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海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水分解气体分离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4053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4 1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分解气体分离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左端上侧连通设置进气管,所述壳体右端上侧连通安装出气管,所述壳体内部顶端设置隔板,所述壳体下端中部位置连通安装排水管,所述隔板左端与壳体内部左壁之间安装第一海绵垫且第一海绵垫位于进气管与壳体连通位置下侧,所述壳体内部左壁上侧安装圆罩,且圆罩与进气管偏心连通,所述圆罩外表面均匀开设多个用于透气的通孔,所述隔板左端转动连接转轴,所述转轴左端转动连接圆罩且转轴延伸入圆罩内,所述转轴外端安装呈圆形布置的多个扇叶且扇叶位于圆罩内,该设计实现降低汽体进入壳体内的流速,有效减少汽体对壳体内部件产生损坏概率,提升使用寿命,安全性好。安全性好。安全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分解气体分离结构


[0001]本技术是一种水分解气体分离结构,属于水分解气体分离


技术介绍

[0002]光催化分解水是利用光引发的水转化成氢和氧的反应的一种设备,而分解产生的气体中一般会混合有水分进而形成汽体,一般需要对汽体会进行水气分离处理,现有技术中水分解气体分离结构一般由抽取设备、容器以及吸水干燥件构成,并且抽取设备可采用水泵、容器可采用罐体、吸水干燥件可由海绵、干燥剂等多种部件构成,在使用时,一般利用抽取设备将光催化分解设备中产生的汽体向容器内进行输送,然后使汽体穿过安装在容器内的吸水干燥件,吸水干燥件会对汽体中的水分进行吸收去除,从而实现水气分离处理,然后将分离后的气体排出容器,但是在利用抽取设备向容器内输送汽体过程中,因输送的汽体一般具有较快的流速,当较快流速的汽体喷射到容器内时,喷射的汽体会与容器内位于汽体喷射路线上的部件发生撞击,使容器内部件受损概率较大,会影响使用寿命,安全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水分解气体分离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分解气体分离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左端上侧连通设置用于输送汽体的进气管(2),所述壳体(1)右端上侧连通安装用于输送气体的出气管(4),所述壳体(1)内部顶端设置竖向布置的隔板(9),所述壳体(1)下端中部位置连通安装用于排水的带开关阀的排水管(3),所述隔板(9)左端与壳体(1)内部左壁之间安装第一海绵垫(8)且第一海绵垫(8)位于进气管(2)与壳体(1)连通位置下侧,所述壳体(1)内部左壁上侧安装圆罩(5),且圆罩(5)与进气管(2)偏心连通,所述圆罩(5)外表面均匀开设多个用于透气的通孔,所述隔板(9)左端转动连接转轴(7),所述转轴(7)左端转动连接圆罩(5)且转轴(7)延伸入圆罩(5)内,所述转轴(7)外端安装呈圆形布置的多个扇叶(6)且扇叶(6)位于圆罩(5)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分解气体分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前端左侧设置第一密封板(11)且第一密封板(11)与壳体(1)通过扁嘴搭扣连接,所述第一密封板(11)后端下侧安装第一滤板(111)且第一滤板(111)延伸入壳体(1)内,所述第一滤板(111)上端可拆卸连接第一海绵垫(8),所述第一滤板(111)滑动连接在壳体(1)内部左壁上与隔板(9)左端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分解气体分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7)上端设置竖向布置的固定杆(71)且固定杆(71)位于圆罩(5)右端与隔板(9)左端之间,所述固定杆(71)上端安装横向布置的用于挤压第一海绵垫(8)的橡胶压杆(72)且橡胶压杆(72)位于圆罩(5)外侧,所述第一海绵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一铭杨宇奇刘学进孙泽瑾孙铭泽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