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缆张力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919360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0 11: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配电线路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线缆张力检测装置。其中包括线缆本体,所述线缆本体表面两侧对称套有卡管,所述卡管上表面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环,所述第二连接环内部套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表面固定套装有第二导轮,所述卡管下表面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环,所述第一连接环内部套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表面前端固定套装有第二链轮,所述第二转轴表面固定套装有第一导轮,所述第一导轮外设置有与卡管固定连接有连接架;解决现有技术下不易观察线缆所承受张力大小的问题。技术下不易观察线缆所承受张力大小的问题。技术下不易观察线缆所承受张力大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缆张力检测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配电线路
,尤其涉及一种线缆张力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从降压变电站把电力送到配电变压器或将配电变压器的电力送到用电单位的线路称为配电线路。配电线路电压为3.6kV~40.5kV,称高压配电线路;配电电压不超过1kV、频率不超过1000Hz、直流不超过1500V,称低压配电线路。
[0003]在配电线路施工的时候,线路一般都是架设在电线杆之间,而线缆的中部会由于重力向下坠,所以会发现,电线杆之间的线缆一般都是形成弧形的结构,受温度的影响,在冬季的时候如果线缆之间拉的过紧,就有可能会出现线缆的断裂,线缆的张紧力是会发生变化的,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不易直接观察线缆的弯曲变化。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缆张力检测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下不易观察线缆所承受张力大小的问题。
[0005]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线缆张力检测装置,包括线缆本体,所述线缆本体表面两侧对称套有卡管,所述卡管上表面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环,所述第二连接环内部套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表面固定套装有第二导轮,所述卡管下表面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环,所述第一连接环内部套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表面前端固定套装有第二链轮,所述第二转轴表面固定套装有第一导轮,所述第一导轮外设置有与卡管固定连接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下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中部安装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表面固定套装有第一链轮,所述第一链轮与第二链轮之间连接有链条,所述卡管表面内侧对称安装有机架,所述机架内部固定安装有第四电机,所述第四电机中部安装有转轮,所述转轮之间连接有拉绳,所述拉绳表面套有罩管,所述罩管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三连接环,所述第三连接环之间装有第五转轴,所述第五转轴表面套装有第二转筒,所述第五转轴下端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与位于下侧的第三连接环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罩管侧面安装有支撑轴,所述支撑轴外套有第二套环,所述第二套环与支撑轴之间装有回力弹簧,所述第二套环表面固定连接有螺旋弹簧,所述螺旋弹簧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套环,所述第一套环之间套装有第四转轴,所述第四转轴表面固定套装有第一转筒,所述第一转筒与第二转筒之间连接有挤压带,所述第四转轴下端装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与位于下侧的第一套环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线缆本体与所述挤压带抵接,所述挤压带内部填充有橡皮泥。
[0006]作为优选地,所述链条分别与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啮合。
[0007]作为优选地,所述第一导轮和第二导轮外均套装有橡胶套,第一导轮和第二导轮均与线缆本体相接。
[0008]作为优选地,所述卡管包括上卡管和下卡管,所述上卡管和所述下卡管分别卡接
在所述线缆本体上下两侧。
[0009]作为优选地,所述上卡管和所述下卡管为半圆形。
[0010]作为优选地,所述上卡管和所述下卡管通过螺钉连接。
[0011]作为优选地,所述罩管套装在拉绳上。
[0012]作为优选地,所述第四转轴与第一套环可拆卸连接。
[0013]作为优选地,所述挤压带为橡胶带。
[0014]作为优选地,所述挤压带设置有夹层,所述夹层填充有所述橡皮泥。
[0015]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将卡管卡在线缆本体外,然后再对第一电机进行控制,带动第一导轮和第二导轮进行转动,对卡管的位置进行移动,同时将拉绳进行拉紧,由于回力弹簧和螺旋弹簧的支撑,实现对第一转筒进行支撑,而线缆本体的形状就会印记在挤压带上,通过挤压带上橡皮泥印记的线缆的弧度大小,就可以得知两个电线杆之间线缆的弧度情况,如果弧度较大证明线缆下坠比较大,如果较小证明对线缆的拉力较大,这样就可以将线缆所承受的拉力可视化,便于观测。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专利技术线缆张力检测装置安装图。
[0017]图中:1

第一链轮,2

第一转轴,3

第一电机,4

链条,5

连接架,6

第一导轮,7

第一连接环,8

第二链轮,9

第二转轴,10

线缆本体,11

卡管,12

第二导轮,13

第三转轴,14

第二连接环,15

机架,16

转轮,17

拉绳,18

第一转筒,19

第四转轴,20

第一套环,21

螺旋弹簧,22

支撑轴,23

第二套环,24

回力弹簧,25

第五转轴,26

第三连接环,27

罩管,28

第二转筒,29

挤压带,30

第一连接杆,31

第二电机,32

第三电机,33

第二连接杆,34

第四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0019]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0]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21]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
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0022]本专利技术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缆张力检测装置,包括线缆本体(10),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本体(10)表面两侧套接有卡管(11),所述卡管(11)上表面外侧连接有第二连接环(14),所述第二连接环(14)内部套有第三转轴(13),所述第三转轴(13)表面固定套装有第二导轮(12),所述卡管(11)下表面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环(7),所述第一连接环(7)内部套有第二转轴(9),所述第二转轴(9)表面前端固定套装有第二链轮(8),所述第二转轴(9)表面固定套装有第一导轮(6),所述第一导轮(6)外设置有与卡管(11)固定连接有连接架(5),所述连接架(5)下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3),所述第一电机(3)中部安装有第一转轴(2),所述第一转轴(2)表面固定套装有第一链轮(1),所述第一链轮(1)与第二链轮(8)之间连接有链条(4),所述卡管(11)表面内侧对称安装有机架(15),所述机架(15)内部固定安装有第四电机(34),所述第四电机(34)中部安装有转轮(16),所述转轮(16)之间连接有拉绳(17),所述拉绳(17)表面套有罩管(27),所述罩管(27)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三连接环(26),所述第三连接环(26)之间装有第五转轴(25),所述第五转轴(25)外侧套装有第二转筒(28),所述第五转轴(25)下端安装有第二电机(31),所述第二电机(31)与位于下侧的第三连接环(26)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接杆(30),所述罩管(27)侧面安装有支撑轴(22),所述支撑轴(22)外套有第二套环(23),所述第二套环(23)与支撑轴(22)之间装有回力弹簧(24),所述第二套环(23)表面固定连接有螺旋弹簧(21),所述螺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日光陈文其廖圣桃叶育聪沈瑞锡关国亮肖晓慧曹贵阳李小欢徐宝琦施亮凡谭世钊黄江烽姚铭浩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惠州供电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