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结构装配式楼板及其装配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3594343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4 10:33
一种钢结构装配式楼板,包括位于同一水平高度的若干支撑型钢和若干楼板模组,若干支撑型钢和若干楼板模组交替排布;所述楼板模组由位于同一直线上且依次连接的若干模板组成,模板两侧卡接于相邻支撑型钢上,支撑型钢两侧形成有与相邻楼板模组的模板相对应的卡接槽;所述支撑型钢端部形成有端板,端板与楼板模组最外侧的模板相抵;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设置橡胶垫和泡沫板,使得模板与支撑型钢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且发生振动时,橡胶垫和泡沫板充当柔性缓冲材料,减少模板与支撑型钢之间的碰撞变形,通过设置压型钢板和在压型钢板内设置泡沫块,使得模板整体强度较高的同时,泡沫块起到减震缓冲作用。到减震缓冲作用。到减震缓冲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结构装配式楼板及其装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
,具体涉及一种钢结构装配式楼板及其装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住宅等建筑行业的建筑速度、建筑造价、施工质量及节能环保等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也为了节约资源能源、减少施工污染、提升劳动生产效率和质量安全水平、发展绿色建筑以及先进建造方式。采用装配式结构,可以实现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甚至产品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有效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成本、节约能源与资源、减少建筑垃圾和对环境的不良影响等,提升技术水平和工程质量,促进建筑产业转型升级。
[0003]建筑工业化是未来建筑业的发展方向,而装配式建筑也是近几年来各科研院校和建筑企业机构研发实践的热点,各种预制构件形式和种类丰富,新型、高品质、性能各异的预制构件产品发展迅速并广泛应用。
[0004]中国专利号CN208965874U公开了一种保温楼板及组合楼板,包括:腹板、上钢板和下钢板;所述腹板的横截面呈锯齿形,所述上钢板固定在所述腹板的顶部,所述下钢板固定在所述腹板的底部,所述腹板与所述上钢板和所述下钢板分别通过焊接连接;所述上钢板和所述下钢板之间设有保温层。
[0005]上述公开的这种保温楼板为一体式结构,当产生振动时,会造成腹板与上钢板之间的松动,从而造成保温层的松动,影响楼板的保温效果,且由于保温楼板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当出现松动会产生不可逆现象。
[0006]同时上述这种保温楼板通过焊接固定连接,相邻部件之间均硬性连接,减震能力较大,久而久之,容易造成楼板的松动,并且,在安装过程中需要依次进行焊接固定,在前期安装和后期维护保养中费时费力,影响楼板的安装和修整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模块化生产、结构简单、拆装便捷的钢结构装配式楼板及其装配方法。
[0008]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钢结构装配式楼板,包括位于同一水平高度的若干支撑型钢和若干楼板模组,若干支撑型钢和若干楼板模组交替排布;所述楼板模组由位于同一直线上且依次连接的若干模板组成,模板两侧卡接于相邻支撑型钢上,支撑型钢两侧形成有与相邻楼板模组的模板相对应的卡接槽;所述支撑型钢端部形成有端板,端板与楼板模组最外侧的模板相抵;所述模板包括压型钢板和设置于压型钢板内的隔音层,且压型钢板两侧设有与支撑型钢相接触的泡沫板,压型钢板边角处还设有与支撑型钢相接触的橡胶垫。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压型钢板沿板长方向形成波形截面,压型钢板
沿板长方向依次形成交替排布的上部通槽和下部通槽,隔音层填充于下部通槽内。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压型钢板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相连接的上部水泥板和下部水泥板,上部水泥板、下部水泥板和两侧的泡沫板围成矩形结构。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部通槽两侧为倾斜结构,且上部水泥板的尺寸与压型钢板的水平截面尺寸相一致。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下部通槽两侧为倾斜结构,下部水泥板的尺寸与压型钢板的水平截面尺寸相一致,隔音层底部与下部水泥板表面相抵。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隔音层为矩形结构,且隔音层长度与下部通槽长度相一致,隔音层两端与压型钢板两侧的侧面平齐。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部通槽和下部通槽两端朝向相对设置的支撑型钢设置。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部水泥板和下部水泥板两侧均形成有相对设置的卡接槽,相对设置的卡接槽位于上部通槽和下部通槽的两端,橡胶垫放置于卡接槽内,且橡胶垫侧边与压型钢板侧边平齐。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端板两侧形成有连接孔,两侧的连接孔分别对应支撑型钢两侧的卡接槽。
[0017]一种钢结构装配式楼板的装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根据现场需要选择支撑型钢长度、楼板模组数量和模板数量;步骤B:在工厂将端板焊接于支撑型钢端部,端板与支撑型钢垂直设置,且支撑型钢连接于端板中部,并在工厂将上部水泥板和下部水泥板进行预制,并对压型钢板进行辊压冷弯成型,将上部水泥板、下部水泥板、压型钢板和焊接后的支撑型钢与端板一起运输至安装现场;步骤C:将端板用膨胀螺栓固定在墙上;步骤D:将橡胶垫和泡沫板贴附于支撑型钢的卡接槽内;步骤E:将隔音层塞入压型钢板的下部通槽内;步骤F:将上部水泥板和下部水泥板分别放置于支撑型钢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并将上部水泥板、支撑型钢和下部水泥板整体式卡入支撑型钢的卡接槽内;步骤G:沿支撑型钢长度方向依次安装模板,并对模板底部进行支撑,安装模板另一侧的支撑型钢,预先在支撑型钢的卡接槽内贴附橡胶垫和泡沫板,并在支撑型钢卡入模板侧边后,通过膨胀螺栓将端板固定在墙上;步骤H:重复步骤D

G,直至安装完整个楼板,完成安装。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设置橡胶垫和泡沫板,使得模板与支撑型钢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且发生振动时,橡胶垫和泡沫板充当柔性缓冲材料,减少模板与支撑型钢之间的碰撞变形;2、通过设置压型钢板和在压型钢板内设置隔音层,使得模板整体强度较高的同时,隔音层起到减震缓冲作用;3、模板两侧同时与相邻压型钢板卡接,使得模板在使用过程中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同时在上部水泥板和下部水泥板作用下,使得模板具有更好的强度。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模板的爆炸图;图3是模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压型钢板1,上部通槽1

1,下部通槽1

2,支撑型钢2,端板2

1,上部水泥板3,下部水泥板4,隔音层5,橡胶垫6,泡沫板7。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0021]如图1

3所示,一种钢结构装配式楼板,包括位于同一水平高度的若干支撑型钢2和若干楼板模组,若干支撑型钢2和若干楼板模组交替排布;所述楼板模组由位于同一直线上且依次连接的若干模板组成,模板两侧卡接于相邻支撑型钢2上,支撑型钢2两侧形成有与相邻楼板模组的模板相对应的卡接槽;所述支撑型钢2端部形成有端板,端板与楼板模组最外侧的模板相抵;所述模板包括压型钢板1和设置于压型钢板1内的隔音层5,且压型钢板1两侧设有与支撑型钢2相接触的泡沫板7,压型钢板1边角处还设有与支撑型钢2相接触的橡胶垫6。
[0022]若干支撑型钢2和若干楼板模组形成所需的楼板,若干支撑型钢2平行设置,在支撑型钢2的作用下,对模板进行支撑,支撑型钢2的数量和楼板模组的数量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其中楼板模组中的若干模板沿支撑型钢2的长度方向进行设置,且相邻模板之间首尾相抵,模板的数量根据实际需要和支撑型钢2的长度进行设置泡沫板7和橡胶垫6位于压型钢板1与支撑型钢2连接处,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结构装配式楼板,包括位于同一水平高度的若干支撑型钢(2)和若干楼板模组,若干支撑型钢(2)和若干楼板模组交替排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楼板模组由位于同一直线上且依次连接的若干模板组成,模板两侧卡接于相邻支撑型钢(2)上,支撑型钢(2)两侧形成有与相邻楼板模组的模板相对应的卡接槽;所述支撑型钢(2)端部形成有端板,端板与楼板模组最外侧的模板相抵;所述模板包括压型钢板(1)和设置于压型钢板(1)内的隔音层(5),且压型钢板(1)两侧设有与支撑型钢(2)相接触的泡沫板(7),压型钢板(1)边角处还设有与支撑型钢(2)相接触的橡胶垫(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装配式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型钢板(1)沿板长方向形成波形截面,压型钢板(1)沿板长方向依次形成交替排布的上部通槽(1

1)和下部通槽(1

2),隔音层(5)填充于下部通槽(1

2)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结构装配式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型钢板(1)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相连接的上部水泥板(3)和下部水泥板(4),上部水泥板(3)、下部水泥板(4)和两侧的泡沫板(7)围成矩形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结构装配式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水泥板(3)的尺寸与压型钢板(1)的水平截面尺寸相一致。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结构装配式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水泥板(4)的尺寸与压型钢板(1)的水平截面尺寸相一致,隔音层(5)底部与下部水泥板(4)表面相抵。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钢结构装配式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音层(5)为矩形结构,且隔音层(5)长度与下部通槽(1

2)长度相一致,隔音层(5)两端与压型钢板(1)两侧的侧面平齐。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结构装配式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通槽(1

1)和下部通槽(1

2)两端朝向相对设置的支撑型钢(2)设置。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欣欣周东珊王文广王晓杰钟亮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