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移动载物梯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2376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0 11: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可移动载物梯柜,包括梯柜和梯柜底部的升降轮子的机构装置,该装置由一个脚踏机构、两个连杆机构单元、一个水平移动架、一个上下移动架组成。梯柜中部可设置n个中间踏板作为爬梯的n级台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升降轮子的机构装置,操作简单、设计巧妙:上提前侧板的把手、脚踩脚踏板时,能实现使轮子下降,梯柜上升,而且因连杆机构单元对保持上下移动架整体下降起到稳定性和缓冲作用;而脚蹬脚踢板时,又能实现轮子上升,梯柜着地,本发明专利技术使得梯柜既可以推动,来载运物件;又可梯柜稳定静止,登高时用来垫脚,也可当做储物柜摆放在室内。也可当做储物柜摆放在室内。也可当做储物柜摆放在室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移动载物梯柜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梯柜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可移动载物梯柜。

技术介绍

[0002]工程生活中需要移动摆放一些物件,如工厂中的小型设备、家庭中的爬梯,人们习惯一个人或几个人用手搬动移位,或者将物件搬入载物车中,搬上搬下,都不太方便,这就需要设计一种爬梯或能长期摆放物件的平台,该爬梯或平台下安装既能实现推动又能实现静止的机构装置,市面上已出现有轮子制动的装置,但这种装置锁定不牢,且在使用过程中锁定零部件容易损坏。
[0003]本专利技术的可移动载物梯柜可解决多个问题:工程生活中的n级台阶登高问题;物件搬运问题;稳固静止问题。
[0004]因此我们提出了可移动载物梯柜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提供了可移动载物梯柜,既能将梯柜用作可移动的载物车,又能在梯柜着地稳固后,打开柜盖,当爬梯使用,并且梯柜也可当做储物柜摆放室内,集爬梯、载物车和储物柜于一体的多功能产品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可移动载物梯柜,包括梯柜和升降轮子的装置;
[0007]该装置由一个脚踏机构、两个连杆机构单元、一个水平移动架、一个上下移动架所组成;
[0008]所述梯柜由左盖板和右盖板、左上侧板和左下侧板、右侧板、前侧板、后侧板、中间隔板及多个中间踏板、前侧板把手、右侧板把手和两个固定槽钢单元所组成;
[0009]脚踏机构由脚踏杆端滑块单元、脚踏杆、脚踏板、脚踏杆固定铰单元组成;
[0010]脚踏杆端滑块单元由第一滑块、第一铆钉、多个第一螺钉、导槽组成;
[0011]脚踏杆固定铰单元由两块角钢、多个第二螺钉、铆钉和脚踏杆套筒组成;
[0012]两个所述连杆机构单元分别装在梯柜内部的左右两边,所述连杆机构单元由连杆端铰单元、连杆、第二滑块、第三铆钉、第二导槽、隔板底角钢和导槽内弹簧组成;
[0013]所述连杆端铰单元由球形盖板、连杆端球、多个第三螺钉和球形盖板缺口组成;
[0014]所述水平移动架由第一前方管连梁、第一后方管连梁、左方管横梁、右方管横梁、踢脚推杆、踢脚板、方块、角钢和两个弹簧组成;
[0015]所述上下移动架由第二前方管连梁、第二后方管连梁、左上下活动槽钢、右上下活动槽钢和四个万向轮单元组成;
[0016]所述万向轮单元由圆管柱、柱外弹簧和柱底万向轮组成。
[0017]本装置中,本专利技术梯柜底部是升降万向轮的机构装置,操作简单、设计巧妙:上提
前侧板的把手、脚踩脚踏板时,既能实现使上下移动架下降,又能使梯柜上升,而且因连杆机构单元对保持上下移动架整体下降起到稳定性和缓冲作用。若将该机构装置安装在平板车底部,手握平板车推杆,也可以实现既能长期静放物件,又能随时移动物件的使用功能。
[0018]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右盖板分别与前侧板、后侧板固定连接,所述右盖板可作为爬梯最顶部的踏板,所述左盖板底部固定连接有三个盖板底角钢,且三个盖板底角钢分别靠近于左侧板、前侧板和后侧板的位置,所述左盖板能卡在左侧板、前侧板和后侧板之间;
[0019]所述梯柜内部设有平放的中间隔板,所述中间隔板分别与前侧板、后侧板、左下侧板和右侧板固定连接,所述中间隔板可作为爬梯的第一级台阶;
[0020]所述梯柜内部右侧布置有多个平放的中间踏板,所述中间踏板分别与与前侧板、后侧板和右侧板固定连接,所述前侧板上设有前侧板孔洞,所述右侧板上设有右侧板孔洞;
[0021]所述左下侧板分别与前侧板、后侧板固定在一起;
[0022]所述前侧板上固定连接有一个前侧板把手,所述右侧板上固定连接有一个右侧板把手。
[0023]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槽钢单元由固定槽钢、前角钢、后角钢、前圆洞和后圆洞组成,所述固定槽钢的槽口向上,且固定槽钢固定在前角钢和后角钢之上,所述前角钢固定在前侧板上,所述后角钢在后侧板上,所述固定槽钢上设有前圆洞和后圆洞,所述圆管柱的一端穿过固定槽钢的侧壁并延伸至外侧。
[0024]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脚踏杆一端铰接有第一滑块,且脚踏杆的另一端与脚踏板固定连接,所述脚踏杆中部铰接在第二前方管连梁上;
[0025]所述脚踏杆的一端与第一滑块通过第一铆钉铰接,所述第一滑块可在导槽内来回滑动,所述导槽固定在中间隔板底部,所述导槽两端封口;
[0026]两块所述角钢通过多个第二螺钉固定在第二前方管连梁上,两块所述角钢和脚踏杆套筒通过第二铆钉铰接,所述脚踏杆和脚踏杆套筒焊接固定;
[0027]所述脚踏杆一端延伸至前侧板孔洞,且脚踏杆的端头与脚踏板相连接,所述脚踏杆位于水平移动架上的第一前方管连梁和上下移动架的第二前方管连梁之间。
[0028]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上下移动架上的第二后方管连梁分别与两个连杆端铰单元相连接,所述隔板底角钢的其中两边分别与中间隔板和第一前方管连梁固定连接;
[0029]所述隔板底角钢的另外两边分别与导槽内弹簧和第一前方管连梁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导槽内弹簧一端与第二滑块固定连接,且导槽内弹簧的另一端穿过第二导槽的侧壁并与隔板底角钢相连接。
[0030]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球形盖板扣住连杆端球,所述球形盖板通过多个第三螺钉固定在第二后方管连梁上;
[0031]所述球形盖板设有球形盖板缺口,所述连杆端球的一端与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穿过球形盖板缺口,并通过第三铆钉与滑块铰接,所述滑块可在第二导槽内来回滑动,所述第二导槽固定在中间隔板底部,且导槽后端封闭,前端设有开口。
[0032]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前方管连梁、第一后方管连梁、左方管横梁和右方管横梁固定成一个矩形,所述第一前方管连梁和第一后方管连梁搁置于角钢上,所述
角钢的一圈固定在梯柜上的左下侧板、前侧板、右侧板和后侧板上;
[0033]两个所述弹簧的左端固定在左下侧板的内侧,两个所述弹簧的右端与左方管横梁的左侧相连接,所述左下侧板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方块;
[0034]所述右方管横梁右侧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方块,所述第二方块右边固定连接有踢脚推杆,所述踢脚推杆的右端延伸至右侧板孔洞外侧,且踢脚推杆的右端端头固定连接有脚踢板,所述第二方块面积大于右侧板孔洞的面积。
[0035]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左上下活动槽钢和右上下活动槽钢的槽口向下,所述第二前方管连梁搁置在圆管柱内侧,所述第二前方管连梁和第二后方管连梁分别固定在左上下活动槽钢和右上下活动槽钢上,所述第二后方管连梁端头与万向轮单元中的圆管柱固定连接。
[0036]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圆管柱的一端穿过固定槽钢、左上下活动槽钢和右上下活动槽钢,且圆管柱分别与左上下活动槽钢和右上下活动槽钢固定连接,所述柱外弹簧套接在圆管柱上,且柱外弹簧位于固定槽钢和左上下活动槽钢和右上下活动槽钢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可移动载物梯柜,其特征在于;包括梯柜(1)和升降轮子的装置;该装置由一个脚踏机构(2)、两个连杆机构单元(3)、一个水平移动架(4)、一个上下移动架(5)所组成;所述梯柜(1)由左盖板(111)和右盖板(112)、左上侧板(121)和左下侧板(122)、右侧板(14)、前侧板(13)、后侧板(15)、中间隔板(16)及多个中间踏板(17)、前侧板把手(132)、右侧板把手(142)和两个固定槽钢单元(18)所组成;脚踏机构(2)由脚踏杆端滑块单元(21)、脚踏杆(22)、脚踏板(23)、脚踏杆固定铰单元(24)组成;脚踏杆端滑块单元(21)由第一滑块(211)、第一铆钉(212)、多个第一螺钉(213)、导槽(217)组成;脚踏杆固定铰单元(24)由两块角钢(241)、多个第二螺钉(242)、铆钉(243)和脚踏杆套筒(248)组成;两个所述连杆机构单元(3)分别装在梯柜(1)内部的左右两边,所述连杆机构单元(3)由连杆端铰单元(31)、连杆(32)、第二滑块(33)、第三铆钉(34)、第二导槽(35)、隔板底角钢(36)和导槽内弹簧(37)组成;所述连杆端铰单元(31)由球形盖板(311)、连杆端球(312)、多个第三螺钉(313)和球形盖板缺口(317)组成;所述水平移动架(4)由第一前方管连梁(43)、第一后方管连梁(44)、左方管横梁(45)、右方管横梁(46)、踢脚推杆(41)、踢脚板(42)、方块(47)、角钢(49)和两个弹簧(48)组成;所述上下移动架(5)由第二前方管连梁(51)、第二后方管连梁(52)、左上下活动槽钢(53)、右上下活动槽钢(54)和四个万向轮单元(55)组成;所述万向轮单元(55)由圆管柱(551)、柱外弹簧(552)和柱底万向轮(553)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载物梯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右盖板(112)分别与前侧板(13)、后侧板(15)固定连接,所述右盖板(112)可作为爬梯最顶部的踏板,所述左盖板(111)底部固定连接有三个盖板底角钢(114),且三个盖板底角钢(114)分别靠近于左侧板(12)、前侧板(13)和后侧板(15)的位置,所述左盖板(111)能卡在左侧板(12)、前侧板(13)和后侧板(15)之间;所述梯柜(1)内部设有平放的中间隔板(16),所述中间隔板(16)分别与前侧板(13)、后侧板(15)、左下侧板(122)和右侧板(14)固定连接,所述中间隔板(16)可作为爬梯的第一级台阶;所述梯柜(1)内部右侧布置有多个平放的中间踏板(17),所述中间踏板(17)分别与与前侧板(13)、后侧板(15)和右侧板(14)固定连接,所述前侧板(13)上设有前侧板孔洞(131),所述右侧板(14)上设有右侧板孔洞(141);所述左下侧板(122)分别与前侧板(13)、后侧板(15)固定在一起;所述前侧板(13)上固定连接有一个前侧板把手(132),所述右侧板(14)上固定连接有一个右侧板把手(14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载物梯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槽钢单元(18)由固定槽钢(181)、前角钢(182)、后角钢(183)、前圆洞(184)和后圆洞(185)组成,所述固定槽钢(181)的槽口向上,且固定槽钢(181)固定在前角钢(182)和后角钢之上,所述前角钢(182)
固定在前侧板(13)上,所述后角钢(183)在后侧板(15)上,所述固定槽钢(181)上设有前圆洞(184)和后圆洞(185),所述圆管柱(551)的一端穿过固定槽钢(181)的侧壁并延伸至外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载物梯柜,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杆(22)一端铰接有第一滑块(211),且脚踏杆(22)的另一端与脚踏板(23)固定连接,所述脚踏杆(22)中部铰接在第二前方管连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敏胡淑兰钟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