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与混凝土竖向混合结构刚性连接节点及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与混凝土竖向混合结构刚性连接节点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和人民对空间品质的追求,城市轨道交通、公共与居住等建筑工程均出现大量底部混凝土结构、上部钢结构的竖向混合结构体系,例如深圳地铁布吉枢纽东广场地面一层采用混凝土框架结构,地面二层采用大跨度钢框架结构。这类结构体系具有可满足竖向不同功能分区的需求,钢结构重量轻、跨越能力强、加工制作工厂化、建设周期大幅度缩短等优点,同时存在上下刚度突变、上柔下刚,钢结构部分存在鞭梢效应,柱底弯矩较大等不足。为减轻钢与混凝土竖向混合结构体系的不足,钢结构与混凝土结构之间应采用刚性连接减小钢柱计算长度系数,提高钢结构的侧向刚度,实现“强节点、弱构件”的设计原则。
[0003]通常,钢结构采用规范规定的四种刚接柱脚:外露式柱脚、埋入式柱脚、插入式柱脚、外包式柱脚与混凝土基础进行连接。但是,钢与混凝土竖向混合结构体系需在过渡楼层实现钢柱与混凝土结构的连接,而过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与混凝土竖向混合结构刚性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结构、钢管柱结构、钢柱脚和钢管混凝土芯柱,所述钢管混凝土芯柱设置于钢管柱结构内部,所述钢柱脚设置于钢管柱结构底部,所述钢管柱结构通过钢柱脚、钢管混凝土芯柱与混凝土结构连接;所述混凝土结构包括框架柱、框架梁和环梁,所述框架柱与框架梁现浇形成框架梁柱节点,在所述框架梁柱节点四周设置所述环梁;所述钢管柱结构包括钢管柱上段和钢管柱下段,在所述钢管柱下段预留有槽口;所述钢柱脚包括钢筋、底板和机械连接套筒,在所述底板的中心处预留钢管混凝土芯柱内部现浇混凝土的贯通孔,所述底板的底部与钢筋通过机械套筒连接;所述钢管混凝土芯柱包括钢管芯柱上段、钢管芯柱下段、圆柱头焊钉、插板和加劲板,在所述加劲板上开设浇筑孔,所述加劲板与钢管芯柱上段顶部焊接,所述插板与钢管芯柱上段外壁、加劲板底部焊接,所述圆柱头焊钉与钢管芯柱下段外壁焊接,所述钢管柱下段的槽口嵌入钢管芯柱上段的插板,并焊接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与混凝土竖向混合结构刚性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通过加劲板上的浇筑孔和底板上的贯通孔向钢管芯柱上段、钢管芯柱下段内灌入自密实混凝土。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与混凝土竖向混合结构刚性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将所述钢筋、带圆柱头焊钉的钢管芯柱下段埋入混凝土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钢与混凝土竖向混合结构刚性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顶面焊接有带插板和加劲板的钢管芯柱上段,所述底板底面焊接有带圆柱头焊钉的钢管芯柱下段。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与混凝土竖向混合结构刚性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旭东,井司南,张春雷,李爱东,宋智勇,王一甍,林敏博,尹书昊,赵男,武继虎,刘传名,王凯杰,韩倩,刘文锐,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