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胃癌术后脾胃虚寒证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2634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0 11: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胃癌术后脾胃虚寒证的中药组合物,所述药物组合物由以下重量的原料药制成:炒白术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胃癌术后脾胃虚寒证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
,具体地说,是关于一种治疗胃癌术后脾胃虚寒证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胃癌(gastric carcinoma)是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居我国恶性肿瘤之首,严重威胁广大人民身心健康。由于饮食结构的改变、工作压力增大以及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等原因,使得胃癌呈现年轻化倾向。胃癌可发生于胃的任何部位,其中半数以上发生于胃窦部,胃大弯、胃小弯及前后壁均可受累。绝大多数胃癌属于腺癌,早期无明显症状,或出现上腹不适、嗳气等非特异性症状,常与胃炎、胃溃疡等胃慢性疾病症状相似,易被忽略,因此,我国胃癌的早期诊断率仍较低。胃癌的预后与胃癌的病理分期、部位、组织类型、生物学行为以及治疗措施有关。早期胃癌多无特异性证状与体征,临床上的胃癌患者大多是确诊时己为进展期、年老体弱,或经过手术、放化疗治疗后,或久病体虚,此类患者正气耗伤,均有脾虚,脾为阴土,临床多见脾胃虚寒。
[0003]对胃癌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治疗、化疗、靶向治疗,其中手术治疗是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而在胃癌术后,患者身心健康也会有影响,所以胃癌术后的治疗也尤为重要,包括心理治疗:因为胃癌手术以后患者会有肿瘤复发的恐惧,首先要进行心理治疗;营养治疗:无论是做胃部分切除还是全胃切除,对于患者营养吸收都是存在着一定的挑战,如何让患者恢复好的营养状况,是医生需要关注的;辅助治疗:可以结合中西治疗,综合治疗效果会更好,但是西医治疗副作用比较大,还是要结合病人的身体情况采取合适的治疗,从而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0004]期刊文献(王克穷,王兴华.益气健脾法治疗胃癌术后脾虚证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08(10):1524

1525)中采用益气健脾法治疗胃癌术后脾虚,益气健脾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组成:黄茂10

30g、党参15

40g、白术15

40g,茯苓15

60g、薏苡仁15

60g、炒谷芽10

15g、炒麦芽10

15g、法半夏10

15g、莪术10

15g,白花蛇舌草15

30g。期刊文献(韩颖盈,顾缨,赵海磊,等.胃肠安治疗胃癌术后脾虚证的临床观察[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2,36(12):3)以健脾为中药胃肠安治疗临床进展期胃癌术后脾虚证患者,太子参、白术、红藤、夏枯草、半夏等十余味中药组成。
[0005]而目前关于本专利技术治疗胃癌术后脾胃虚寒证的中药组合物还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治疗胃癌术后脾胃虚寒证的中药组合物。
[0007]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药物用途。
[0008]为实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9]一种治疗胃癌术后脾胃虚寒证的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
料药制成:炒白术10

30份,吴茱萸6

14份、肉桂20

40份、防风5

25份、川芎20

40份、炒白芍20

40份、茯苓50

70份。。
[0010]作为一个优选例,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炒白术15

25份,吴茱萸8

12份、肉桂25

35份、防风10

20份、川芎25

30份、炒白芍25

30份、茯苓55

65份。
[0011]更优选的,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炒白术20份,吴茱萸10份、肉桂30份、防风15份、川芎30份、炒白芍30份、茯苓60份。
[0012]进一步的,所述的药物为外用药物。
[0013]进一步的,所述外用药物为灸贴。
[0014]为实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15]如上任一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改善、治疗胃癌术后脾胃虚寒证药物中的应用。
[0016]本专利技术优点在于:
[0017]本研究采用隔药饼灸治疗胃癌术后脾胃虚寒证型患者,取穴神阙、天枢、中脘及关元。神阙为任脉要穴,内连十二经脉、五脏六腑,灸此穴可健脾温肾、行气活血,通经活络;灸关元,可培元固本、补益下焦,天枢为足阳明胃经腧穴,大肠募穴,可调理脏腑气机,通行气血止痛,中脘为胃之募穴,可和胃健脾,化湿降逆。隔药饼灸集中药、艾灸、穴位于一体,能充分发挥三者的功能,通过多环节、多途径起到温经通络、益气活血、健脾补肾等作用。本隔药饼灸药物为自拟方(炒白术20g,吴茱萸10g、肉桂30g、防风15g、川芎30g、炒白芍30g、茯苓60g),方中炒白术合肉桂,补火暖土,补脾利水,燥湿散寒,共为本方之君药;茯苓利水渗湿,吴茱萸温阳散寒以止腹痛,防风升脾胃清阳,辛燥发散胜湿而达木郁,共为臣药;川芎通达气血,温经通络,以助药力;白芍为佐,敛阳和阴以止虚寒腹痛。全方诸药合用,共奏温补脾肾,健运中焦之功。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专利技术记载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专利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0019]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的制备(一)
[0020]炒白术20份,吴茱萸10份、肉桂30份、防风15份、川芎30份、炒白芍30份、茯苓60份,将上述药物研成粉末,加入黄酒适量调匀制成直径为1.5cm、厚度为0.3cm的药饼,放置于陶瓷罐中备用。
[0021]实施例2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的制备(二)
[0022]炒白术20份,吴茱萸8份、肉桂35份、防风5份、川芎40份、炒白芍30份、茯苓50份,将上述药物研成粉末,加入黄酒适量调匀制成直径为1.5cm、厚度为0.3cm的药饼,放置于陶瓷罐中备用。
[0023]实施例3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的制备(三)
[0024]炒白术15份,吴茱萸12份、肉桂20份、防风25份、川芎30份、炒白芍25份、茯苓70份,将上述药物研成粉末,加入黄酒适量调匀制成直径为1.5cm、厚度为0.3cm的药饼,放置于陶
瓷罐中备用。
[0025]实施例4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的制备(四)
[0026]炒白术25份,吴茱萸6份、肉桂40份、防风15份、川芎25份、炒白芍35份、茯苓40份,将上述药物研成粉末,加入黄酒适量调匀制成直径为1.5cm、厚度为0.3cm的药饼,放置于陶瓷罐中备用。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胃癌术后脾胃虚寒证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炒白术10

30份,吴茱萸6

14份、肉桂20

40份、防风5

25份、川芎20

40份、炒白芍20

40份、茯苓50

7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炒白术15

25份,吴茱萸8

12份、肉桂25

35份、防风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霖任建琳靖琳袁晨越赵勇刘湘君刘怡储金砚吴杏黎黄人可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中医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