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运动平台前视方位俯仰二维超分辨成像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雷达成像
,具体涉及一种运动平台前视方位俯仰二维超分辨成像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实孔径雷达(RAR)具有合成孔径雷达(SAR)和多普勒波束锐化(DBS)在成像机理方面无法实现的前视目标探测能力,它广泛应用于地形测绘、自主着陆和材料空投等民用领域。现有的RAR超分辨率方法可以提高方位成像分辨率,但其结果通常是具有固定俯仰角的方位
‑
距离二维图像,而不考虑俯仰角波束天线方向图的扫描调制。
[0003]为了获得与距离分辨率相匹配的高方位分辨率,文献“Zhang Y,Li J,Li M,et al.Online Sparse Reconstruction for Scanning Radar Using Beam
‑
Updating q
‑
SPICE.IEEE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Letters,2021,19:1
‑
5”提出了一种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运动平台前视方位俯仰二维超分辨成像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步骤S1、机载雷达平台方位
‑
俯仰二维扫描回波模型;设机载雷达平台在t=0时位于A(0,0,Γ)点,且以速度v沿y轴方向匀速运动,Γ表示机载平台高度,t时刻机载平台运动至B点,可得AB=vt,设扫描区域内一点P(x
P
,y
P
,z
P
),关于xOy平面的投影为Q点,R
P
为初始时刻雷达平台与目标之间的距离,为目标相对于雷达平台的俯仰角,θ
P
为目标相对于y轴方向的方位角,根据几何关系,t时刻机载平台与目标的距离R(t)表示为:根据以下几何关系:将式(2)代入式(1)得:对R(t)进行泰勒展开,可得:其中,O(t2)表示t2的高阶项,在一个任意点目标的相干积累时间内(CPI),满足vt<<R
P
,式(4)近似为:设扫描雷达发射线性调频信号:其中,τ为距离时间变量,T
p
为脉冲宽度,rect(
·
)表示矩形窗函数,f
c
表示载频,K
r
表示线性调频斜率,目标P点的回波信号表示为:其中,t为平台运动时间变量(慢时间),τ为距离时间变量(快时间),σ
P
为目标P的目标散射系数,κ表示一个包含各种增益和损耗的常数,c为电磁波传播速度,h(t)为天线方向图调制函数,距离上,通过脉冲压缩实现高距离分辨,在去载频和在脉冲压缩处理后,回波写为:其中,B
r
表示信号带宽,满足B
r
=K
r
T
p
,sinc(
·
)表示脉冲压缩后的距离向信号包络,具
体记为sinc(γ)=sin(πγ)/πγ,最后一项exp{
‑
j4πR(t)/λ}表示平台运动引起的多普勒相位项,λ表示波长;对目标空域Ω扫描,其中,Δθ和分别表示方位和俯仰波位跃度,Φ
θ
和分别表示方位和俯仰扫描范围,N
θ
和分别表示方位和俯仰采样点数,在机载雷达平台扫描过程中,快时间τ和慢时间t分别满足:中,快时间τ和慢时间t分别满足:其中,PRF表示脉冲重复频率,θ和表示方位俯仰角度变量,R表示距离变量;步骤S2、回波预处理;将式(9)和式(10)代入回波式(8),可得距离
‑
方位
‑
俯仰三维回波表达式:其中,表示二维天线方向图,距离走动量表示为:在距离频域构造相位补偿因子:其中,f
R
表示距离频率变量,对式(11)的距离向做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后,与式(13)相乘,再做距离向逆快速傅里叶变换(IFFT)可得走动校正后的回波:其中,式中第四项表示一与初始斜距有关的常数项,第五项表示相对运动过程产生的多普勒相位调制,当目标位于机载平台正前视范围时,近似为:
设空域Ω内位于的目标后向散射系数为R0,θ0,分别表示目标的距离、方位角、俯仰角,探测空域的总回波写为:式(16)简化为单个距离单元的回波模型:其中,等价于一个二维卷积核,表示对应距离单元的目标方位俯仰散射分布;考虑加性噪声,有:其中,*表示二维卷积,等价于一个二维卷积核,表示加性高斯噪声;二维卷积模型(18)的离散化为:Y=AXB
T
+N
ꢀꢀꢀꢀꢀꢀ
(19)其中,表示某一距离切片的回波矩阵,为目标的后向散射系数矩阵,K1、K2分别表示后向散射系数矩阵方位和俯仰采样点数,为加性噪声,表示实数空间,T表示矩阵的转置,和分别表示方位和俯仰天线方向图调制矩阵,具体地写为:矩阵,具体地写为:其中,[a(θ
L1
),a(θ
L1
‑1),
…
,a(θ1)]表示方位维天线方向图采样点,表示俯仰维天线方向图采样点,L1和L2分别表示方位维和俯仰维天线方向图采样点数,采样点数M,N,K1,K2,L1,L2之间满足关系:
步骤S3、计算自相关矩阵R;目标散射结果x
(q+1)
写为:x
(q+1)
=P
(q)
F
H
(R
(q)
)
‑1y
ꢀꢀꢀꢀꢀꢀ
(23)其中,q表示迭代次数,R
(q)
=F
H
P
(q)
F是通过第q次迭代的P
(q)
计算获得,P
(q)
=diag(x
(q)
),diag(
·
)表示根据某向量构造对角矩阵,H表示共轭转置运算,y=vec(Y)为回波Y的一维向量化形式,对R进行对角加载:R=FPF
H
+μI
ꢀꢀꢀꢀꢀ
(24)其中,μ表示一个正则化参数,I表示单位阵,通过CG算法降低R
‑1的计算复杂度;步骤S4、迭代更新U;定义变量变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建宇,黄钰林,马彦晶,杨海光,罗嘉伟,张寅,张永超,张永伟,
申请(专利权)人: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