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扫描式翻译笔控制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91866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0 11: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扫描显示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扫描式翻译笔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tep1:互联平台端建立数据库,通过无线网络对接索引端;Step2:将扫描端锁定待扫描文本行,启动后实时录制视频;Step3:采集文本行区域内所录制视频,递交至处理端;Step4:选择是否启动纠错;Step5:不启动纠错,由微处理器接收数据,进行压缩,并将视频数据进行逐帧的二值化处理;Step6:重构文本图像,进行OCR处理后,递交计算数据;在互联终端的本地数据库内索引所关联的历史扫描信息,作为备用推荐的扫描项供用户查看,避免翻译阶段,其显示结果过于单一或者出现偏差,提供对比结果,帮助用户获得全方位的理解。理解。理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扫描式翻译笔控制方法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扫描显示
,具体为一种扫描式翻译笔控制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扫描笔是通过扫描技术,直接将图像,表格或者印刷字体等扫描到笔里存储或者直接传送到电脑,进行存储阅读或者编辑修改等操作,随着科技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扫描笔的功能也不断增多,可以进行翻译等多种操作;
[0003]现有扫描笔的扫描过程,如翻译,其显示结果较为单一,缺乏多个结果的对比,难以帮助用户得到多方位的理解,局限性大,过于僵化,当出现错误时,不能提供纠错,并且难以缩短扫描时间,结果得出的效率较慢,不能为智能终端互联提供参考数据,无法由本地参考数据直接得出推荐结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扫描式翻译笔控制方法,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8]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扫描式翻译笔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9]Step1:互联平台端建立数据库,通过无线网络对接索引端;
[0010]Step2:将扫描端锁定待扫描文本行,启动后实时录制视频;
[0011]Step3:采集文本行区域内所录制视频,递交至处理端;
[0012]Step4:选择是否启动纠错;
[0013]Step5:不启动纠错,由微处理器接收数据,进行压缩,并将视频数据进行逐帧的二值化处理;
[0014]Step6:重构文本图像,进行OCR处理后,递交计算数据;
[0015]Step7:显示端接收计算数据,作为主显示项;
[0016]Step8:启动纠错,镜像复制递交数据,发送至留存区,索引端对接互联平台端;
[0017]Step9:在数据库与互联网络内抓取所索引数据的关联数据,进行去冗化整合,过滤无用信息,标记最佳关联与次级关联数据;
[0018]Step10:记录最佳关联数据的属性信息,生成识别特征,上传至互联平台;
[0019]Step11:将最佳关联与次级关联数据递交至显示端,作备用查看项。
[0020]更进一步地,所述Step2扫描端的构成包括光学系统与面阵图像传感器,采集状态下,图像传感器获得由光学系统产生的成像,转化为数字视频图像数据。
[0021]更进一步地,所述Step8中的留存区,采取覆盖式存储方式,外部数据添加时,自动覆盖留存区内原有数据。
[0022]更进一步地,所述Step5中逐帧的二值化处理,即将视频帧作为序列图像实施处理,提取每一帧的图像,逐次进行二值化。
[0023]更进一步地,所述Step6中的重构文本图像的过程,即将视频数据拼接生成视频图像,重构出所扫描文字的二维图像,在重构后,配置适配格式。
[0024]更进一步地,所述Step10中的识别特征的生成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0025]Step101:提取关联数据中占比30%字符,生成特征标签;
[0026]Step102:将特征标签独立上传至互联网平台端的本地数据库内;
[0027]Step103:当重复特征标签被加入本地数据库时,进行内容同一性检索;
[0028]Step104:分析同一性检索的结果是否超出阈值;
[0029]Step105:超出阈值,剔除新添加标签;
[0030]Step106:未超出阈值,重新提取生成关联数据特征标签,存入本地数据库。
[0031]更进一步地,所述Step104中阈值的设定参数,包括:文字重合度、词语重合度和相近词重合度。
[0032]一种扫描式翻译笔控制装置,包括扫描笔主体,所述扫描笔主体的正面设置有显示屏主体,所述扫描笔主体的底端安装有扫描器,所述显示屏主体左侧的顶端设置有两组插接口,所述扫描笔主体左侧的中间处设置有散热板,所述扫描笔主体的底端设置有触发机构;所述触发机构包括按块,且按块为两组,两组所述按块分别位于扫描器的左右两侧,所述按块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两组活动筒,所述活动筒的顶端滑动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顶端与扫描笔主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杆的表面套设有扭力弹簧,所述扭力弹簧的一端与活动筒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扭力弹簧的另一端与活动杆的表面固定连接,右侧所述按块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压块,所述扫描笔主体的底端安装有控制按钮,所述扫描器的前后两侧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按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扫描笔主体的表面设置有防污机构;所述防污机构包括第一刷块,所述第一刷块位于扫描笔主体的正面,所述第一刷块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滑杆,所述滑杆的顶端固定在扫描笔主体的正面,所述第一刷块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套设在滑杆的表面,所述滑块与滑杆滑动连接,左侧所述滑块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刷块。
[0033]更进一步地,所述滑块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磁铁,所述滑杆的表面套接有第四磁铁。
[0034]更进一步地,所述扫描笔主体的左侧铰接有盖板,所述盖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磁铁,所述扫描笔主体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三磁铁。
[0035](三)有益效果
[0036]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知的公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37]1、本专利技术通过增加对扫描结果进行纠错的措施,在互联终端的本地数据库内索引所关联的历史扫描信息,作为备用推荐的扫描项供用户查看,避免翻译阶段,其显示结果过于单一或者出现偏差,提供对比结果,帮助用户获得全方位的理解,降低局限性。
[0038]2、本专利技术通过记忆所扫描结果的数据,并记录生成识别特征,在重复扫描时,可直接进行引用,降低扫描分析的时间,随着扫描次数的逐渐提升,数据也能不断完善,后来的用户可获得更加良好的使用体验。
[0039]3、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触发机构和防污机构,用户手持扫描笔主体,使得按块对纸面
抵触,对扭力弹簧挤压,通过连接杆的衔接,压块对控制按钮抵触,使得控制按钮控制扫描笔主体启动,使得扫描器对纸面文字进行扫描,当按块离开纸面时,扭力弹簧回弹,带动按块复位,扫描器关闭,扫描结果显示在显示屏主体上,当显示屏主体表面沾染污渍时,用户可推动第一刷块,使得滑块在滑杆表面滑动,第一磁铁与第四磁铁分离,使得第一刷块对显示屏主体表面进行擦拭,并且滑块同时带动第二刷块移动,对插接口和散热板表面擦拭,从而使得该装置能够方便地对纸面信息进行扫描,操作便利,并且可以快速地对显示屏主体表面沾染的污渍进行清除,防止污渍影响用户对显示屏主体的查看和分辨,可对插接口和散热板进行清洁,避免污渍堵塞而影响使用,防止影响正常的散热。
[0040]4、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对插接口进行防护的措施,用户通过闭合盖板,使得盖板翻转,第二磁铁对第三磁铁吸附,从而使得该装置能够对插接口进行遮盖防护,避免在使用过程中,手部的污渍直接进入插接口上,避免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扫描式翻译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tep1:互联平台端建立数据库,通过无线网络对接索引端;Step2:将扫描端锁定待扫描文本行,启动后实时录制视频;Step3:采集文本行区域内所录制视频,递交至处理端;Step4:选择是否启动纠错;Step5:不启动纠错,由微处理器接收数据,进行压缩,并将视频数据进行逐帧的二值化处理;Step6:重构文本图像,进行OCR处理后,递交计算数据;Step7:显示端接收计算数据,作为主显示项;Step8:启动纠错,镜像复制递交数据,发送至留存区,索引端对接互联平台端;Step9:在数据库与互联网络内抓取所索引数据的关联数据,进行去冗化整合,过滤无用信息,标记最佳关联与次级关联数据;Step10:记录最佳关联数据的属性信息,生成识别特征,上传至互联平台;Step11:将最佳关联与次级关联数据递交至显示端,作备用查看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扫描式翻译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tep2扫描端的构成包括光学系统与面阵图像传感器,采集状态下,图像传感器获得由光学系统产生的成像,转化为数字视频图像数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扫描式翻译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tep8中的留存区,采取覆盖式存储方式,外部数据添加时,自动覆盖留存区内原有数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扫描式翻译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tep5中逐帧的二值化处理,即将视频帧作为序列图像实施处理,提取每一帧的图像,逐次进行二值化。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扫描式翻译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tep6中的重构文本图像的过程,即将视频数据拼接生成视频图像,重构出所扫描文字的二维图像,在重构后,配置适配格式。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扫描式翻译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tep10中的识别特征的生成过程,包括以下步骤:Step101:提取关联数据中占比30%字符,生成特征标签;Step102:将特征标签独立上传至互联网平台端的本地数据库内;Step103:当重复特征标签被加入本地数据库时,进行内容同一性检索;Step104:分析同一性检索的结果是否超出阈值;Step105:超出阈值,剔除新添加标签;Step106:未超出阈值,重新提取生成关联数据特征标签,存入本地数据库。7.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锐豪杨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学之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