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造纸原料输送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3191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4 10: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造纸原料输送机,该造纸原料输送机包括:壳体,壳体包括主体管和设置于主体管两端的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主体管、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组合形成容置腔;主体管的顶部设置有原料进口,主体管的底部设置有原料出口;搅拌转轴,搅拌转轴穿设容置腔并穿过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若干个剪切叶片,若干个剪切叶片间隔布设于搅拌转轴位于容置腔内的部分上,每个剪切叶片沿搅拌转轴的周向的延伸角度小于36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造纸原料输送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造纸原料处理
,特别是涉及一种造纸原料输送机。

技术介绍

[0002]纸张中的纤维来自木片,造纸企业一般配套建有化机浆设备提供木片纤维。造纸原料木片在蒸煮设备中,在一定的压力及温度下保持一定时间,通过化学药品作用,使原料中的木素裂解,再通过一系列的机械设备进行物理破碎,以将纤维分离,制得合格的合浆料,供应后续纸机生产所需。现有的绞龙体用于将木片浸渍反应仓的物料输送到下一流程,即高浓磨中,以使高浓磨进行木片的机械纤维化,高浓磨的转盘由电机带动,转盘的离心力产生巨大的涡流,使物料受到强烈的冲击和水力剪切作用,并受到刀片的机械作用和浆料间的相互摩擦作用,使木片碎解,从而初步纤维化。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造纸原料输送机,使输送的造纸原料更易破碎。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造纸原料输送机,所述造纸原料输送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主体管和设置于所述主体管两端的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所述主体管、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组合形成容置腔;所述主体管的顶部设置有原料进口,所述主体管的底部设置有原料出口;搅拌转轴,所述搅拌转轴穿设所述容置腔并穿过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若干个剪切叶片,若干个所述剪切叶片间隔布设于所述搅拌转轴位于所述容置腔内的部分上,每个所述剪切叶片沿所述搅拌转轴的周向的延伸角度小于360
°
;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搅拌转轴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搅拌转轴转动。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原料进口设置于所述主体管上靠近所述第一端盖一侧,所述原料出口设置于所述主体管上靠近所述第二端盖一侧;所述造纸原料输送机包括第一绞龙叶片和第二绞龙叶片,所述第一绞龙叶片和所述第二绞龙叶片布设于所述搅拌转轴位于所述容置腔内的部分上,所述第一绞龙叶片位于所述第一端盖一侧,所述第二绞龙叶片位于所述第二端盖一侧,所述第一绞龙叶片和所述第二绞龙叶片的螺旋方向相反。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若干个所述剪切叶片沿所述搅拌转轴的轴向呈螺旋间隔排布。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沿所述搅拌转轴的轴向上相邻的任意两个所述剪切叶片之间的间距范围为80mm至220mm。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沿所述搅拌转轴的周向上相邻的任意两个所述剪切叶片之间的布置角度范围为45度至180度。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每个所述剪切叶片与所述搅拌转轴的轴向之间的夹
角的角度范围为15
°
至60
°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搅拌转轴上设置有若干个通孔,若干个所述通孔沿所述搅拌转轴的轴向呈螺旋间隔排布,所述剪切叶片包括叶片轴,所述叶片轴穿过所述通孔,并通过固定件将所述剪切叶片固定在所述搅拌转轴上。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壳体上开设有蒸汽进口,所述蒸汽进口设置于所述主体管的顶部。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壳体还包括冷却循环层,所述冷却循环层设置在所述主体管的外围,所述冷却循环层包括位于所述原料进口一侧的进水口和位于所述原料出口一侧的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分别与冷却水回管连通。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造纸原料输送机包括盘根箱和盘根压盘,所述盘根箱套设在所述搅拌转轴上,所述盘根箱位于所述壳体外侧,所述盘根压盘位于所述盘根箱远离所述壳体的一端,所述盘根箱与所述盘根压盘以及所述壳体围设形成盘根密封腔,所述盘根密封腔内填充有聚四氟盘根。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的造纸原料输送机包括壳体、搅拌转轴、若干个剪切叶片和驱动装置;壳体包括主体管和设置于主体管两端的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主体管、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组合形成容置腔,主体管的顶部设置有原料进口,主体管的底部设置有原料出口;搅拌转轴穿设容置腔并穿过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若干个剪切叶片间隔布设于搅拌转轴位于容置腔内的部分上,每个剪切叶片沿搅拌转轴的周向的延伸角度小于360
°
;驱动装置与搅拌转轴连接,用于驱动搅拌转轴转动。通过在搅拌转轴位于容置腔内的部分上间隔布设若干个剪切叶片,每个剪切叶片沿搅拌转轴的周向的延伸角度小于360
°
,于是搅拌转轴上设置的不连续的若干个单片的剪切叶片具有剪切物料能力,在驱动装置驱动搅拌转轴转动的过程中,剪切叶片可以对输送的造纸原料进行切割,使输送的造纸原料更易破碎,减轻后端高浓磨的作业困难度,使后端高浓磨刀盘使用周期延长,并且可以提高产品品质。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造纸原料输送机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图1的造纸原料输送机去除壳体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图2的造纸原料输送机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图3的造纸原料输送机的B

B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5是图1中的局部结构的示意详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至图3,其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造纸原料输送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造纸原料输送机去除壳体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造纸原料输送机的主视结构
示意图。本专利技术的造纸原料输送机包括壳体10、搅拌转轴11、若干个剪切叶片12和驱动装置13;壳体10包括主体管100和设置于主体管100两端的第一端盖101和第二端盖102,主体管100、第一端盖101和第二端盖102组合形成容置腔103,主体管100的顶部设置有原料进口104,主体管100的底部设置有原料出口105;搅拌转轴11穿设容置腔103并穿过第一端盖101和第二端盖102;若干个剪切叶片12间隔布设于搅拌转轴11位于容置腔103内的部分上,每个剪切叶片12沿搅拌转轴11的周向的延伸角度小于360
°
;驱动装置13与搅拌转轴11连接,用于驱动搅拌转轴11转动。
[0022]可以理解的是,主体管100以及第一端盖101、第二端盖102都可以为耐腐蚀不锈钢材料,第一端盖101、第二端盖102分别与主体管100的对应端头用螺丝连接。另外,剪切叶片12可以采用耐酸碱、高硬度不锈钢制作,既能承受化学药品腐蚀,亦能耐木片等造纸原料的磨损。
[0023]上述方案,通过在搅拌转轴11位于容置腔103内的部分上间隔布设若干个剪切叶片12,每个剪切叶片12沿搅拌转轴11的周向的延伸角度小于360
°
,于是搅拌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造纸原料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造纸原料输送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主体管和设置于所述主体管两端的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所述主体管、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组合形成容置腔;所述主体管的顶部设置有原料进口,所述主体管的底部设置有原料出口;搅拌转轴,所述搅拌转轴穿设所述容置腔并穿过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若干个剪切叶片,若干个所述剪切叶片间隔布设于所述搅拌转轴位于所述容置腔内的部分上,每个所述剪切叶片沿所述搅拌转轴的周向的延伸角度小于360
°
;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搅拌转轴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搅拌转轴转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纸原料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进口设置于所述主体管上靠近所述第一端盖一侧,所述原料出口设置于所述主体管上靠近所述第二端盖一侧;所述造纸原料输送机包括第一绞龙叶片和第二绞龙叶片,所述第一绞龙叶片和所述第二绞龙叶片布设于所述搅拌转轴位于所述容置腔内的部分上,所述第一绞龙叶片位于所述第一端盖一侧,所述第二绞龙叶片位于所述第二端盖一侧,所述第一绞龙叶片和所述第二绞龙叶片的螺旋方向相反。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纸原料输送机,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剪切叶片沿所述搅拌转轴的轴向呈螺旋间隔排布。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造纸原料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搅拌转轴的轴向上相邻的任意两个所述剪切叶片之间的间距范围为80mm至220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林朱建吉黄效臣王树立
申请(专利权)人:金东纸业江苏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