装置,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可以自动统计教室内当前的人数、得到教室内的座位余位,并将教室内的座位余位通过第一显示模块显示出来,从而避免逐个推开教室门寻找满意的教室而影响到他人自习,不需要学生打卡,不需要老师点名考勤,使用效果好。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教学楼内教学楼教室余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分别贴在教室门上的可读写RFID标签、多个分别设置在各个教室门上的终端和设置在教学楼大厅的主控制器,所述终端和主控制器无线通信,所述终端包括依次连接的单片机一、计数器一、减法器、微控制器和第一显示模块,所述单片机一的输入端接有用于检测是否有人经过的第一红外传感器和第二红外传感器,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和第二红外传感器沿门框的宽度方向依次设置,所述减法器的输入端接有第一参数输入模块,所述第一参数输入模块的输出端还与微控制器的数据寄存器相接,所述微控制器还接有第二参数输入模块、时钟模块和用于读写所述可读写RFID标签的RFID标签读写器;所述主控制器的输出端接有设置在教学楼大厅的第二显示模块。
[0007]上述的一种教学楼内教室余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拆卸安装在教室门的左门框和教室门的右门框之间的分隔板,所述分隔板与教室门的左门框和教室门的右门框均平行布设。
[0008]上述的一种教学楼内教室余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红外传感器和第四红外传感器;所述计数器一和减法器之间接有加法器,所述第三红外传感器和第四红
外传感器的输出端与单片机二相接,所述单片机二与加法器之间接有计数器二;第一红外传感器的发射端和第二红外传感器的发射端沿左门框的宽度方向间隔布设,第一红外传感器的接收端和第二红外传感器的接收端沿分隔板的一侧的宽度方向间隔布设,第三红外传感器的发射端和第四红外传感器的发射端沿分隔板的另一侧的宽度方向间隔布设,第三红外传感器的接收端和第四红外传感器的接收端沿右门框的宽度方向间隔布设。
[0009]上述的一种教学楼内教室余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教室门的下门框的表面开设有多个卡接槽,所述教室门的下门框与分隔板卡接。
[0010]上述的一种教学楼内教室余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教室门的左门框与分隔板之间的距离为300mm~800mm。
[0011]上述的一种教学楼内教室余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教室门的右门框与分隔板之间的距离为100mm~600mm。
[0012]上述的一种教学楼内教室余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读写RFID 标签上存储有与时间段对应的座位利用率。
[0013]上述的一种教学楼内教室余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第二参数输入模块输入教室编号、教室位置、教室座位数、与教室编号对应的课表和课程应到人数。
[0014]上述的一种教学楼内教室余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控制器通过第一通信模块接有客户端。
[0015]上述的一种教学楼内教室余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模块为GSM通信模块。
[0016]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17]1、本技术的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实现及使用操作方便。
[0018]2、本技术设置第一红外传感器和第二红外传感器,通过经过第一红外传感器和第二红外传感器的顺序来判断人员进入或出去,从而获得计数器一的数值,即教室内当前的人数,不需要学生打卡,不需要老师点名考勤,使用效果好。
[0019]3、本技术中,减法器对计数器一的数值和通过第一参数输入模块输入的教室座位总数进行减法运算,从而得到教室内的座位余位,并将教室内的座位余位通过第一显示模块显示出来,学生通过第一显示模块即可得知当前教室的人数,从而避免逐个推开教室门寻找满意的教室而影响到他人自习,使用效果好。
[0020]4、本技术中,分隔板的布设使得左门框和分隔板之间仅容一人通过,右门框和分隔板之间仅容一人通过,避免了两个或多个人同时经过教室门进出时,第一红外传感器和第二红外传感器来不及检测到多人的信息,提高了检测准确率。
[0021]5、本技术中,微控制器同时将教室内的座位余位数量、教室的信息和时钟模块的计时信息发送给主控制器,用于存储该教室在不同时段的座位使用率;便于老师或领导分析了解教室的使用、学生出勤等情况;和课程表相结合,可以分析得出某门课程受学生欢迎的程度;通过分析学生上晚自习的情况,可以得知学生自习的时间长短、自习的高峰期处在哪一时段等数据。
[0022]综上所述,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可以自动统计教室内当前的人数、得到教室内的座位余位,并将教室内的座位余位通过第一显示模块显示出来,从而避免逐个推开教室门寻找满意的教室而影响到他人自习,不需要学生打卡,不需要老师点名考勤,使
用效果好。
[0023]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技术第二显示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技术终端的电路原理框图。
[0027]图4为本技术的电路原理框图。
[0028]附图标记说明:
[0029]1—终端;
ꢀꢀꢀꢀꢀꢀꢀꢀꢀꢀꢀꢀꢀꢀꢀꢀ
2—第二通信模块;
ꢀꢀꢀꢀꢀꢀꢀ
3—主控制器;
[0030]4—第二显示模块;
ꢀꢀꢀꢀꢀꢀꢀꢀ
5—安装盒;
ꢀꢀꢀꢀꢀꢀꢀꢀꢀꢀꢀꢀꢀ
6—卡接槽;
[0031]7—分隔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教学楼内教学楼教室余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分别贴在教室门上的可读写RFID标签(19)、多个分别设置在各个教室门上的终端(1)和设置在教学楼大厅的主控制器(3),所述终端(1)和主控制器(3)无线通信,所述终端(1)包括依次连接的单片机一(12)、计数器一(15)、减法器(16)、微控制器(11)和第一显示模块(112),所述单片机一(12)的输入端接有用于检测是否有人经过的第一红外传感器(13)和第二红外传感器(14),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13)和第二红外传感器(14)沿门框的宽度方向依次设置,所述减法器(16)的输入端接有第一参数输入模块(17),所述第一参数输入模块(17)的输出端还与微控制器(11)的数据寄存器相接,所述微控制器(11)还接有第二参数输入模块(18)、时钟模块(111)和用于读写所述可读写RFID标签(19)的RFID标签读写器(10);所述主控制器(3)的输出端接有设置在教学楼大厅的第二显示模块(4)。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教学楼内教学楼教室余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拆卸安装在教室门的左门框和教室门的右门框之间的分隔板(7),所述分隔板(7)与教室门的左门框和教室门的右门框均平行布设。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教学楼内教学楼教室余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红外传感器(114)和第四红外传感器(115);所述计数器一(15)和减法器(16)之间接有加法器(118),所述第三红外传感器(114)和第四红外传感器(115)的输出端与单片机二(116)相接,所述单片机二(116)与加法器(118)之间接有计数器二(117);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璐武涛刘凯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工程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