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邱燕华专利>正文

一种工业污水便携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94133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4 10: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工业污水便携检测装置,属于污水检测领域。一种工业污水便携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箱,检测箱内连接有固定桶,固定桶内转动连接有过滤桶,过滤桶内设有蛟龙轴,检测箱内中部右侧放置有筛选箱,检测箱内中部固定连接有集液桶,集液桶内转动连接有转轴B,转轴B下端穿过集液桶延伸至下侧并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第一电机带动过滤桶转动,过滤桶将污水中的液体甩出至固定桶内,并落入至集液桶中,同时与双面齿轮环啮合的齿轮B带动齿轮A转动,齿轮A带动蛟龙叶将固体颗粒挤压到过滤桶右端,并落入至筛框内,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对污水进行快速的固液分离,在应对污水固液分离检测时能够现场办公,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业污水便携检测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检测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工业污水便携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工业污水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和废液,其中含有随水流失的工业生产用料、中间产物、副产品以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工业废水种类繁多,成分复杂。例如电解盐工业废水中含有汞,重金属冶炼工业废水含铅、镉等各种金属,电镀工业废水中含氰化物和铬等各种重金属,石油炼制工业废水中含酚,农药制造工业废水中含各种农药等。由于工业废水中常含有多种有毒物质,污染环境对人类健康有很大危害,因此要开发综合利用,化害为利,并根据污水中的混合物成分及浓度,采取相应的检测检验后,才可排放。但目前传统检测操作都是在现场取样后带回检测室进行检验,此举不仅需要多地点跑动影响检测效率,且在对于检测简单的项目(如进行固液分离检测污水中固态物体的含量或提取污水中的水源)时造成不必要的繁琐,因此,设计一种便携的、对污水进行固液分离的检测装置显得尤为重要。
[0003]现有的其他淤泥分离装置中通常采用旋转电机和过滤网实现水和泥的离心分离,即为一种甩动分离解决方案,该种设计需要将淤泥注入到滤网中,从而容易在淤泥注入后容易发生堆积,从而影响分离效果,尤其是会大大拉长分离时长。
[0004]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工业污水便携检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业污水便携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7]2.技术方案
[0008]一种工业污水便携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箱,所述检测箱前壁左端铰接有箱门,所述检测箱内上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桶,所述固定桶内转动连接有过滤桶,所述过滤桶内设有蛟龙叶,所述蛟龙叶与过滤桶内壁摩擦接触,所述蛟龙叶内固定连接有蛟龙轴,所述蛟龙轴左部内为空腔结构,所述蛟龙轴左部内转动连接有注液管,所述注液管左部穿过检测箱延伸至外侧且与检测箱连接固定,所述蛟龙轴右端固定连接有转轴A,所述转轴A右部穿过过滤桶延伸至外侧并固定连接有齿轮A,所述齿轮A外套设有双面齿轮环,所述双面齿轮环左壁呈环形等间距开设有多个连杆,所述连杆左端与过滤桶连接固定,其中所述蛟龙轴的靠近注液管的左半部上的多组相邻的蛟龙叶本体之间均设置有非整圈的通孔,即多个通孔仅占据一弧形段,圈通孔呈等角度间隔布设,其中相邻的两组弧形段上的通孔之间相互错位设置且每个弧形段跨度小于半周。
[0009]所述双面齿轮环左侧设有防护盒,所述防护盒与检测箱连接固定,所述双面齿轮环内呈前后对称结构均啮合连接有齿轮B,所述检测箱内中部右侧放置有筛选箱,所述筛选
箱右壁前端铰接有盖板,所述筛选箱内呈上下对称结构设有两个筛框,所述检测箱内中部固定连接有集液桶,所述集液桶内转动连接有转轴B,所述转轴B下端穿过集液桶延伸至下侧并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转轴B上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底面中部固定连接有搅拌杆。
[0010]优选地,所述固定桶为左右两端内径小,中间内径大的结构,且所述固定桶底面中部固定连接有出液管。
[0011]优选地,所述蛟龙轴左端与过滤桶及固定桶均转动连接,且所述蛟龙轴左部呈环型等间距开设有多个通孔A。
[0012]优选地,所述检测箱内左侧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的齿轮C与双面齿轮环外齿轮啮合连接。
[0013]优选地,所述齿轮B与齿轮A啮合连接,且所述齿轮B右端及齿轮A右端均与检测箱转动连接。
[0014]优选地,两个筛框之间设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上下端均与筛框滑动连接,所述调节杆中部与筛选箱转动连接,位于上侧的所述筛框筛孔大于下侧的筛框筛孔,且所述筛框边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与筛选箱滑动连接。
[0015]优选地,位于上侧的筛框左壁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与筛选箱上开设的通孔B滑动连接,所述固定块与转动杆右端抵接配合,且所述固定块后壁固定连接有弹簧。
[0016]优选地,所述集液桶前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出水阀,其中一个所述出水阀位于集液桶前壁下端,另一个所述出水阀位于集液桶前壁中部。
[0017]3.有益效果
[0018]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9]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小于半圈的弧形排布的多个通孔以及相邻弧形段通孔之间错位设置的组合设计使得在进行淤泥吸入时能够使得淤泥均匀的布设于所述多组蛟龙叶之间,从而保证分离效果的同时还能够提高分离效率。
[0020]2.本专利技术通过将污水倒入注液管中,污水经由注液管、通孔A流向过滤桶内,第一电机带动与双面齿轮环连接的过滤桶转动,过滤桶将污水中的液体甩出至固定桶内,并由出液管落入至集液桶中,同时与双面齿轮环啮合的齿轮B带动齿轮A转动,齿轮A带动蛟龙轴及蛟龙叶转动,蛟龙叶将固体颗粒挤压到过滤桶右端,并经由防护盒落入至筛选箱的筛框内,本专利技术实现了对污水进行快速的固液分离,在应对污水固液分离检测时能够现场办公,提高工作效率。
[0021]3.本专利技术通过第二电机转动带动与转轴B连接的转动杆转动,与转动杆连接的搅拌杆对集液桶内的液体进行转动搅拌,使得液体中的固体微粒快速堆积并沉淀在集液桶底部,打开上侧的出水阀能够方便对液体取样,同时转动杆末端抵接固定块,使得通过与调节杆连接的筛框进行前后滑动,对筛框内的固体颗粒进行分层筛除,使得每层筛框筛选出大小相近的固体颗粒,方便对污水的固体混合物含量及大小进行观察,提升检测的参考结果。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固定桶、过滤桶结构解剖示意图;
[0024]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固定桶、过滤桶及转轴结构解剖示意图;
[0025]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集液桶、筛选箱示意图;
[0026]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转轴B、搅拌杆及筛框结构示意图;
[0027]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A出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8]图中标号说明:1、检测箱;2、箱门;3、固定桶;4、过滤桶;5、蛟龙叶;6、蛟龙轴;601、通孔A;7、注液管;8、转轴A;9、齿轮A;10、双面齿轮环;11、齿轮B;12、防护盒;13、第一电机;14、连杆;15、出液管;16、筛选箱;1601、通孔B;17、盖板;18、筛框;19、集液桶;20、转轴B;21、第二电机;22、转动杆;23、搅拌杆;24、滑杆;25、固定块;26、弹簧;27、调节杆;28、出水阀;29、齿轮C。
具体实施方式
[0029]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业污水便携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箱(1)前壁左端铰接有箱门(2),所述检测箱(1)内上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桶(3),所述固定桶(3)内转动连接有过滤桶(4),所述过滤桶(4)内设有蛟龙叶(5),所述蛟龙叶(5)与过滤桶(4)内壁摩擦接触,所述蛟龙叶(5)内固定连接有蛟龙轴(6),所述蛟龙轴(6)左部内为空腔结构,所述蛟龙轴(6)左部内转动连接有注液管(7),所述注液管(7)左部穿过检测箱(1)延伸至外侧且与检测箱(1)连接固定,所述蛟龙轴(6)右端固定连接有转轴A(8),所述转轴A(8)右部穿过过滤桶(4)延伸至外侧并固定连接有齿轮A(9),所述齿轮A(9)外套设有双面齿轮环(10),所述双面齿轮环(10)左壁呈环形等间距开设有多个连杆(14),所述连杆(14)左端与过滤桶(4)连接固定,其中所述蛟龙轴(6)的靠近注液管(7)的左半部上的多组相邻的蛟龙叶(5)本体之间均设置有非整圈的通孔A(601),即多个通孔A(601)仅占据一弧形段,圈通孔A(601)呈等角度间隔布设,其中相邻的两组弧形段上的通孔A(601)之间相互错位设置且每个弧形段跨度小于半周;所述双面齿轮环(10)左侧设有防护盒(12),所述防护盒(12)与检测箱(1)连接固定,所述双面齿轮环(10)内呈前后对称结构均啮合连接有齿轮B(11),所述检测箱(1)内中部右侧放置有筛选箱(16),所述筛选箱(16)右壁前端铰接有盖板(17),所述筛选箱(16)内呈上下对称结构设有两个筛框(18),所述检测箱(1)内中部固定连接有集液桶(19),所述集液桶(19)内转动连接有转轴B(20),所述转轴B(20)下端穿过集液桶(19)延伸至下侧并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21),所述转轴B(20)上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22),所述转动杆(22)底面中部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燕华朱俊
申请(专利权)人:邱燕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