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飞溅的IC载板切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93004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4 10:15
一种防飞溅的IC载板切割装置,包括工作台、机架、切割组件及两个呈左右对称设计的承载固定组件;所述机架包括立于工作台上端的两个支撑架及连接两个支撑架的横杆,所述横杆的下端设有第一滑轨,所述切割组件装设于第一滑轨上并可沿第一滑轨滑动,所述承载固定组件装设于工作台的上端且位于切割组件下方;所述承载固定组件包括承载台及固定压盖,所述承载台的上端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的中部设有承载槽,两侧设有第二滑轨,所述固定压盖装设于第二滑轨上并可沿第二滑轨滑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计承载固定组件对IC载板进行承载固定,使IC载板不必贴胶带即可杜绝切割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切割单元飞溅的现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用性强,具有较强的推广意义。具有较强的推广意义。具有较强的推广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飞溅的IC载板切割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半导体封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飞溅的IC载板切割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封装基板简称基板,是用于把多个一级封装IC组件再封装形成更大密度与容量的一种基板。其可为芯片提供电连接、保护、支撑、散热、组装等功效,以实现多引脚化,缩小封装产品体积、改善电性能及散热性、超高密度或多芯片模块化的目的。而IC载板是一种用于封装裸IC芯片的基板,是连接芯片和电路板的中间产品,具有承接半导体IC芯片、内部设布线连接芯片和PCB及保护、加固和支撑IC芯片,提供散热通道等功能。
[0003]在切割IC载板过程,需要将载板贴在胶带上再进行切割,以防止单个IC载板飞溅。但在切割过程中,即使贴胶带也仅仅是降低了飞溅风险,对于个别单元发生飞溅的现象仍是难以杜绝。且如果环境温度和胶带保存不当还可能会导致残胶风险,最终致使载板报废。另一方面,使用胶带也不可避免地使切割台沾染粘胶,使得后期对切割台的清洗也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防飞溅的IC载板切割装置。
[0005]一种防飞溅的IC载板切割装置,包括工作台、机架、切割组件及两个呈左右对称设计的承载固定组件。所述机架包括立于工作台上端的两个支撑架及连接两个支撑架的横杆,所述横杆的下端设有第一滑轨,所述切割组件装设于第一滑轨上并可沿第一滑轨滑动,所述承载固定组件装设于工作台的上端且位于切割组件下方。所述承载固定组件包括承载台及固定压盖,所述承载台的上端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的中部设有承载槽,两侧设有第二滑轨,所述固定压盖装设于第二滑轨上并可沿第二滑轨滑动。
[0006]进一步地,所述切割组件包括升降杆、刀轮及挡板。所述升降杆的上端卡合于第一滑轨内,所述刀轮装设于升降杆的下端。所述挡板呈长条状设计,其中部设有条形的刀轮通孔,且其下端设有嵌合槽。所述升降杆的下端外侧对应设有嵌合块,所述嵌合块可恰好卡合于嵌合槽内。
[0007]进一步地,所述承载固定组件还包括辅助组件。所述辅助组件呈“U”形设计,其下端中部设有固定柱,所述辅助组件的长度、宽度及高度分别与承载槽的长度、宽度及深度保持一致。所述承载槽的槽底对应设有固定槽,所述辅助组件嵌合于承载槽内且固定柱卡合于固定槽中。
[0008]进一步地,所述承载固定组件上还设有锁定插销,所述固定压盖上对应设有锁定通孔,所述承载台上对应设有锁定槽,所述锁定插销呈“T”形设计,且其可以自上而下穿过锁定通孔并嵌合于锁定槽内。所述固定压盖的上端还设有把手。
[0009]进一步地,所述工作台上还设有粉尘收集结构,所述粉尘收集结构包括收集腔体、收集通孔及粉尘收纳盒。所述收集腔体设于工作台内部且与工作台的一侧连通。所述收集
通孔呈条形设计,其位于切割组件的正下方且与收集腔体连通。所述粉尘收纳盒的上端呈开口设计,且其自工作台一侧嵌合于收集腔体内。
[0010]综上所述,本技术一种防飞溅的IC载板切割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计承载固定组件对IC载板进行承载固定,使IC载板不必贴胶带即可完全避免切割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切割单元飞溅的现象;切割组件的挡板可以有效防止切割过程中粉尘飞溅,配合工作台上的粉尘收集结构使切割载板时产生的粉尘能够快速被清洁,大幅减少了粉尘对产品或对环境的污染问题;辅助组件使承载固定组件能够承载固定多种规格的IC载板,提升了切割装置的通用性;承载固定组件上的锁定插销能够确保固定压盖在固定载板时不会松动,而固定压盖上的把手使其更易于推拉滑动,提升了承载固定组件的可靠性及适用性;本技术实用性强,具有较强的推广意义。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一种防飞溅的IC载板切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图1中工作台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图1中切割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4]图4为图1中承载固定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了使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技术。
[0016]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防飞溅的IC载板切割装置100,包括工作台10、机架20、切割组件30及两个呈左右对称设计的承载固定组件40。所述机架20包括立于工作台10上端的两个支撑架21及连接两个支撑架21的横杆22,所述横杆22的下端设有第一滑轨(图未示),所述切割组件30装设于第一滑轨上并可沿第一滑轨滑动,所述承载固定组件40装设于工作台10的上端且位于切割组件30下方。
[0017]所述承载固定组件40包括承载台41及固定压盖42,所述承载台41的上端设有滑动槽411,所述滑动槽411的中部设有承载槽412,两侧设有第二滑轨413,所述固定压盖42装设于第二滑轨413上并可沿第二滑轨413滑动。把IC载板卡合于承载槽412内,再把固定压盖42推动盖合于IC载板上方即可将IC载板压合固定住,使IC载板不会在切割过程中发生偏位、飞溅的现象。
[0018]所述切割组件30包括升降杆31、刀轮32及挡板33。所述升降杆31的上端卡合于第一滑轨内,所述刀轮32装设于升降杆31的下端。所述挡板33呈长条状设计,其中部设有条形的刀轮通孔331,且其下端设有嵌合槽332。所述升降杆31的下端外侧对应设有嵌合块311,所述嵌合块311可恰好卡合于嵌合槽332内。安装时先将挡板33穿设并固定于升降杆31的下端,再将刀轮32穿过刀轮通孔331装设于升降杆31的下端。呈长条形的宽大挡板33能够遮挡切割过程中因刀轮32旋转带动的向上飞溅的粉尘。
[0019]所述承载固定组件40还包括辅助组件43。所述辅助组件43呈“U”形设计,其下端中部设有固定柱(图未示),所述辅助组件43的长度、宽度及高度分别与承载槽412的长度、宽
度及深度保持一致。所述承载槽412的槽底对应设有固定槽414,所述辅助组件43嵌合于承载槽412内且固定柱卡合于固定槽414中。当IC载板的长宽规格与承载槽412不匹配时,即可选用适合的辅助组件43嵌合于承载槽412内。辅助组件43填充承载槽412内多余的空间,使规格较小的IC载板仍旧可以恰好固定于承载槽412内,确保IC载板受固定时不会发生滑动偏位。
[0020]所述承载固定组件40上还设有锁定插销44,所述固定压盖42上对应设有锁定通孔421,所述承载台41上对应设有锁定槽415,所述锁定插销44呈“T”形设计,且其可以自上而下穿过锁定通孔421并嵌合于锁定槽415内。所述固定压盖42的上端还设有把手422。以锁定插销44固定固定压盖42与承载台41的相对位置,避免在盖合固定IC载板的过程中固定压盖42发生滑移从而影响固定效果,并进一步影响切割效果。而固定压盖42上的把手422则更便于在IC载板的固定过程中对固定压盖42进行推拉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飞溅的IC载板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机架、切割组件及两个呈左右对称设计的承载固定组件;所述机架包括立于工作台上端的两个支撑架及连接两个支撑架的横杆,所述横杆的下端设有第一滑轨,所述切割组件装设于第一滑轨上并可沿第一滑轨滑动,所述承载固定组件装设于工作台的上端且位于切割组件下方;所述承载固定组件包括承载台及固定压盖,所述承载台的上端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的中部设有承载槽,两侧设有第二滑轨,所述固定压盖装设于第二滑轨上并可沿第二滑轨滑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飞溅的IC载板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组件包括升降杆、刀轮及挡板;所述升降杆的上端卡合于第一滑轨内,所述刀轮装设于升降杆的下端;所述挡板呈长条状设计,其中部设有条形的刀轮通孔,且其下端设有嵌合槽;所述升降杆的下端外侧对应设有嵌合块,所述嵌合块可恰好卡合于嵌合槽内。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飞溅的IC载板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宏查红平贾涛徐福林谢圣林郭永昌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红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