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道生态修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925174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0 11: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河道生态修复方法,属于河道治理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先对河道进行清理,以达到治标治本的目的。然后在河道底部采用碳基生态自净膜铺设,其包括脂肪酶、蛋白酶、纤维素酶等生物酶。在使用过程中,可以迅速分解有机物质,并且能够衍生出更多的有用的菌种,减少病原菌和寄生虫的生成。整个河道修复过程分批次投入细菌、微生物、植物、动物,由浅入深,逐步进化与完善,使其修复动力不断增强,环环相扣,达到自循环、自修复的效果,实现可持续性运行。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河道生态修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河道治理
,尤其涉及一种河道生态修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河道污染是常见的水体污染,受污染的河道通常会因为微生物富集、污染物过量而造成黑臭。黑臭河道中生态系统早已破坏,且无法进行自然净化,因此造成水体呈持续恶化状态,河道内垃圾、死鱼等较多,随着有机物的腐败,会产生大量的氨氮。严重影响城市景观和居民健康,针对受污染的河道,需要提供一种河道生态修复方法进行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河道生态修复方法,旨在解决所述
技术介绍
中现有河道污染严重,无法进行自然净化的问题。为实现所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河道生态修复方法,其中步骤包括:
[0004]步骤一:对河底污泥、垃圾进行清理,若不清掉垃圾,只是治标不治本。在河底铺设碳基生态自净膜,其目的在于培养有益细菌使其自动净化水体,为河道自循环的第一动力。碳基生态自净膜包括脂肪酶、蛋白酶、纤维素酶等生物酶。在使用过程中,可以迅速分解有机物质,并且能够衍生出更多的有用的菌种,减少病原菌和寄生虫的生成。
[0005]步骤二:根据河道线路情况修建溢流坝,改善河道水流方向和流速,改善河道水流方向和流速,河道的深潭与浅滩交错,形成对各种生物有利的多样性流速带;并加入补水管道,使其不再干旱,加入活水丰富水中含氧量。
[0006]步骤三:培养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细菌,改善水体,细菌会漂浮在水中,更多的会附着在碳基生态自净膜,吸食水底的有机物。
>[0007]步骤四:河道表面放置太阳能增氧装置,并投入净化微生物、净化水生植物,两者为河道循环的第二动力。
[0008]步骤五:投放水生动物构建完整的生态系统,构建河道水体生态循环系统,保持水体自净能力,该水生动物为河道循环的第三动力,水生生物以水生植物为食并排泄,排泄物供养细菌与水生植物,形成闭环循环系统。
[0009]更优的是,第一步骤中的碳基生态自净膜以聚丙烯腈纤维、粘胶纤维、沥青纤维作为碳纤维原料。
[0010]更优的是,第三步骤中细菌包括厌氧菌、cod降解菌、污水处理复合菌。
[0011]更优的是,第四步骤的净化微生物包括脱磷除氮菌副球菌、絮凝菌土壤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假单胞菌。
[0012]更优的是,第四步骤的净化水生植物包括美人蕉、狐尾草、伊乐藻、苦草。
[0013]更优的是,还设有CFFM生态湿地、滩涂湿地、涂溪河人工湿地、水下森林、管护平台。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采用碳基生态自净膜,其包括脂肪酶、蛋白酶、纤维素酶
等生物酶。在使用过程中,可以迅速分解有机物质,并且能够衍生出更多的有用的菌种,减少病原菌和寄生虫的生成。分批次投入细菌、微生物、植物、动物,使其修复动力不断增强,环环相扣,达到自循环、自修复的效果,实现可持续性运行。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得更加透彻全面。
[0016]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17]选取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大坝镇仙耘村外河道进行实施,
[0018]步骤一:水截流排干之后,对河底污泥、垃圾进行清理,若不清掉垃圾,只是治标不治本。然后在河底铺设碳基生态自净膜,其目的在于培养有益细菌使其自动净化水体,为河道自循环的第一动力。碳基生态自净膜碳以聚丙烯腈纤维、粘胶纤维、沥青纤维作为碳纤维原料,其内部、表面包括脂肪酶、蛋白酶、纤维素酶等生物酶。在使用过程中,可以迅速分解有机物质,并且能够衍生出更多的有用的菌种,减少病原菌和寄生虫的生成。
[0019]步骤二:根据河道线路情况修建溢流坝,改善河道水流方向和流速,改善河道水流方向和流速,河道的深潭与浅滩交错,形成对各种生物有利的多样性流速带;并加入补水管道,使其不再干旱,加入活水丰富水中含氧量。
[0020]步骤三:培养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细菌,该细菌包括厌氧菌、cod降解菌、污水处理复合菌,细菌会漂浮在水中,更多的会附着在碳基生态自净膜,吸食水底的有机物。
[0021]步骤四:河道表面放置太阳能增氧装置,并投入净化微生物、净化水生植物,两者为河道循环的第二动力。净化微生物包括脱磷除氮菌副球菌、絮凝菌土壤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假单胞菌。净化水生植物包括美人蕉、狐尾草、伊乐藻、苦草。
[0022]步骤五:投放水生动物构建完整的生态系统,构建河道水体生态循环系统,保持水体自净能力,该水生动物为河道循环的第三动力,水生生物以水生植物为食并排泄,排泄物供养细菌与水生植物,形成闭环循环系统。
[0023]此外,还设有CFFM生态湿地、滩涂湿地、涂溪河人工湿地、水下森林、管护平台。
[0024]综上所述,在河道底部采用碳基生态自净膜,其包括脂肪酶、蛋白酶、纤维素酶等生物酶。在使用过程中,可以迅速分解有机物质,并且能够衍生出更多的有用的菌种,减少病原菌和寄生虫的生成。分批次投入细菌、微生物、植物、动物,使其修复动力不断增强,环环相扣,达到自循环、自修复的效果,实现可持续性运行。
[0025]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6]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有关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专利技术的范畴,本专利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道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修复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对河底污泥、垃圾进行清理,在河底铺设碳基生态自净膜;步骤二:根据河道线路情况修建溢流坝,改善河道水流方向和流速,加入补水管道;步骤三:培养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细菌,改善水体;步骤四:河道表面放置太阳能增氧装置,并投入净化微生物、净化水生植物;步骤五:投放水生动物构建完整的生态系统,构建河道水体生态循环系统,保持水体自净能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步骤中的碳基生态自净膜以聚丙烯腈纤维、粘胶纤维、沥青纤维作为碳纤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乔媚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吉之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