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木器底擦色用高附着水性UV树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92531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0 11: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木器底擦色用高附着水性UV树脂,采用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组分制成:聚酯多元醇5%~10%,脂肪族二异氰酸酯10%~15%,二羟甲基丙酸10%~15%,阻聚剂0.02%~0.05%,UV单体12%~17%,中和剂1%~2%,扩链剂0.3%~0.8%,助溶剂5%~10%,去离子水40%~50%。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先溶液聚合后分散的方法,添加高官能度的UV单体进行改性,提高了树脂的表干和硬度,采用适当分子量的聚酯多元醇改性,使擦色剂与UV底漆的层间附着力更好。UV底漆的层间附着力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木器底擦色用高附着水性UV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木器涂料
,具体涉及一种木器底擦色用高附着水性UV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木材是一种重要的功能和装饰材料,木材取材方便,近现代以来随着涂料的广泛应用更使得木材这种纹理丰富的材料应用功能不断扩大,得到了广大人们的喜爱,广泛应用于家具、门框、乐器、地板、橱柜等方面。
[0003]越来越多的生产企业开始大规模生产符合人们审美和生活需求的实木产品。传统家具产品的生产与制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以其中的涂装为例,在木材白坯打磨后需要喷涂多道底漆和面漆,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擦色是实木家具涂装工作中一个重要的环节,一般是用附着力不强的颜料对家私的第一次上色,可以使木材的纹理得到填充,可以节省油漆的用量,使木纹更加清晰。
[0004]随着国家环保政策的日益严厉和大家对环境保护的不断重视重视,环保木器涂料也得到了大力发展,其中应用最广泛的就是UV和水性木器涂料。目前市场上最常见经济环保的木器漆工艺是先用UV低漆,再上擦色剂,最后喷涂水性面漆。但是传统擦色剂与多种系列底漆结合附着力不足,擦色后容易出现脱层现象,只能针对不同底漆配备不同的擦色剂,限制了该类涂料的应用。
[0005]专利文献CN104046240A公开了一种用于水性木器涂装的格丽斯擦色剂,包括:水性树脂A:10%~15%、水性树脂B:5%~10%、分散剂1%~3%、防霉剂0.1%~0.3%、增稠剂0.5%~1%、填料15%~25%、醇醚类溶剂25%~45%,消泡剂0.1%~0.5%、PH值调节剂0.5%~1.5%、色浆6%~30%、余量为水;采用丙烯酸类双亲性聚合物树脂作为展色成分,丙烯酸酯聚合物和醇醚混合物作为固色成分,提升其展色性能。专利文献CN110862760A公开了一种减法多重擦色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采用水洗型树脂A和醇水洗型树脂B共同作用,提升对皮革的多色调多重擦色效果。专利文献CN114752261A公开了一种普适性高附着擦色主剂及其制备方法和施工方法。擦色主剂按照重量百分比计包括:树脂基料(植物油蜡)5%~30%,填充料10%~60%,助剂0.1%~7%,溶剂补充余量;填充料包括重量比为(15~25):(20~35)的植物源粉体和矿物源粉体。专利文献CN111849295A公开了一种基材擦色剂,包括主成分和配套色浆按照100:(5~30)的比例进行混合;主成分包括组分:水性丙烯酸乳液10%~50%,pH调节剂0.2%~0.5%,润湿剂0.3%~0.5%,消泡剂0.2%~0.5%,成膜助剂2%~5%,慢干剂5%~40%,去离子水5%~20%,防霉剂0.1%~0.3%,膨润土0.3%~0.5%;这种基材擦色剂,通过用多层核壳结构水性丙烯酸乳液作为主体树脂,并搭配其他助剂,使得漆膜具有优异的擦试性和着色性。但是这些现有技术都未解决木材家具擦色剂的上述性能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木器底擦色用高附着水性UV树脂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擦色层树脂与底、面两层之间的附着力低、表干慢、硬度不高、堆叠有印痕等问题。
[0007]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木器底擦色用高附着水性UV树脂,其特征在于,采用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组分制成:
[0008]聚酯多元醇5%~10%,脂肪族二异氰酸酯10%~15%,二羟甲基丙酸10%~15%,阻聚剂0.02%~0.05%,UV单体12%~17%,中和剂1%~2%,扩链剂0.3%~0.8%,助溶剂5%~10%,去离子水40%~50%;
[0009]所述聚酯多元醇为重均分子量为1500~3000的聚酯二元醇、聚己内酯二元醇和聚碳酸酯二元醇,优选分子量为1500的聚己内酯二元醇;所述脂肪族二异氰酸酯为1,6

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或/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
[0010]所述二羟甲基丙酸(DMPA)作为亲水单体,为聚合物提供活性羧酸基;
[0011]所述UV单体为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或/和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所述中和剂为三乙胺或氨水;
[0012]所述扩链剂为二甲基乙醇胺或/和乙二胺;所述阻聚剂为对羟基苯甲醚(MEHQ);所述助溶剂为丙酮。
[0013]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木器底擦色用高附着水性UV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14](1)将所述聚酯多元醇、脂肪族二异氰酸酯和适量助溶剂加入反应釜中,搅拌升温到78~82℃,保温反应1.5~3h;
[0015](2)降温到60~70℃,将所述二羟甲基丙酸投入反应釜中,升温到到78~82℃,保温反应1.5~3h;
[0016](3)降温到60~70℃,将所述阻聚剂和剩余的助溶剂加入反应釜中;然后将所述UV单体加入反应釜中,使其自然升温;加完后,在78~82℃保温反应1.5~3h;
[0017](4)降温到50~60℃,向反应釜内加入所述中和剂,保温并搅拌反应15~45min,再降温到35~45℃;
[0018](5)在分散釜加入所述去离子水,并缓慢加入步骤(4)得到的物料,继续搅拌;然后滴加所述扩链剂,保温反应至少20min;
[0019](6)保持温度为35~42℃,在

0.08~

0.09MPa真空度下脱去所述助溶剂;过滤包装,即得到所述的水性UV树脂。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0021]本专利技术采用先溶液聚合后分散的方法来制备木器底擦色用高附着水性UV树脂;添加高官能度的UV单体进行改性,进一步提高了树脂的表干和硬度,能使树脂在短时间内自干并具有高硬度;采用适当分子量的聚酯多元醇改性,使擦色剂与UV底漆的层间附着力更好。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应理解,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
专利技术而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23]本实施例中的原料均为市售产品。
[0024]实施例1
[0025]一种木器底擦色用高附着水性UV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44.0g分子量1500的聚己内酯二元醇、100.8g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和30g丙酮加入反应釜中,搅拌并升温到78~82℃,保温反应2小时;(2)降温到70℃,将87.2g二羟甲基丙酸投入反应釜中,升温到78~82℃,保温反应2小时;(3)降温到65℃,将0.16g的对羟基苯甲醚和37.5g丙酮加入反应釜中;然后将116.8g的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缓慢加入反应釜中,使其自然升温;全部滴完后,在78~82℃保温反应2h;(4)保温完毕,降温到55℃,向反应釜内加入8.6g三乙胺中和剂,保温并搅拌反应30min,再降温到40℃;(5)将371.7g去离子水加入分散釜中,高速分散下缓慢加入反应釜中合成好的物料;加料结束后继续搅拌30min,然后滴加入3.24g乙二胺,再继续搅拌30min;(6)保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木器底擦色用高附着水性UV树脂,其特征在于,采用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组分制成:聚酯多元醇5%~10%,脂肪族二异氰酸酯10%~15%,二羟甲基丙酸10%~15%,阻聚剂0.02%~0.05%,UV单体12%~17%,中和剂1%~2%,扩链剂0.3%~0.8%,助溶剂5%~10%,去离子水40%~5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附着水性UV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酯多元醇为重均分子量为1500~3000的聚酯二元醇、聚己内酯二元醇和聚碳酸酯二元醇;所述脂肪族二异氰酸酯为1,6

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或/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附着水性UV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羟甲基丙酸作为亲水单体;所述中和剂为三乙胺或氨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附着水性UV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UV单体为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或/和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附着水性UV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扩链剂为二甲基乙醇胺或/和乙二胺。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附着水性UV树脂,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培忠陈寿生刘林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展辰涂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