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窥镜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内窥镜设计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内窥镜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现有医用内窥镜系统的常设结构包含冷光源、图像处理器、镜体和台车等,冷光源主要给系统提供照明,图像处理器主要进行图像采集及图像处理,镜体是冷光源与检查对象之间的操作功能体,同时也是图像采集的前端,台车是冷光源、处理器和显示器的载体及键盘操作台。
[0003]在现有成熟的内窥镜系统中,冷光源与图像处理器都是单独的个体。冷光源与图像处理器分别放置在台车不同的载板上,整个系统的工作需要各单独的个体彼此协同,需要较多的辅助信号线连接。系统工作前,需要对每个单体各自的电源开关打开,然后再进行调节,以使得每个单体之间形成配合状态,整个系统的前期准备相对繁琐。此外,多个单独的个体占用空间较大,且整体体积过重,不利于灵活搬运,更加不利于维护操作。
[0004]综上所述,如何解决使用时配置繁琐的问题和系统占地较大的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内窥镜系统,该系统中将冷光源和图像处理器集成于一体,保证整机操作维护的方便性,并将图像处理器的电路板设置为双层,以便缩小图像处理器体积,实现小而轻量化,便于运输。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内窥镜系统,包括壳体、均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冷光源模块和图像处理模块,所述图像处理模块包括电路板,至少两个所述电路板叠放设置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窥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700)、均设置于所述壳体(700)内的冷光源模块(100)和图像处理模块(200),所述图像处理模块(200)包括电路板,至少两个所述电路板叠放设置且在叠加方向上具有间隙,所述冷光源模块(100)设于所述电路板的侧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系统,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电路板包括图像采集电路板(21)和主控电路板(22),用于处理图像的所述图像采集电路板(21)信号连接用于获取图像的镜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窥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采集电路板(21)位于所述主控电路板(22)下方,且所述图像采集电路板(21)的面积大于所述主控电路板(22)的面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窥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采集电路板(21)和所述主控电路板(22)电路连接,所述主控电路板(22)连接电源模块(300),且所述图像采集电路板(21)设有电路对外输出的连接器。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窥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电路板(22)的第一侧边与所述图像采集电路板(21)的第一侧边在竖直方向上对齐设置,所述图像采集电路板(21)的其余三个侧边均凸出于其对应的所述主控电路板(22)的对应侧边。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窥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采集电路板(21)电路连接核心电路板(23),所述核心电路板(23)与所述图像采集电路板(21)平行设置,且位于所述图像采集电路板(21)的其余三个侧边之一。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窥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电路板(22)位于所述图像采集电路板(21)上的核心元件的上方,且所述图像采集电路板(21)设有围绕所述核心元件的、用于屏蔽信号的屏蔽罩(25),所述屏蔽罩(25)位于所述主控电路板(22)和所述图像采集电路板(21)之间。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窥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罩(25)设有散热通孔,所述散热通孔处设有板卡散热风扇(27),用于对所述核心元件进行散热;和/或,所述主控电路板(22)和所述图像采集电路板(21)之间通过隔离柱(24)定位连接,或二者均连接于所述壳体(700)的内部。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光源模块(100)包括:光路底板(17),其中部设有滤光片组件(13);LED
‑
白光装置(12)和LED
‑
UV光装置(11),分别设于所述光路底板(17)的侧部;会聚透镜组件(14),其设于所述光路底板(17)的侧部;导光部(15),用于连接镜体,所述会聚透镜组件(14)的光路会聚于所述导光部(15)。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内窥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LED<...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卿前茂,李双艳,胡昆,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开立生物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